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太极拳中的中正、双重及懂劲问题

 eat飞 2014-05-13
有些同学经常问我中正、双重、懂劲的问题。这的确是较难理解又至关重要的问题,现按我的理解作一个介绍,供学者参考。

一、中正

    中正,是指身法说的:身体带动手、足前进后退,因敌而变化,因此必须中正。身体的中正是螺旋运动中的中正安舒。洪师说太极拳是立体螺旋运动口腰左转和右转的规律是,凡左转左膝上提,右膝下垂;凡右转右膝卜提,左膝下垂。左右转的角度,以胸口为准,左、右各四十五度。胸口以下大于四十五度,胸口以上小于四十五度。但随身、步法进退转换,可大于四十五度,甚至大于三百六十度,或超过三百六十度老一辈太极拳家把中正比喻为,顶(头顶之顶)劲、领劲。陈鑫先生又说,好像用绳子从头顶百会穴将全身向卜悬起似的。这些比喻的字意有所不同,但说明了一个问题,从百会穴至颈脊骨、至尾骨这根轴要立直、拉直,不许弯曲,不许折断。这根轴的下端尾骨,不许摇摆,只能左右旋转。中正这个问题往往被人理解成直上直下垂直才是中正,可是太极拳论又提出斜中寓正,洪师也提到非呆板的中正。中正问题难以说清,也让人难以理解。按我的理解举几例供学者参考,是否正确,希望指正批评。杂技团经常把两碗水放在地平面上,用绳子把两碗水吊起,顺一个方向从碗与地面平行向卜开始旋转,十度、二十度、三十度,最后至一百八十度,两碗口相对水洒不出来;如果碗口不随着旋转的角度倾斜,那碗里的水随着不同的角度全洒光,这就是斜中寓正,也就是说需要这样倾斜才能中正。过去的电视机上面放一天线,天线杆下端和天线座连接处等于尾骨,天线杆可左右旋转倾斜,杆不能弯曲、不能折断。天线杆下端不许前后左右摇摆,只能在原处左右旋转。陈鑫先生讲,披身捶原为七寸靠:右腿前进时,腿肚贴地,身向左转,腰向右膝内侧倾斜至右肩离地七寸身变右转,右肩随身转至高度齐档或小腹为度。我们来想,如果直上直下垂直中正能行么。我认为直上直下的中正,只是左右旋转时的经过。比如说杂技团走钢丝的人,他也是左右调节平衡,直上直下是立不住的。

二、双重

    双重是老一辈太极拳家提出的,我们对练时应避此病。怎样才算双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式的拳说法也不一样。我只按我的理解举几个例子,以供参考。比如说:上坡用力拉车时,双方用力拔河时,假设把绳子斩断,拉车的人向前倾倒,拔河的人向后倒。再举一例说:假设有一立柱要想推倒它,如果用猛力扑按去,立柱被推倒,人随立柱一齐倾倒过去。这些向前倾倒的人属前双重。向后倾倒的人属后双重。再拿推立柱说:有经验的人,前足虚,后足实,双手按在立柱上,发劲时,力由后足传到双手,立柱被推倒后,人不会失重,洪师说这叫前发后塌,这就是没有犯双重的毛病,故能保持平衡。再举一例说,我们站在一座高楼上顶边沿直向下看时,我们都会一足在前是虚的,另一足在后是实的,并后腿要塌好劲,腰略向前倾斜,再向下看。这也是为了避免双重,和推立柱同样道理:


三、懂劲

    懂劲也是我们常说的一个太极术语,然而,什么是懂劲、怎样才算懂劲又如何才能算是偷劲,则难以说得明白。我认为把拳练熟、练对,把功夫练到身上,善于运用八法,按对方来的劲路,变换自己的劲路(眼、身、步、手)来应付对方。也就是要懂的自己本身的劲怎么运用到八法中去,就是懂劲。懂劲是懂自己的劲别人的劲。有一种说法,懂劲要听劲,要问劲。我这样想,,不只是懂劲听来了、问来了,就可以随劲而动、随劲而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