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焦圈—北京小吃系列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5-09

 

 焦 <wbr>圈——北京小吃系列(2)

 

 

         ——北京小吃系列

 

焦 <wbr>圈——北京小吃系列(2)要说最代表北京的,而且最有特色的,恐怕非豆汁儿莫属了。若来个人,把他踹躺下,踩着脖子灌碗豆汁下去,起来骂街的准是外地的,灌下去起来就喊:有焦圈么?这准是北京人。这可以说明豆汁儿在老北京饮食中的地位。提起豆汁儿,那就不能不提与之配套的另外一种北京的吃食——焦圈,它与豆汁儿好比红花绿叶,谁也离不开谁。

老北京的男女老少都爱吃焦圈,北京人吃早点、喝豆汁的时候都离不开这酥脆油香的焦圈。

要说上品的焦圈,讲究炸出来色儿深黄,油亮光滑,小巧玲珑,形同手镯一般。这焦圈别看不起眼,它也是皇家的传承,据说最早是皇上老儿的吃食。

在老北京的师傅当中,做焦圈最出名的当属当年兴盛馆的邬殿元老师傅。早在30年代,邬师傅靠一个粥铺为生,就以这个焦圈为主,据老人讲,那个焦圈做的,放上一个多星期,焦圈愣不发皮,照样脆生。

再后来比较有名像什么南城的焦圈王——王文启老师傅。还有东城隆福寺小吃店的马庆才师傅,这些都是做焦圈的大腕儿。

其实,真别小瞧了这个简单普通的焦圈,这中间的讲究多了。先说这个面,可不能随随便便的什么面都成,那讲究的是张家口一带的口麦磨的面,这口麦红皮圆粒,因此炸出来的焦圈个大而脆。如果您是在家做,实在找不到这个面,您就用3成的一等粉,7成的标准粉代替。

接下来的配料中还要有盐、块碱、明矾、花生油或者香油等10多种呢,和面前后要和4次。

另外刀工也有讲究,将面团切成一寸多长的小条,取两个小条重叠起来,再顺着长度切出一条缝。然后放到油锅里,当小条在热油中浮起,迅速的将它翻个,再将筷子插入缝中,把缝碰宽后,用筷子套着缝,在油中焦 <wbr>圈——北京小吃系列(2)划上几个圆圈来,便形成了一个圈儿。另外像出锅呀什么的都是有学问的,手艺好的师傅讲究一两面出8个,一斤面出80个,不多不少。您看看就这个焦圈要真做起来有多难呀。

如今你在街面要想吃到地道的焦圈来可困难了,眼下,京城的“勤行”能炸出像那么回事的焦圈来的没有几个,那焦圈炸的真称的上是“焦”圈,焦的都黑了,嚼在嘴里,又硬又皮,完全不是地道的焦圈的味儿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