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猪场顶层设计

 老玉米棒 2014-05-12
 
郑永康:低迷行情下的猪场顶层设计与思考

  猪场也应该有“顶层设计”
 
  记者:目前您各个猪场的大体情况是怎样的?
 
  郑永康:清远市种猪场500头母猪存栏,主要饲养新丹系种猪,以销售二元母猪为主;清城区田心猪场600头母猪存栏,主要饲养二元种猪,以销售三元猪苗为主;清城区永明猪场,目前是以饲养肉猪为主。
 
  记者:三个猪场是独立运作的吗?
 
  郑永康:可以这样说:三个猪场是一个有机的、生动的组合体,功能上互相配合。清远市种猪场,主要是确保提供高质量的二元后备母猪;田心种猪场,专门生产优质的外三元猪苗,而永明猪场充当一种缓冲的作用。
  当猪苗难销售或低于成本价的时候,为了避免猪苗积压,可以转至永明猪场,然后自己饲养肉猪;或者当对未来几个月肉猪行情有较好预期的情况下,永明猪场就会扩大肉猪饲养规模。
 
  记者:为何要这样细分三个猪场的作用?
 
  郑永康:也算是猪场抵挡行情风险的一种思路。有了清远市种猪场作为种源保障,有了永明猪场作为肉猪缓冲板块,田心种猪场的生产和效益才能最大化。这样就比较灵活,除了可以更好把控疫病防控外,还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调节经营结构。同一系统下的每个猪场,或同一个猪场下的每条生产线,作为经营者,在创业建场之初,就应该要把各个猪场或者各条生产线的作用规划好,这样才能做到资源最优化配置,才能有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记者:具体到每个猪场的饲养结构,也有特定的安排?
 
  郑永康:如果一个猪场,既有种猪,又有商品猪苗,还饲养肉猪,那么这样的猪场它的生产和管理都有一定的难度,疫病风险高。温氏集团的原种、扩繁、商品场和肉猪饲养都是分开的,所以它的生产效益很好。所以我认为一个猪场的饲养品种,不要太复杂,最好是单一的。  
  例如,清远市种猪场,就主要饲养新丹系种猪,田心种猪场主要饲养二元母猪。这样的结构,更容易打造自身精品。无论是二元母猪、外三元猪苗还是肉猪,都是产品,所以一定要保证产品质量,优质产品才能有良好口碑,才能品牌化,这样你就能守住老客户。有老客户,你就不用太担心行情了。
  另外,在行情低迷的时候,保证猪群健康不发病,是首要的工作。而饲养品种单一,在猪群管理和疫病防控方面更有优势,更能事半功倍。
 
  记者:那其实这些都是猪场设计时的规划了?
 
  郑永康:对。刚才所谈到的,无论是同一系统下的不同猪场定位,还是具体到每个猪场的品种结构,其实都是养猪人要做的“战略规划”,姑且也称之为猪场的“顶层设计”。
 
  记者:如何理解这个“顶层设计”?
 
  郑永康:从行业来说,中国养猪业也需要“顶层设计”。如果行业有一个很好的“顶层设计”,那么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资源配置可以更优化,产业链可以有更大的综合效益。
  而从微观的单个养猪企业或猪场来说,也需要做好所谓的“顶层设计”。如果你要投资一个猪场,那么你就要规划好,每一个猪场,每一条生产线的战略定位,规划好要饲养的品种,市场销售策略和融资渠道等等。
  虽然不一定规划得很具体,但起码要有一个思路。养猪业是有风险的,匆匆忙忙就搭建猪舍,随便购买种猪就开始养猪事业了,注定要碰壁无数。但如果你把“顶层”设计好了,有规划了,思路清晰了,那么你的养猪之路就会顺畅很多。
  这个很容易理解,比如,选址不好,环保难处理,生存都成问题;猪舍建设不好,疫病防控事倍功半,累死人;产品结构不合理,抵御风险能力就弱;融资渠道不畅,猪价低迷时资金链容易断掉。
养猪是一个系统工作。所以把“顶层”设计好,把自身的资源最优配置,是应对每次行情低谷的最基本的要素。
 
  行情不好,更要养好猪
 
  记者:那么行情低迷的情况下,具体应该要怎么做?
 
  郑永康:首先是心态。面对低迷的行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态。从事养猪业10年以上的人,已经习惯了,心态上会坦然面对。2005-2006年,2009-2010年的时候,猪价也很低迷。05-06年的时候,猪苗才150-170元;而到了08年,猪苗甚至卖到1000元。
经历过这些,就知道“猪周期”了,心态就会平衡。但如果是刚刚进入养猪行业的,碰到低迷的行情,那肯定会心慌。
  每个行业都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行情有起有伏,但整体还是向上的。每一次行情低迷,就是一次考验,淘汰弱者,让强者更强。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每一次低谷,积累经验,让自己更强,充分准备,迎接下一波考验。
所以,信心是最重要的。你对未来没有信心,那么就会退出;你对未来有信心,才会想尽办法去应对。
 
  记者: 应对的办法之一是降低养猪成本?
 
  郑永康:猪价低迷的时候,很多养猪人说要降低成本,从饲料、疫苗方面降低。我认为这是本末倒置了。
  如果一个猪场做自配料,为了降低成本,购买价格便宜的豆粕玉米,甚至随便更换便宜的疫苗等,那么其实这是为下个疫病爆发埋下了定时炸弹。道理是显浅易懂的,但很多养猪人都走进这个胡同了。猪的健康出问题了,生产成绩就差。当猪价涨回来的时候,就没足够的猪出售,赚不到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养猪就要养好它,否则就不要养。刚才也说了,在行情低迷的时候,保证猪群健康不发病,是首要的工作。所谓控制成本,就要在成活率,产仔数,出栏数上提高。这些指标提高了,成本就降低了。
如果说资金紧缺,我宁可减少饲养量。但饲料、疫苗等质量必须保证,不随意更换。
 
  记者:猪价低迷的时候,资金的确是个问题,如果不减少支出,怎样才能避免资金链断掉?
 
  郑永康:作为猪场经营者,时刻要谋划筹资融资渠道。大集团和大公司,有比较好的渠道,所以他们能熬。而一般的猪场,很多人赚了钱,就买房、买车了,但遇上行情长期低迷,资金链容易随时断掉。如果你有信心去坚持,卖房卖车,或者抵押贷款,向亲戚朋友借钱,这些都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当然,你需要对行情有一个基本的分析。猪价什么时候能涨回来,是要坚持3个月,5个月,8个月还是一年,甚至不赔不赚二到三年?你需要多少资金、现金流去维持?
  你需要作一个最坏的打算,并根据市场变化和自己的资金情况,调节经营结构,例如减少饲养量。比如原来是500头母猪存栏,那么现在就减少到300头。把生产性能较差的母猪卖了,资金就回笼了一部分,支出也减少了一部分。再一个就是不要随便压栏,不要养超大猪。
 
  记者:为何不赞同压栏?猪价毫无规律,有时压栏一天,就可能会多赚回很多钱。
 
  郑永康:压栏主要是中小猪场群体了。在行情长期低迷的情况下,如果压栏大猪,中小猪场资金更紧缺了,那么就要向厂家或经销商赊账购买饲料。饲料经销商的资金也要成本的。赊账也是需要交付“利息”的。 
  比如,经销商原来每包饲料利润10元,现在你赊销,那么经销商就要每包赚你15元甚至18元。而你是没办法的,因为你每天都要给猪吃东西。仔细算起来,压栏容易出现肉猪免疫空白期,导致疫病;而且料肉比一定很高,也不一定能赌到行情,甚至还要给经销商上交一定的“利息”。所以,压栏不一定就能赚到你想赚到的那部分钱。
  中小猪场本身资金就紧缺,压栏也把一部分资金“套牢”了。还不如随行就市,适时出售,回笼资金。资金回笼了,第一,可以有资金“熬”下去,打持久战;第二,如果自己觉得还充裕的话,可以继续淘汰老母猪,加快更新后备母猪。
  猪价低迷的时候,就要千方百计保证养好核心猪群,把资金用在当前压缩剩下的核心猪群,保证健康,保证质量,为将来的好行情打下基础
  低潮的时候,赚不到钱;当高潮的时候,又赚不到钱,就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新时代养猪,要注重强强联合
 
  记者:您刚才谈到饲料方面,饲料成本是养猪成本最大的一块,这一块您是怎么把控的?
 
  郑永康:肯定不能因为行情差就更换便宜的饲料。现在我们猪场本身不加工饲料,也就是不做自配料,这两年都是委托饲料企业加工:我们购买预混料、原材料,自己出批方,然后给饲料企业加工,饲料企业收取加工费。
  这种模式有一些优势。首先是原材料有保障,原材料进了饲料企业都会经过检验,质量把关严格。如果原料直接进猪场,量小、贮存期长、价格没有优势,甚至加工时没有过风过筛等,还要额外添加脱霉剂、功能性添加剂等等,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还有就是可以附带在饲料企业名下做一些期货。去年最成功就是,8月份做12月份的豆粕期货,当时候8月份的价格是3500元/吨左右的价格,到了12月份豆粕就涨到4500元/吨了。所以我的饲料成本会相对低一点。
 
  记者:猪场跟饲料企业合作,也是未来一种方向了?
 
  郑永康:对,未来肯定是一个方向。大集团产业链延伸多元化发展,而产业上下游的企业联合和整合,改变以往单纯的买卖关系,实现双赢和多赢,最优发挥产业链资源。
  现在一些饲料企业入股养猪企业,养猪企业使用饲料企业的饲料,饲料企业向养猪企业提供优惠价格和一定的资金保障。
  合作社或养殖小区,也可以向饲料公司或动保公司统一采购产品,甚至寻求资金支持。一些知名的合作社或养殖小区已经实现了这样的联合整合。但由于目前国内还有较多的合作社和养殖小区组织松散,可能还有待完善,主要是各个猪场之间的信任还没建立起来。
 
  记者:有些小猪场,为了抵御风险,跟大集团合作养一部分肉猪,然后自己又养一些母猪自繁自养,再找朋友联合开个兽药店,这个模式是否可行?也算是联合整合?
 
  郑永康:思路是可以的。不过你提到的这种模式,对于小猪场,可以这样运作,有利于抵御一些风险。但如果针对一个500头母猪以上的猪场,就有点本末倒置了。如果有资金,还不如在设备、人才、品种等方面改进和优化。
  所以也不能盲目地联合和整合。所谓强强联合,就是大家优势互补。猪场在饲料环节薄弱,可以跟饲料企业合作。但一个饲料企业也不可能全部产品都是最好的,那么你可以选择跟它最好的那个板块合作。而且不一定是饲料企业,还可以跟本行业和其他领域一些企业合作。比如,我们最近跟惠州兴牧公司的合作,就是从养猪管理、饲料和环保等全方位的合作,取他们所长补己之短。  
  整个产业链是开放的,新时代养猪,更要懂得联合和整合,学习和吸收行业先进技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才能通过一次次的考验。
  产业链上下游不同企业、不同猪场的联合和整合,也能促进整个行业更加稳健,更加健康。
                                                      养猪信息网 彭智毅
 
 
 
 

李剑豪:核心场联合建立公猪站才能真正推动产业发展 
 

加系种猪的一致性比较好
 

  养猪信息网:为什么选择丹系的长白猪,而选美系的大白猪?

  李剑豪:丹系长白猪有公认的优点:繁殖性能优越。而美系大白猪除了体型很好,还有一个优点:骨骼比较粗。现在商品猪的出栏体重都比较大,很多在250斤以上。骨骼粗的商品猪,后期生长速度和体型就比较好。清远龙发就是利用丹系长白猪跟美系大白猪杂交,生产出各项指标都有明显优势的二元杂母猪。

 

  养猪信息网:大白猪为什么不选择英系或其他品系的?有了解过英系大白猪吗?

  李剑豪:我本来也想去了解下英系的大白猪,但由于比较忙,还没有机会详细调查。但从旁了解,英系大白猪的生长速度、体型等指标都不错,肌肉比较发达是英系大白猪的特点之一。

 

  养猪信息网:现在国内也有很多从加拿大引种。加系种猪又怎样?

  李剑豪:个人认为,加系跟美系应该相差不大,它们的来源是相似的。加拿大的育种管理水平近年有较大提高,所以才形成了“加系”。加系种猪的特点是一致性较好。而美系种猪有这样的情况,虽然同是美系,但不同猪场的美系有较大差别,如有些体型很长,有些体形很短,建议到美国引种时尽量引入体形比较长的种猪。

  其实很多人问,什么品系的种猪好?个人认为,选择哪个品系,只是养猪公司的理念不同,不同育种方向选择不同的品系。很难说哪个品系比哪个品系好。每个品系的种猪都有优缺点。包括我们中国的地方品种,它也有它的优缺点。市场不会允许一个没有任何优点的品系存在。

 

  养猪信息网:那清远龙发的种猪有什么特色?

  李剑豪:产仔数多,外阴部发育良好,容易配种是龙发丹系种猪一大特色。其生产的二元杂母猪也具有相同特色。客户反映很好,产仔数不错,第一胎产仔数一般都有11、12头。商品猪在料肉比、生长速度、瘦肉率、体型、销售价格上有较大优势。所以种猪客户再回头购买比例很高。

  另外,清远龙发比较重视种猪的使用年限和繁殖性能。现在大家的关注点集中生长速度、瘦肉率、料肉比等,但实际上使用年限和繁殖性能也是非常重要性状。现在瘦肉型猪的生产性能很难有较大突破,各个性状之间互相制约,如瘦肉率过高,影响繁殖性能,生产速度过快,影响肉的品质等。母猪一生的综合贡献显得很重要,所以种猪的使用年限是我们育种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些是我们长期以来比较骄傲的地方。一直以来,我们深入一线了解广大养猪户的养殖情况,了解养猪户对种猪的需求,通过先进育种技术,加强育种管理,加大种猪测定数量,培育出符合养殖户实际需求的种猪。

 

核心场联合建立公猪站,才有意义
 

  养猪信息网:清远龙发为什么能入选国家生猪育种核心场?

  李剑豪:刚才也说了,清远龙发一直以来都很重视育种工作。这几年,我们加强对育种团队的管理,坚持足够的测定量、认认真真记录好数据。从2011年开始,我们进一步完善种猪育种和管理制度,完善种猪系谱记录,种猪生产记录和种猪测定记录。

  直至现在,我们按照标准每年至少测定2000头种猪。每个月配80窝原种猪,分娩约70窝,一年800多窝纯种猪,一窝要测3头种猪,一公两母,100kg左右测定。这个是死任务,必须要认真完成。不完成连申报的资格都没有。

  能够入选,要感谢专家老师们经常指导工作,还有相关部门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当然,最感谢的是我们团队每一位同事。没有他们对测定工作的认真和坚持,没有他们如实地记录数据,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真实性,清远龙发不会有这样的成功!

 

  养猪信息网:每年测定2000多头猪,而且都是100kg左右测定,从经济效益来说,损失挺大的吧?

  李剑豪:的确,从某个角度来看,损失是很大的。母猪还好,因为即使100kg的母猪,除了自己留种外,还可以对外销售,因此母猪的损失不会太大。但公猪损失就大了,毕竟公猪的销量有限,大多数测定完公猪只能当肉公猪销售。一头公猪当肉猪卖,每斤价格要低1.5元。如果现在肉猪是8.0元每斤的话,那么肉公猪只能是6.5元,一头猪最少要亏300块钱。测定费用也高,每台测定仪价格为18万,测定设备容易损坏,维修困难。还要花费很大的人力,专人负责种猪测定工作、配种计划制定和监督执行等等。

  申报国家育种核心场,测定数据一定要足够,数据要真实。非得要这样做,要舍得下成本。

 

  养猪信息网:那入选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能得到什么?

  李剑豪:这个问题也有很多人问我,能得到什么呢?通过申报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我们对种猪群体各种记录查漏补缺,强化育种工作规范化,育种团队的综合素质大大提高;成为核心场后,每月还要提交两次真实数据,不提交就会被取消核心场资格。这些都要求我们持续地重视每一个环节,真心实意地做好育种工作,不断地提高育种管理水平。我觉得这是最主要的收获。

  当然,能够入选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也是对清远龙发种猪的一种肯定,对我们品牌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而至于额外的经费支持,目前是没有的。但相信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评选,能对我国的生猪育种工作起到积极健康的推动作用。

 

  养猪信息网:但也有人认为,现在核心场基本还是各自为营,很难联合起来,您怎么看?

  李剑豪:正如刚才我所说,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评选,对猪场个体来说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可以提升猪场内部育种的规范性、团队的综合素质等。但对于整个国家的育种水平来说,核心场要联合起来才会有作用。很多人都认为,联合育种的实际操作比较困难。

  其实我觉得,如果联合育种确实难以操作的话,可由省级主管部门牵头,让核心场联合起来建设一个省级的公猪站,然后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和省原种猪场为省级公猪站提供优秀种猪,由省级公猪站调配精液资源等,监控和管理各核心育种场和省级原种猪场的育种工作。

 

  养猪信息网:但省级公猪站的建设资金从何而来;土地资源哪里找?

  李剑豪:这些都是现实问题。但我估计很多猪场都愿意这样操作,大家出点钱,以后由省级公猪站的利润再返还回来。现在人工受精技术和精液配送都很成熟。如果把核心场原种猪场的省级公猪站建立起来并运营好,特优秀公猪优良性状很快体现,各核心场可通过省级公猪站实现特优秀公猪交流,这样或许才能真正提高区域或国家的生猪育种水平。

 

  养猪信息网:对广东8家核心育种场的联合,您还有什么建议?

  李剑豪:还有一个是,省级主管单位或一些权威机构,如果能够为核心场或原种猪场代理做场内测定,那对一个区域的育种水平也有很大的帮助。第一、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不用每个猪场都购买测定设备,重复浪费;第二、可以监控一个种猪场的真实育种水平,确保数据真实、连续;第三、可以帮助种猪场制定选种和选配计划等。

  美国等一些国家是有这样的服务的。当猪场需要测定的时候,这个机构就会进来帮忙测定。当然,生物安全措施如消毒更衣一定要做好。

 

  养猪信息网:这算不算一种育种托管呢?

  李剑豪:差不多。起码场内测定这块可以委托别人做,节约设备,不造成重复浪费。这对整个行业来说,也是有利的。托管是未来一个重要的力量。

 

种猪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养猪信息网:那您怎么看待种猪产业的未来发展?将会专业化分工?

  李剑豪:我也赞同养猪产业未来需要专业化分工这种观点。目前 “小而全”的猪场的确比较多,盲目地配套繁育体系,这也是整个产业链的浪费。核心场、繁殖场、生产场应该是有专业化分工,分别由专业企业来做。这样产业链的综合效益才会体现出来。

  我甚至认为,同一个种猪场,品种不要多。专门的一个品种、一个品系比较好。例如,您的定位是丹系长白猪,那您的猪场就应该主要饲养丹系的长白猪。一个猪场有太多品种或品系,对育种工作不一定有利。

 

  养猪信息网:这样有什么好处?

  李剑豪:有利于育种管理,有利于种猪生产性状的稳定,有利于种猪的一致性,有利于培育有自己特色的种猪。通过不断的选种,适当引种,坚持几年,最终就能培育出有自己特色的一个品系。

  
  养猪信息网:环保导致很多养猪企业的规模可能会保守或减少,在规模上不去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肉类供应,有人认为未来要么是产仔数提高,要么是出栏体重提高。那么大体型猪是否会成为未来育种的重点方向?

  李剑豪:应该是一个方向。但实际上,问题不在培育“大体型”种猪这里,而是在生产管理上。据统计我国大概有5000万头能繁母猪,但只有6.9亿的年出栏量,也就是一头母猪只有13头左右的出栏量。

  如果把生产水平提上去,每头母猪年提供出栏商品猪18头以上,这就已经为肉产品供应作了很大贡献。全国能繁母猪可以减少很多,节约很多粮食和土地。 
 

  养猪信息网:那为什么猪会难养?

  李剑豪:我认为这是行业准入的问题。养猪业门槛太低了,一个地区养殖规划不科学,密度不合理,散养户不注重生物安全措施,生猪贩运不规范等等,造成目前猪场生物安全难有保障。这些都是疫病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认为,一定要提高养猪业的准入门槛,按土地载畜量合理规划猪场。不提高准入门槛,生物安全没办法保障;生物安全保障不了,疾病就多;疾病多,生产水平怎么提高?

  
  养猪信息网:但也有人认为,猪难养也在于育种方面。国内养猪企业经常国外引种,而国外养殖的设备、营养等都很好,国外的育种工作比较侧重繁殖性能、生长速度、瘦肉率等这些,容易忽略种猪的抗病力。而国内养猪企业也没有特别重视抗病力的遗传性状。

  李剑豪:有一定的道理。国外养殖整体水平比较高,他们的种猪质量好、营养水平合理、环境跟得上。我们有些猪场,国外引种回来后,刚开始这些种猪是很不错的。但时间长了,肯定会退化,种猪生产水平退化既有育种因素,又有环境因素。大多数猪场不重视育种,也没办法改变养猪大环境,当种猪生产水平退化时只能再引种。引种-退化-再引种的怪圈由此而来。

  所以,还是老话题,一定要让国外种猪本土化,或者培育出适合我们自己的品系,甚至要形成有我国特色的品系,让我国种猪国际化。

  清远龙发和其他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还有很多有大格局观的种猪场,相信都有这样一个梦想,就是为推动我国从“养猪大国”走向“养猪强国”而努力,为“华系猪”的国际化而努力!

 

没有精品就无法立足种猪市场
 

  养猪信息网:据您观察,2013年种猪市场有怎样的变化?

  李剑豪: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上市企业进入了养猪行业,预计这种势头会越来越猛。新兴的大型企业,必然是要染指种猪市场的。所以未来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种猪企业如果没有精品,没有自己特色的种猪,是很难生存的。

  当然,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个好事。因为这样就能优胜劣汰,推动种猪企业科技创新、做好育种。

 

  养猪信息网:那2014年龙发有怎样的规划?

  李剑豪:基础工作还是有条不紊地开展,但会加强我们的品牌建设。这几年,我们的宣传主要通过农科院动科所这个平台。我们非常重视服务三农工作,服务三农是广东省农科院动科所的责任和义务,通达举办技术讲座,现场技术服务和电话咨询服务等形式,及时将优良品种和先进养殖技术传授给广大养猪户。种猪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今后我们将会加大力度建设我们的品牌,让更多人知道清远龙发,让清远龙发的好种猪更好地服务三农。

 

  养猪信息网:是否会扩大规模?

  李剑豪:有这样的想法,可能会在粤西新建一个高标准、高起点的现代化种猪场。当然,我们会先把原有的做好,履行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职责,扎扎实实地做好育种工作;坚持科技创新,走有特色的精品之路。

养猪信息网 彭智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