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肥胖也是疾病

 TDF的收藏 2014-05-12
  •   肥胖也是疾病 中外学者研讨肥胖与慢性疾病问题中国古代有“楚王好细腰”、“环肥燕瘦”之类的说法,肥瘦体现的是一个社会对体态的喜好,与疾病无关。即使是半个多世纪前,肥胖都尚未进入科学研究的视野。这与目前在疾病研究中肥胖研究的如火如荼之势,明显不同。研究表明,肥胖并不仅仅是关乎姿容体态的审美问题,也同样关乎身体健康。来自脂肪细胞的报告,敲响了人类健康的警钟。观点肥胖是一种疾病11月21日至23日的北京,来自各国的研究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 生物谷配图)
更多生物图片请进入 

    中外学者研讨肥胖与慢性疾病问题

  中国古代有“楚王好细腰”、“环肥燕瘦”之类的说法,肥瘦体现  

的是一个社会对体态的喜好,与疾病无关。即使是半个多世纪前,肥胖都尚未进入科学研究的视野。这与目前在疾病研究中肥胖研究的如火如荼之势,明显不同。

  研究表明,肥胖并不仅仅是关乎姿容体态的审美问题,也同样关乎身体健康。来自脂肪细胞的报告,敲响了人类健康的警钟。

  观点

  肥胖是一种疾病

  11月21日至23日的北京,来自各国的研究者正围绕着“中国肥胖与相关慢性疾病控制会议”议论不止。这是当前国际科学界肥胖研究的一个缩影。

  在今日的研究者看来,肥胖是一种疾病,一种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紧密相连的疾病。不过,在半个世纪之前,肥胖的研究却是“门可罗雀”。因为在多数人的观念中,脂肪组织仅仅是一个储存脂肪的仓库,没有什么重要功能,同时脂肪细胞的分离培养都相当困难。

  不过,洛克菲勒大学的朱尔斯·赫希教授对脂肪的情有独钟,改变了整个肥胖研究的格局。他通过研究完成了两项困难任务:得到估算动物体内脂肪细胞数量的方法、革新了测定人体每日基础能量消耗的方法。

  赫希等科学家致力于研究脂肪生理学,并取得了大量成果。另一方面关于肥胖基因的研究也开始逐渐兴起,关于“肥胖是一种疾病”这一主题进行的研究在不同的科学团队中展开。医学研究者张田勘指出,从科学角度认识肥胖,发现肥胖基因是一个关键。1950年,有科学家对一只肥胖鼠(Obesemouse)进行遗传测试,证明ob小鼠的肥胖是可遗传的,表现为“隐性遗传”模式。经遗传学方法测试,证实这一遗传是由单基因隐性突变所致。这是人类第一次确认肥胖可以因单个基因缺陷而发生,按惯例该基因就称为肥胖基因(Obese  Gene,Ob)。

  张田勘表示,“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缺失肥胖基因才会引起肥胖,而不是拥有。”正是因为这一点,有些科学家将肥胖基因称为“瘦素”。10月中旬,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邀请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大卫·科林教授(David  Carling)在北京举行了一场题为“我不要肥胖”的演讲。

  科林指出,长期以来的研究发现表明,从某些角度看,基因也影响着我们的体重。这主要和人类身体当中的蛋白类激素,也就是与“瘦素”有关。科林解释说,“瘦素”是一种受基因控制,由脂肪细胞产生出来的蛋白类激素。一个人的脂肪细胞越多,由此产生的“瘦素”也就越多。这些“瘦素”会向大脑的脑丘下部传达信息,降低自身的食欲,即使不吃也不会觉得饿。但如果产生“瘦素”的细胞发生了一些突变,影响了“瘦素”的生产,人就总会处于饥饿当中,结果往往会导致肥胖。

  目前科学界已基本取得共识,人类的肥胖是个非常复杂的现象,至少涉及数百个基因。其中,有4个基因与肥胖问题关系密切。

  探索

  地毯式搜索肥胖诱因

  找到肥胖基因就能解决肥胖症吗?接受采访的专家给出的答案几乎都是一致的:遗传基因的影响只是一部分,还有来自环境等各个方面影响。

  因此,仅靠基因途径无法完全解决肥胖问题。而频繁在《自然》、《科学》等科学杂志上刷新的肥胖研究成果,也让我们看到科学界内部对各种肥胖诱因的地毯式搜寻。

  “家长担心安全而限制孩子在外玩耍:儿童肥胖症的另一诱因?”新近发表在《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将肥胖与家长对邻里环境的安全性判断相连。

  研究者指出,肥胖与孩子的运动活跃程度之间有相关性,而孩子的运动活跃程度又与家长对邻里安全环境的判断有关。如果家长感到和邻居们交往不安全,或者说他们不友好,就会更倾向于限制孩子在外面玩耍的时间。

  研究结果表明,位于城市中心的人群对于邻里安全性的关切程度要远远高于郊区人群。有58%的城市中心的孩子没有参加任何有组织的运动或舞蹈项目,而郊区孩子的比例则为30%;同时,有21%的城市中心的孩子既没有参加这些项目,也没有在自家房屋外面玩耍,而郊区孩子的这一比例仅为4%.研究人员希望能监测这类出于安全性的考虑而对儿童今后罹患肥胖症的影响。

  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陈春明表示,这一研究的着眼点便是将肥胖与运动情况相连的典型案例。

  “基因遗传会对肥胖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究竟有多大还难以确认。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肥胖主要与热量的摄取及运动相关。”“关键是其他因素的影响。就拿我国来说,南方人一般都比较瘦小,北方人比较高大,其中遗传因素究竟起多大的作用,还有待研究。就一般的健康问题来说,也只有15%的遗传因素在起作用。”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克安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近几年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各个年龄群的肥胖率都有所增长,但有一个人群例外。

  这个例外是15至25岁的女性。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武阳丰指出,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面临很多问题,更关注自己的体型。可见,导致肥胖的诱因还不仅仅是遗传,也不仅仅是摄取与吸收的天平失衡造成的。“过去,我们认为肥胖的增长是因为吃造成的。但自1982年、1992年、2002年三次调查数据来看,中国人平均热量摄入并未增加。因此并不是吃的问题,更多的是我们的体力活动的下降。”武阳丰表示肥胖率的增长还必须进入到社会层面去考虑。

  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会导致肥胖。

  而在今年6月《国际肥胖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科学研究人员更是归纳出了肥胖的十大诱因,包括不充分的睡眠;食物中存在内分泌干扰物质,改变人体的脂肪;过多依赖空调;少数人群的吸烟行为;某些药物引起体重上升;晚育母亲等等。

  影响

  肥胖纠缠上慢性疾病

  “科学界热衷于从基因角度、环境角度等综合角度寻找与肥胖相关的肥胖基因,关键点还是因为肥胖已是一种疾病。”王克安指出,对肥胖的影响研究目前已成为肥胖研究领域的一大重点。 

  不过,医学界对机体脂肪过多是好是坏的争论持续了几十年———直到1985年美国卫生研究院的专家委员会才达成一致意见,认为已有大量证据表明,肥胖对健康和长寿具有不良作用。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明确定义为疾病。最初,研究发现重度肥胖者寿命明显缩短,后来的研究逐渐发现即使是轻中度的肥胖,死亡率也明显上升———当然消瘦的人死亡率也会升高。不仅如此,肥胖这一疾病还是一些慢性疾病的诱发因素之一。

  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与美国BioSignia公司合作的“膳食、生活方式与慢性疾病前瞻性研究项目”研究中,科研人员研究了肥胖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关联强度,从而对肥胖与常见慢性病间的关系进行了量化表达。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人员发现肥胖组的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肥胖组的高血压患病率、高TG(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低HDL2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肥胖人群更易聚集较多的慢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高脂血症及肥胖本身已被证实为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陈春明表示,肥胖与慢性疾病的相互关系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重心,国际生命科学协会中国办事处,就在2000年专门成立了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

  武阳丰一直关注心血管的研究。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他的研究小组观察到,“房颤”(心房颤动,心房快而无序的搏动)与肥胖关系密切。

  体重指数(BMI)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女性中关系更为显著;而腰围水平与房颤发病率大致成正比。

  “通过长期的观察,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缠绕在一起,又会促进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生。它们是共同危险因素。”王克安研究员对这一问题也表示了忧虑。

  特色

  中国式肥胖

  肥胖是一种疾病。不同于其他疾病的是,这一疾病,可以由自己来诊断。国际通用的肥胖诊断标准是根据高加索人的健康状况制定的。这一情况导致低估超重和肥胖在亚洲人群中的负担。通常人们用体重指数(BMI)作为体重控制指标。按常规方法是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测量是否超重及肥胖则有简单的公式: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中国曾是世界上“最瘦”的国家之一。武阳丰指出,如今中国的肥胖增长比较快,正迅速地赶上西方国家。而这一切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的。为此,陈春明给出了一组数据:从1985年至2000年,1到12岁儿童组中,男性高度肥胖者增加了5倍,肥胖率已经达到了20%.女性则增长了4倍。

  除了肥胖增长迅猛以外,中国肥胖也有自己独特的标签。“西方人多为全身性肥胖,而亚洲人多为臀腹部肥胖,也称为中心型肥胖,是内脏脂肪过多的表现。”陈春明表示,肥胖研究中标准的制定因各民族的不同特性而有不同。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2000年完成了中国成人的BMI分类标准后,又利用中国学生体质调研等调查约27万人的数据,提出了中国7至17岁人群BMI的分类标准。其中,中国成人的分类标准是以24为筛查超重切点,28为筛查肥胖的切点。用公式表示就是BMI<18.5为体重过轻,18.5≤BMI<24为体重正常,24≤BMI<28为超重,BMI≥28为肥胖。

  “考虑到亚洲人的臀腹部肥胖类型,同时腰围也是慢病,尤其是糖尿病预测的敏感和重要指标。WGOC根据我国人群腰围与疾病危险性的关系,同时也制定了腰围的切点。”陈春明表示,在中国的BMI分类中,还加了一个额外的条件,那便是腰围的切点,其中85cm为成年男子、80cm为成年女子的切点以判断中心型肥胖。“当然,这一结果目前仍有待进一步验证,接下来的工作将会探讨将身高等因素与腰围进行协同考虑的可行性。”

  反应

  控制肥胖要科学

  肥胖是一种疾病,而且是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诱因。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肥胖并不仅仅涉及体态审美问题,更是健康问题。因此,减肥也成为当前研究的一大重点。

  作为研究肥胖成因的专家,尼基尔·特尔纳达在今年的北美肥胖研究学会年会上指出,某些病原体在动物脂肪组织中快速增长,而许多超重者都曾感染过某些病毒。这就暗示肥胖与病毒感染有某种联系。如果这一联系成立,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的肥胖症难以,甚至不能治愈,借助注射相关疫苗进行预防就成为关键。那么“瘦身疫苗”研发将前途无量。

  对此,王克安表示,这些都是科学界对肥胖给出的一种假说,与基因疗法治愈肥胖的观点相似,但就目前来看,这些假说都难以在短期内实现。

  目前,科学界比较公认的减肥方法还是比较“老套”:控制饮食,加强运动。

  “少量的运动、抽烟、酗酒,可能会引发肥胖的发生,因此对肥胖的控制就要从根本上杜绝这些行为做起,做到综合防治。”王克安指出,目前中国已有科学研究人员用实验数据表明通过每天“少吃几口”,或快走30至40分钟就可以避免积累下过多能量而导致超重乃至肥胖。

  “肥胖是疾病,在减肥过程中并不能盲目。”陈春明指出尽管15至25岁的女性在肥胖率上并没有增加,但她们控制体重的方法却是不科学的。而这种不科学的方法也会导致另一问题:少女的营养问题会对其下一代产生影响。陈春明以身高1.6米为切点将女性分为两组,发现其3岁以下的孩子身高差距可达3厘米。“这3厘米的差距对于小孩一生的身高至关重要”,但它不是在怀孕期间产生的,那便意味着并不能靠猛吃猛喝来解决这个差距问题。关键就是一些女性在少女时期由于不科学的体重控制方法,没有长到足够的身高。

  陈春明特别强调,所谓的药物疗法都不是从根本上控制肥胖的方法。

  本专题感谢

  陈春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武阳丰(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

  王克安(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张田勘(《百科知识》副主编)
http://www.bioon.com 生物谷网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