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互联网有实力去撼动一个脱胎于能源和钢铁的帝国——汽车业,这时车联网就出现了

 昵称535749 2014-05-14
推荐者:匿名 0 产品经理 互联网浪潮

书名:《车联网》

作者:车云网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带去火种的那一刻触发第二次工业革命,那么在第三次信息革命即将翻篇之时,值得我们下一步关注的对象,或将是传统产业的一种异变。汽车的变形时代,早已开启。

互联网定义着许多产业,许多产业也在改变着互联网的逻辑思维。汽车业和互联网之间的“眉来眼去”已经从上个世纪开始了。不过彼时尚在襁褓之中的互联网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去撼动一个脱胎于能源和钢铁的帝国,但现在可以了,车联网、汽车电商、自动驾驶、大数据……种种新名词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涌来,互联网侵入汽车业的这场“诺曼底登陆”正在以每日攻破一个堡垒的速度迅速前行。

但同样的,汽车业的自我基因也迅速圈定了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激发着IT极客们的想象力。电子地图、叫车服务、移动音乐与视频,这些互联网产品迅速找到了汽车这样一个厚重的载体。随着4G时代的来临,汽车和互联网之间的“亲密接触”必将更加频繁。

因此,若是你认为,只有单向性的定义法则,那么就太out了,汽车与互联网,它们之间必然是互相定义的关系。如何互相定义,从哪些角度定义,目前它们彼此之间的联动究竟到了一个怎样的水平?诸如此类的问题,就是《车联网——决战第四屏》这本书里呈现的核心内容。

我想,再也没有另一本书如此详尽地涵盖了车联网的前世今生、IT公司的跃跃欲试、无人驾驶之初生懵懂、未来十年的自由畅想,这本由新锐媒体“车云网”全体编辑和特约作者共同完成,如果你连车联网是什么都不知道,这本书可以算作一本启蒙读物。但与其他启蒙读物不一样的是,它很有趣。

1886年,卡尔·本茨交给了世人“汽车”这个独特的火种,几个世纪之后,汽车业的规则又到了重新书写的时候。能源危机、环境问题、用户体验、IT技术、工业、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生活以便利的时候,又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诸多由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当中。例如汽车,我们已经不满足它只是一个代步工具,我们希望在汽车里除了车震这样的体力劳动之外,还能有读书、听歌、视频、游戏等脑力劳动。就连传统的车载系统搭配的radio功能,我们也想让它实现定制化——或者至少有这样的需求存在。这样的话,汽车要怎么做?互联网企业要做什么?

日前苹果发布了carplay系统,百度也发布了carnet系统,IT帝国们的车联网大战正一触即发,行业标准。而一些垂直领域的地图、音频、视频、游戏、语音交互的提供商们也在想尽办法拓展自我的发展领域——至少不能是电视、电脑、手机这三个屏幕可以涵盖的了。未来的汽车,就是第四块屏幕,任何可视化的想象力,都瞄准了汽车这块沃土。

这让人很容易想到新世纪之初的互联网战争,那个洪荒的年代里,各家今日的大佬彼时还在做着定义行业的竞争。现在他们侵入了汽车业,也在继续定义着车联网的未来发展形态。谷歌、苹果、百度、腾讯、阿里……无论是舶来品还是本土货,都希望将自身的产业链尽可能地拓展,毕竟14年前的互联网泡沫还是让人心有余悸,虚拟形态的平台目前亟需找到一个具体的产业深耕细作。例如金融、快消,汽车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进入容易,但汽车业又是一个技术壁垒较高的行业,融合不易。

在书中,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副图景:各互联网大佬们对于汽车的认识目前处于一个激烈争锋的阶段。尝试很多,关于汽车业的未来的说法也有不少。而关于车联网的高级形态:自动驾驶,目前的行业处境,政策倾斜,产业契机也都有不同侧面的论述。甚至于该书作者还想到了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车联网发展起来行车安全如何保证?
汽车黑客会不会成为继电脑黑客之后又一新锐群体?
车联网环境中,手机的地位要发生怎样的嬗变?
未来的汽车车载系统和相生的APP之间有哪些可以延伸的商业机遇?

西方神话里,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带去火种的那一刻并未想到会进而触发第二次工业革命,那么在第三次信息革命即将翻篇之时,值得我们下一步关注的对象,或将是传统产业的一种异变。汽车的变形时代,早已开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