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意拳《内功经》图解

 天容万象 2014-05-13

形意拳《内功经》图解


□ 凌 召

八脉的详细循行线路是:
1、任脉。起于会阴,上行阴毛部,沿腹内上过关元,循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部,和冲脉会合,再上行环绕口唇,经过面颊到目眶下;其支脉下冲脉同起于胞中,向后贯穿脊柱的里面(图14)。
2、督脉。起于会阴,上循脊柱内部,直达脑后凹陷中的风府,进入脑内,上行巅顶后沿前额下到鼻柱,于龈交穴与任脉相连接(图15)。
3、冲脉。起于腹内胞中,沿脊柱上行出于气街,并于少阴,从横骨沿肾经夹脐上行,到达胸中而散,其浅表部分,由腹上行会于咽喉,绕络口唇(图16)。
4、带脉。起于季肋下部,横行环绕腰腹一周(图17)。
5、阴维脉。起于诸阴经交会处,沿内踝上行至小腿内侧足少阴肾经之筑宾穴,再沿胃经上行,过胸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府舍穴会交(或曰三阴、阳明四经会交府舍),又与足厥阴肝经会于期门穴,贯膈上胸,交于任脉之廉泉穴(图18)。
6、阳维脉。起于诸阳经交会处的金门穴,沿外踝经小腿腓侧足少阳胆经阳交穴,继沿胆经上行,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于肩后 俞穴,再上行肩部和手足少阳经会交天髎穴与肩井穴,至前额部则与足少阳胆经会于阳白穴,走至本神、临泣穴处,再沿脑空穴下至风池穴,至项后会督脉哑门穴(图19)。
7、阴跷脉。起于照海,上走内踝,直上沿肾经进入阴部,又上行胸腔里侧至缺盆,达人迎之前,经咽喉与冲脉一起行于唇口,上行于鼻部,至目内眦睛明穴与足太阳膀胱经会合(图20)。
形意拳《内功经》图解图片5
8、阳跷脉。起于申脉穴,绕行外参由外踝上行,经跗阳过髋部与足少阳胆经相会居穴,向躯干又与手少阳经、阳维脉相会合,再向前上行,与手足阳明经交会口角,沿鼻两旁与手阳明经会于足阳明经的巨髎穴,直贯任脉相会足阳明承泣穴,行至三阳五会之睛明穴,入脑后发际止于风池穴(图21)。



叙述至此,已将人体经络的相互联系及循行线路及名称弄明白,这时候,我们再结合读下文时,就容易理解原文的“脉络”所指之真意了。
(原文)
前任后督,气行滚滚;井池双穴,
发劲循循;千变万化,不离乎本,
得其奥妙,方为无垠。
尻尾升气,丹田炼神,气下于海,
光聚天心。
(领会)这段文字即将内功之脉络指明,而且还将容易混淆的经络与脉络作了比较性的指明。
“前任后督,气行滚滚”二句,是告诉习者,这就是内功修炼的真路,但是,这个任、督,并非中医所指的经络任督二脉,内功中的脉路与针灸经络循行有很大的区别,内功的督脉指脊椎中的髓管,从尾椎直通入大脑内,在这条椎管由24个椎骨和1块骶骨与1块尾骨所组成,每个管骨相接而连成一条髓路,在颈椎接大脑骨的地方比较狭小,称为玉枕关;从颈椎数至第十四椎处的相接椎管也较小,即为夹脊关,尾骨尖处无明显的髓管,通常是闭塞的,内功中称此处为尾闾关,三关为督脉髓路的三个关隘,不经过特殊的训练,将精气神凝炼而化为髓液是打不通此三关,同时也就完不成内功所指的通周天。
为什么说内功所炼的脉路是脊椎中的髓路而不是经络学的督脉循行路呢?《灵枢·经脉篇》中曰:“人始成,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即人类在孕育时期最初的生机,先由阴阳两气的会合而成精,由精的发育而生脑髓。这个“精”,就是所谓的先天之精,乃雄精(男子阳精)与雌精(女子卵子阴精),相结合而生成的精。脑髓成熟后才逐渐生成五脏六腑,以及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以及横络、孙络、浮络等而成生命。所以,髓是人体生命之根本,髓旺充满于每一骨空中时,生命就会旺盛,而且,髓足也能贯输于各条经、筋、脉、络中,使其得到足够的营养,这时候,人体即会青春永驻,永远健康而疾病不能侵。同时,这也是内功家们修炼内功的目的。
通过凝神静炼,将精化为气(注:精、气、神都是一种能流动的液体)经过下丹田上尾闾关进入髓管内而流入大脑,脑髓旺盛时而形成津,流入口中,从口内下十二重楼入中丹田,至下丹田形成津炼化为精,这种周而复始的转换互补过程,就是内功中的周天运转,这就是经文中的气行滚滚所指之义。
“井池双穴,发劲循循”这两句经文乃是与前句的前任后督,气行滚滚的对照,也是告诉习者,不要把经络循线误作是内功修炼的真路。井者,指肩井穴,此为足少阳胆经的代称;池者,指曲池穴,乃手阳明大肠经的代称。文中指出,这种经络是练劲发劲时的脉路,也就是形竟拳中易筋经内容:其中这句经文还有根节、中节的顺序发力的意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