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各国私立医院生存状况大起底

 甲炳 2014-05-11

纵观中外文学界中有不少弃医从文的例子,为什么放弃医生职业而投身文坛,不免引人对各国医院以及医生生存状况的探索。

美国:80%私立医院属医疗集团

美国是世界上私立医院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由于医疗控费,美国不断涌现出大型医疗集团,如拥有164家医院、106个独立的手术中心、收入超过32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的医院集团HCA,而80%以上的私营医院都从属于医疗集团。

数据显示,公立医院占全美医院总量的15%;私立医院占85%,其中私立非营利性医院占69%,私立营利性医院占16%。从服务人数来看,美国公立医院提供的医疗保障服务人群占到全美人口的27%,而私立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覆盖人群则占到全美人口的58%。

目前美国各地规模最大、设施最好、医疗水平最高的医院都属于非盈利性私立医院,而盈利性私立医院则以覆盖多个地区、集中管理的中型连锁医院为主。

从管理上看,美国公立、私立医院都是院长负责制,人、财、物运行高度自治,医院管理机构精简、高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其中,美国私立医院员工除医师之外都是聘用制,按合同管理。医师是自由职业人,不属于任何医院,但可从不同医院获取“入院特权”,从事多点执业。

日本:私立医院组成集团私人诊所唱主角

日本大多数医院是私立医院,一共有9000多家,而公立医院只有1800多家。而诊所更多,一般诊所超过9.8万家,牙科诊所近6.8万家,几乎都是私人开办。

过去,日本也曾出现过患者全部集中到大型公立医院的“看病难”现象,而现在,“有病先去诊所”已经成了大多数日本人的常识。1994年,日本政府修改了《医疗法》,推出一项旨在将患者从大型医院向小型诊所分流的制度,规定原则上如果患者没有诊所医生出具的介绍信直接到大型医院就诊,就要缴纳一定的费用,甚至被院方拒绝。这项制度推出后,彻底改变了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

在日本的公立医院,医护人员拿国家额定的薪水,但全国80%的公立医院处于亏损状态,而私立医院的住院条件和服务质量、水平普遍较好,能为患者提供优质个性化服务,因此大受患者欢迎。尤其是高端患者,至少20%的人都会选择去私立医院。近年来私立医院为了盈利和降低成本实行集团化,有多间私立医院组成集团,集团实行统一采购药品、器械,成立统一人事管理中心、检查中心等,各分院信息共享,减少了成本。

此外在日本住宅区的街道,开有各种专科的私人诊所,比如:眼科、骨科、皮肤科、肠胃科,它们通常规模很小,有的小到只有三人组成,一名医生和两名护士,医生负责看病,护士负责挂号、发药、打针、打扫卫生。能够自己开诊所的医生起码要拥有医学博士的学位,所以那些医生除了在诊所看病外,还会一周有1到2天去大医院上班,或去医学院上课,而这时诊所就关门休息,小诊所一般工作日为一周4到5天。

在日本大的公、私立医院是没有药房的,所以病人只能拿着医生的方子去医院旁边的药房买。但在小诊所因为是专科,反倒配有小药房,当然那都是专科的一些日常用药。

德国:医院经历两次大规模私有化

私立医院在德国占到所有医院的七成。无论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所有医院的经济来源,并非来自患者,而主要是州政府和保险公司的资金投入。与公立医院相比,德国私立医院每年获政府资金很少,但私立医院不需要缴税,而公立医院必须依法纳税。另外,私立医院盈利用途不受限制,而公立医院盈利的用途被严格限制。

德国的社区医院基本上是私人诊所,每个城市,每个社区,每个地方按区域面积大小,人口密度等等来计算,应该有几家医院,应该有什么样的诊所,都是非常科学和严格审批的,绝对不会多批。

而且开私人诊所的医生,都可以说是名医,要在大医院里有一定的资历,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级别和年限,这样在大医院工作多年,或有了口碑才可以出来自己开诊所。德国的医学生实行医学生实行6年教育,通过4次重要考试合格后授予硕士学位证书。但毕业后要想当上全科医生,还必须有个5年的过程,以保证全科医生的质量。在掌握包括基本疾病诊疗、社区定向服务、能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初级卫生保健管理等多种技能,获得资格认证后,才可以在社区开业。

德国医保付费方式的变化,推动德国医院出现了一波私有化浪潮。1993年医保付费方式从后付费制转向预付费制,私立医院由于效率更高而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

行业分析师认为,1993年医保付费方式的变化推动德国医院第一次大规模私有化。第一次私有化发生在东德,以小型医院(病床数<500)为主,由于地方政府难以维持医院运营,大量的公立医院被出售给私人投资者;1992年~2000年,公立医院的比例从45%下降到38%,私营医院的比例从15%上升到22%。2000年,德国政府宣布参考澳大利亚探索DRGs(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这推动了德国医院的第二次大规模私有化。这次私有化的范围扩大到整个德国,大型公立医院、甚至教学医院被私有化。2000年~2010年间,公立医院比例从38%下降到31%,私立医院的比例从22%上升至33%。

澳大利亚:外国人也可以投资医院

澳大利亚是一个高福利国家,公民可以享受基本的免费医疗服务,持卡者可免费在全国任何社区诊所和公立医院得到一系列免费的服务。

澳大利亚的医疗机构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私人诊所,主要诊治一般病症;第二类是专科诊所,如牙科、眼科诊所等,也主要由私人开办;第三类是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主要诊治需要住院的病人,是澳大利亚医疗保健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筹资和提供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任务。

近些年来,澳大利亚公立医院人满为患,不堪重负,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私立医院或私人医生。当然,私立医院或私人医生的收费一般都高于公立医院。但是,政府通过所谓“医疗保障计划”,对私人医疗服务的支出提供一定比例的补偿,个人只需要支付医疗费与“医保”补偿之间的差价。如果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那么商业医疗保险还可以帮助再承担一部分费用。

此外,澳大利亚政府将医疗服务行业作为普通产业对待,任何人包括外国人都可以投资医院,准入条件没有区别。而且小项目无需政府审批,只有新建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万澳元或购买现有股份超过5000万澳元才需要联邦政府审批。因此,澳大利亚很多私立医院是外商投资的。由于大量缺乏医护人员,澳大利亚政府鼓励外国医护人员到澳大利亚工作。不过,外籍医生要想获得在澳大利亚医疗从业资格,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认证与注册。

印度:鼓励私人资本参与医院

印度整体卫生状况并不理想,但印度的医疗水平却不仅在发展中国家名列前茅,在国际医学界也享有较好声誉。

印度政府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保健行业,如1983年印度政府出台的《国家卫生政策》,就明确提出了通过发展私立医院增加医院供给;1990年后更是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数据显示,1992年印度7300家医院中1300家为私营医院,占比18%;2005年这一比例已上升到66%;而2010年私营医院的比例达到78%。

为鼓励私立医院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印度政府陆续出台包括提供廉价土地、鼓励外商投资、引入私人保险、促进医疗器械进口、开放医疗旅游、减免医院税收等政策。如阿波罗医院由政府提供15公顷的土地,政府持有26%的股份。阿波罗医院可给穷人提供200张免费床位、免费诊断、免费使用手术室,免费膳食、免费用药等服务。

由于印度私立医院很多医生持有西方著名医学院校颁发的高级资质证书,且价格相对低廉,这吸引了大批西方国家的患者。

同时,一系列制药企业进入医院产业也成为印度私立医院发展的一大特点。根据国泰君安研报,自1990年起,大量制药企业争先进入医院市场,尤其是具有资源和渠道优势的制药企业。

英国:私立医院定位高端

英国是典型的全民福利医疗体制模式,公立医疗系统服务覆盖了99%的人群,医疗消费占全国医疗消费总量的比重超过80%。尽管英国公立医院十分盛行,但私立医院由于定位高端服务人群,医疗消费占全国医疗消费总量的约15%。

英国政府对私立医院也是大力扶持,如政府鼓励私有资金投入医院建设,特设立了私有资金投入项目(PFI)。政府明确规定,凡承担英国公民基本医疗和保障任务,尤其是为减轻公立医院压力、分流病人和缩短预约就诊时间等任务的医疗机构(包括私立医院),都能享受减免税收或根据服务性质交纳低额税费的优惠政策;对接纳公立医院转来的病人,政府NHS基金会将支付所有的经费。

另外,英国政府还允许私立医院自主收费,自主聘用医生。私立医院可根据医院的设施设备、病人的风险程度及病人的服务需求制订收费标准。政府允许公立医院的医生去私立医院兼职工作。由于收入高,大量的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尤其是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专家、专科医生到私立医院兼职。

不过,英国私立医院存在人才流动大,医师队伍不够稳定的问题。一些兼职医务人员尤其是手术医生、专科医生大多通过电话预约,有时难以保证随叫随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