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0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策略

 许愿真 2014-05-11

一、中考数学总复习策略

(一)做好复习前的准备工作

1、科学制定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指学科组复习计划、教师个人复习计划、学生自己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要结合本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复习计划包括时间安排、阶段要求、采取的措施、想要达到的效果等。

2、加强学科内集体研究

中考数学复习时间紧、任务重,知识点比较分散,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复习效果,我认为必须加强集体的力量,进行集体研究。

(二)阶段复习的具体措施

第一阶段:单元复习阶段——全面复习 夯实基础 沟通联系

时间:3月中旬——5月上旬。

要求:以“中考纲要”为标准,以“单元”、“章节’为顺序,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复习和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

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课前自主复习——课堂讲练结合——课后精简作业——自习反馈矫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做到:(1)明确单元知识的重点、难点、考点;(2)充分挖掘教材,引导学生归纳、梳理知识点,形成网络;(3)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训练;(4)精选例题、精简作业,以中低档题训练为主,避免重复;(5)适当控制教学的难度,穿插少量的综合复习,避免在一个问题上讲解过深、过难,偏离复习方向。(6)注意复习的“新意”,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习的内驱力。

比如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复习中,首先通过提问和一组练习复习知识点:不等式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有关概念、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如何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等。在习题的选择上注意了平时教学中学生易混点、易错点,进行了归类总结,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其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特殊解,含参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问题,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如化简含绝对值、根号的代数式,一次不等式(组)的简单应用等。

值得注意的是:习题的配置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每道习题的讲解,力求师生互动讲练结合;由于内容较多,提倡用多媒体教学,或提前将习题课前印发给学生,以节省时间。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阶段——把握重点抓住考点 训练思维

时间:5月中旬——6月上旬

要求:以专题的形式,关注中考热点问题,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积累、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常见的复习专题:(1)知识综合型专题:代数综合问题(方程、不等式与函数),几何综合问题(三角形四边形、几何变换),几何代数综合性问题。

(2)重点题型突破:规律探索性型、开放探究型、实验与操作型、方案设计型、阅读理解型、图表信息型、学科综合型、实际应用型。

(3)数学思想方法专题:主要数学思想有:方程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化归思想、统计思想、整体思想等;常见解题方法有:待定系数法、定义法、列举法、归纳法、割补法、消元法、配方法、换元法等。

做到:(1)重视知识的综合,尤其是横向联系,教学要有深度;(2)重视合情推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3)突出数学思想与解题方法;(4)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强化应用。

本阶段教学运用启发式复习模式: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合作交流——师生完成——总结反思——发散提高。具体复习采用题组复习法:递进题组——深化问题揭示规律,类比题组——举一反三归类迁移,化归题组——纵横联系提高效率。

第二轮复习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对老师水平的考验,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知识的扩展运用能力非常关键,专题的选择要结合学生基础水平、重视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的提炼。这样才能提高优秀率,才能使一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第三阶段:模拟讲评阶段——综合模拟查漏补调适心态

时间:6月中旬——中考前。

要求:模拟训练全面提高;自由复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调节心态轻轻松松迎中考。

1、模拟训练 查漏补缺

做到:(1) 精心设计讲练模拟题。试题的选择、题目的效度、区分度及练习方式时间安排等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2)讲练要恰当。讲中有练、讲中有思,练要得法、练要有度,讲解要及时、到位、透彻;(3)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4)关注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不抛弃。利用多种方式鼓励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高与进步;(5)及时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补漏。

发现漏洞——平时的作业批改反馈的情况;历次检测试卷的分析;辅导答疑过程中学生疑难问题的统计。

弥补漏洞——课堂有针对性的讲解;课后单独的辅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己的努力。

这一阶段的复习可以遵循这样的步骤:课前做练习——课上讲重点——课后练精细。

2、考前心理调适 提高应试素质

如果说扎实的功底是中考取得成功的基础的话,那么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成为中考成功的关键。考前一周对学生的心理调适非常关键。

做到:(1)让学生回归课本回归《中考纲要》,进一步明确重点、考点,做好自由复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2)教给学生答题的技巧与方法。从前到后、由易到难;沉稳答题、戒骄戒躁;不言放弃,誓得高分。(3)调整好自己心态的同时,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辅导,让他们正确认识考前的焦虑和压力;保持良好的复习应考心态;提高对考试环境的适应性;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有效进行自我放松。

二、中考数学总复习建议

(一)考前做好的几项研究

1、通读课标 研究纲要

《课标》和《中考纲要》是中考命题和复习备考的依据,应认真研究,确保目标合理、方向正确,深度、难度把握准确,确定复习的重心。特别是《课标》(修改稿),完善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学生培养目标提出了“四基”和“两能”;具体内容做了适当的增减等。研究《中考纲要》将有助于我们明确考试性质和命题依据、考试范围、考试要求及内容、考试的方式及试卷的结构。从而加强复习的指导性、计划性、针对性。

特别是《中考纲要》:(1)例证性试题 试题所蕴含折射出的有关信息。(2)考试内容《知识与技能》要求的深层次研究知识条目、考试要求与往年相比有何变化,考试要求中的“ ”水平有哪几条。(3)《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描述等。

2、抓住根本 研究教材

新课程下的教材淡化了数学知识之间的一种逻辑演绎体系,知识点比较分散,比如《统计与概率》,几乎分布在初中三年的学习当中,这给我们的复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每年教材都在修改和完善,增加有关内容如韦达定理等,特别是习题不断增加,呈现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对教材的研究要做到:(1)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系统性。现行数学知识,可以分为四大块: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各板块知识之间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数形结合——三个“一次”、“二次”间的关系,复习时要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和沟通。(2)抓好双基教学,掌握通性通法。纵观我省近年来的中考试题,考查学生双基内容的试题占到60%以上,因此,数学复习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基本技能与方法的形成,明确常规题型的通用方法,掌握通性通法。

3、把握动向 研究试题

(1)关注几类试题 近三年来的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近几年来的本省市中考试题,近两年来的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题和全国高考试题的新动向。

(2)研究中考试题 努力做到:①明确试题特点,把握考试方向。如“方程与不等式”的考法一般可分为如下的三大类:技能层面上的题目——多以考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为主;能力层面上的题目(“列方程或不等式”解应用题)——多以情境化的形式出现;“方程思想”层面上的应用——多以“横向”联系、“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或变化过程的即时性(阶段性)问题”为主。②发现试题的地方特色。如我省07年试题中的第18题,以我省对农作物秸秆的处理为背景。③关注试题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一些热点问题。

(3)我省中考数学试题的特点考查基础,注重过程,渗透思想,突出能力,强调应用,鼓励创新。我省中考数学试卷从试题结构到内容设计,图文并茂,别具匠心。题型活泼,情景新颖,精心设计考查核心内容和基本能力的试题,不在计算技巧和知识立意的试题上过分纠缠,注意各种题型的结合和题量的适度;深化能力立意,出现很多探究性、操作实践性、阅读理解和开放性等考察创新能力的好试题。这些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预测命题方向的研究 中考试题中的基础题大部分是源于教材的原题或改编,中档题活于教材,但原型一般是相关资料中的引用、变形或组合,而创新题型将很好地体现新课标理念。压轴题是猜不到的,因其是原创题基础题可重复考,年年如此。但应抓好“双基”题,重视生活背景题、动手能力题、评价标准(不唯一)题,关注初高中衔接题、趣味题、和创新能力题。

4、讲究效益 研究方法

摈弃题海战术,注重学习反思,提高复习效率。根据我省三年来课改区中考试题,以及《2008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可知,我省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定位以水平考试为主,兼顾选拔功能,因此试题重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不要过分追求难度与深度,不要人为拨高要求,更不要学生进行大量简单重复、机械模仿性的训练。

在最后一段时间内,要选做一些能代表命题方向的题目,要引导学生对解题后的反思,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试题结构,以便形成迁移、举一反三;(2)解题过程运用了哪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哪步易错,原因何在?如何防止?(3)对解题的方法重新评估,以期找到最优解法;(4)对题目的重要步骤进行分析,抓住关键,考虑难点之处如何突破;(5)对问题的条件和结论进行变换,使问题系统化,结论加以引申、题型加以更新、解法加以推广,形成一个题目涉及的各部分知识目标。总之,把培养能力作为复习的主攻方向是有效的应试策略。

研究应试技巧。中考答题技术即“知识+心理素质+考试技术”。(1)基本建议——保持内紧外松的临战状态,使用适应中考的答题策略,运用适应选拔的考试技术。(2)分段得分的解题策略——分解分步、以退为进、正难则反、扫清外围。(3)学生自我整理知识,查漏补缺,心理辅导。

5以人为本 研究学生

以学定教,落实新课程理念。给学生创设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和潜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做题习惯,具备良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反思优化解法,提炼解题规律,形成数学思想。

在复习教学中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分层制定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练习题和考试卷。可以通过上课反馈、作业检查、考试成绩、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研究。特别要关心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学习兴趣培养和学习方法指导,使他们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发展。

(二)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

知识的复习 不仅要弄懂每一方面知识点,更要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基本技能 如运算技能要弄清算理(言必有据)、分步计算、注意解题速度。

能力 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表现为思考问题的方法,如类比、转化、数形结合、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

只有知识掌握得多、更系统,技能更加熟练,能力才能更加提高。

2、看书与解题的关系

分析学生试卷中的错误,归根到底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没有掌握好。考试,无非是考查应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有缺漏,答题必然有缪误,失分在所难免。所以在初三学期复习阶段,老师可择其重点,推荐典型习题,或做相应变式练习,以促进学生们认认真真地看书,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好。

3、重点知识与一般知识的关系

初中数学300多个知识点形成一个整体,犹如一条长长的链条,环环紧扣,很难说那一环有用,那一环没用,要知道哪一环断裂,整个链条就会失去作用。当然,数学知识中也有一般和重点之分,如 “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基本图形的性质”、“图形间的基本关系”、“统计的应用”、“简单的概率计算” 等,它们是初中数学教材中的重点知识。

复习时要做到串点成线、聚线成面,面中显点、以点带面。

4、基本题与难题的关系

中考试题中,基础题:中档题:难题分值之比为7:2:1。基础题相当于课本中练习、习题的水平,中档题相当于课本复习题的水平,难度大的“翘尾巴”试题仅占全卷的10%左右,这三类试题大多分布于三种题型之中,从易到难放置。有些学生平时解基本题不那么重视,一味去做难题,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难题要不要做?当然有做,但要讲一点对策——先加强基本训练,在此基础上提高解题速度,后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以中档题为主,视其情况针对性地布置些基础题和难题。

夯实自己的解题基本功,不依靠题海取胜,要注重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突破“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老大难问题,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细心审题、规范答题。

 

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要点:

1、体例与结构做了适当调整

2、修改和完善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理清了《标准》的设计思路

4、对学生培养目标做了修改

提出了“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提出了“两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体内容做了适当的修改,表述方式更加合理

数与代数

1、明确几个概念:算术平方根,最简二次根式,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

2、增加几个具体的内容:

能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不要求应用这个关系解决其他问题);

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

3、减少了部分内容:

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

图形与几何

1、内容的结构的调整。

2、主要内容的修改:

明确了9条基本事实为适当加强推理;增加了一些定理的证明;删去了一些内容或降低了一些内容的要求:比如,删去了有关等腰梯形的内容,降低了关于视图与投影的要求……等;

统计与概率

强调了对“随机”的体会。比如,增加了“通过案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通过表格、折线图等,了解随机现象的变化趋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