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所知道的敦煌文物流失情况

 红豆居士 2014-05-10

我所知道的敦煌文物流失情况

2013-07-17 傲雪

革命浪漫


谈到文物流失,人们总会想起敦煌莫高窟。




敦煌,在中国西部甘肃省的最西边。“敦,是大的意思;煌,为盛也。”这个地方在汉代的时候曾是交通要道上的繁盛之地。




在晋代,开始由和尚乐尊在敦煌城东南的山脚下,招募了些人,开凿石窟。先后1千年,到隋唐达到高峰。所开的洞有1千多,所以就教千佛洞。这些洞里大多是佛教的神与人的塑像和壁画。




可是,在敦煌的洞库里藏有大量的古书。著名的是“藏经洞”,这里面藏有从晋朝到唐朝、宋朝,先后10个朝代的大量佛经。还有各种文字的古书。有小说、户籍、契约和词曲等。




这里所藏的古书,都是卷子,数量不少,足有3万卷之多。北宋年间,敦煌地区有兵灾、战乱,所以人们把这些古书放进山洞。这个“藏经洞”外面是墙壁封起来的,壁上有画,后人不知道壁画的里面是个大书库。




时间推移到了清代,清朝很有意思,所有的兴盛是集大成者,所有的灾祸也在这时发生。清光绪26年(1900年)洞窟塌了,才知道里面有藏书。当地人很愚昧,有个道士叫王圆箓发现了,以为是仙人传下来的。每遇见病人,他就把这些古书烧成灰,当作仙药,喝到肚子里治病。




后来,有个英国考古队,从新疆到了甘肃。领队斯坦因是一个匈牙利人。他听到这件事情,非常敏感,很快感到敦煌,骗哄道士,还用了500两银子贿赂他。斯坦因从敦煌盗走了大量的古书,其中包括经、史、子、集很多书籍。其中,佛经最多,这些古代书籍中还包括有吐火罗文字写的书,一种新疆的古代文字,现在的新疆人根本不会认识。还有“火沃教”的经书,火沃教是古代波斯人的教。明代的明教就是来自波斯的火沃教。书库里还有道教的经书,有民歌。有隋唐的刻版书,是我国最早的刻版书。倘若这些书还有的话,南韩就不敢和我们叫板争什么印刷术的发源地了,很是可惜。我们现只有宋朝的刻本。大书洞中还有最早的拓本书籍,唐代拓的古书,你想想,唐代拓的书会是多么久远。




斯坦因不懂中文,他选走了一大部分,送到了布莱尔和贝克汉姆的故乡——英国。




以后,法国人知道了此事,法国驻京使馆的武官叫伯希和的,懂中文。他亲自到敦煌选书,选走了中国久已失传的古籍。他是个有名的汉学家,所以能够把古书中的一些很精华的部分拿走了。




这时,消息才传到北京。清朝宫廷命令甘肃省的省长把书运到北京来。这时还剩下8千卷,从3万卷到8千卷啊。在运输过程中,各类大小官员相互掩护偷盗,就不到8千卷了,于是,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在这里显现了,官吏们把所剩的书,一分为二,一卷分为二卷,到了北京居然“还剩”8千多卷。这些书先是放在学部。学部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教育部,学部尚书又利用职务之便私自去选其精华者,后来卖给日本人一些。最后才归到北京图书馆。在抗战前,又被委员长送到美国去。




这些都是国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