就业工作考核作为省政府确立的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的重要组织成部门,不仅是省政府对各级政府就业工作进行督导的重要手段,也是反映各级政府就业工作成绩的主要方法。应该说,每一级政府部门都想把就业工作做好,特别是工作忙碌了一年,都想在考核中有个好成绩,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往往造成了粉饰成效、夸大成绩、虚报数字的现象。因此,考核到底应该怎么考才是科学的、务实的,笔者想在本文中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建立严谨、科学的指标分解立项制度是保证考核结果真实、有效的重要前提。要组织开展好考核,首要的问题应该是弄明白考核的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就业工作考核的主要目的,就是查找出工作薄弱环节,改进和促进工作。说直白点,考核应该考的是下级不太想干、但是又必须干,而且必须干好的工作。明确了应该考什么内容,接下来就是如何确定具体的考核指标的问题,笔者认为,这是考核能否取得实效,能否达到目的的最重要的一环。因为,所有的考核工作都是围绕着最初设定的考核指标而进行的,再加上现行的考核体制很多都与单位的集体荣誉、领导职务的晋升等实际问题挂钩。所以,如果指标设定的不合理、不科学、不现实,那么下级在对待上级考核时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就不可避免,唯一的区别就是造假水平的高低和程度问题了。 二、建立即时、有效的情况反馈制度是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下达了科学、合理的各项考核指标后,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建立即时、有效的情况反馈制度。我们目前的就业工作考核制度,通常是一年考核一次。工作时间跨度比较长,出现各种不可预测情况的概率比较高,尤其是当前经济形势、就业形势变化多端,各种不可预测情况的发生概率增多,为了保证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必须建立即时、有效的情况反馈和调整机制,这是保证及时调整相关指标,使之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重要制度保证。 三、建立灵活、合理的检查督导制度是确保考核与抽查相互配合的重要条件。为了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工作中出现各种错误和失误,我们应该建立贯穿始终的年度考核与日常检查相结合的制度,尤其是针对日常的抽查制度尤显重要。日常抽查制度对于及时发现问题、即时纠正错误、随时调整指标,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近几年,国内外宏观经济社会形势变化,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指标可能与实际工作开展中出现的情况有所变化,所以灵活、合理的检查制度可以保证上级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部分不合适的考核内容,从根本上防止被考核单位弄虚作假现象的出现。 四、建立务实、高效的回访复核制度是确保考核工作自我纠错的重要手段。在日常考核工作中,需要设立一定的自我纠错功能,这样才能保证及时的发现错误、调整思路和改正问题。如果考核的结果失实,其结果必将导致决策者对整体形势的严重误判,使得需要及时调整不良政策的时机被错过、使得需要纠正的政策失误得不到纠正,最终酿成重大的社会危机。因此,设立务实、高效的回访复核制度就是自我修正的制度保障。特别是对于某些考核指标,由于会涉及到某类具体的人群(例如享受社保补贴和培训补贴的人员),针对这类指标的考核就需要建立科学的回访复核制度,以从根本上确保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五、建立完善、全方位的总结整改制度是确保考核工作严肃、追责的重要保证。考核结束时,通常都有通报的惯例,其目的无非就是总结、交流、调整和整改。这一做法,与考核工作的目的非常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为考核的最终目的就是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促进问题的整改落实。因为考核不仅仅是为了对就业工作排出名次和位次,更重要的是为了准确把握当前实际情况,总结好被考核单位的做法和经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为决策者直接提供就业工作运行情况的量化监控。因此,一次考核工作结束后,总结改制度是保证考核结果发挥更大作用的制度保障,是促进各项整改措施确保落实的必要手段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