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城古戏楼--羊坊堡戏楼

 shgwxj 2014-05-14
赤城古戏楼--羊坊堡戏楼
  发布时间:2011-09-26   信息来源:政府办

羊坊堡戏楼
  戏楼为清中晚期建筑,原是龙王庙的附属建筑,坐南朝北,面宽三间9米,进深三间8.4米,台基由青砖砌筑条石压边,高1.5米,台面方砖海墁,台口为三面观。
龙首形牛腿
  六架梁,用通柱,前后插梁式,各架檩垫枋组合。挑檐檩前施盖檩枋,檩枋下原有镂雕花牙子,为纯装饰之用。在梁头下出一小拱,拱上从柱中插出一龙首形牛腿。柱间安置木雕雀替板,梁头镶木雕封头板。山墙山尖垂柱下高浮雕山花,花芯为三层莲花,刀工细腻精湛。另外,该戏楼还沿用了元明时期建筑技法,檐椽头经过卷刹工序,并镶有兽面彩绘小瓦当护头。
高浮雕山花
赤城县向阳屯戏楼
  向阳屯,原名背阴玉,何年改为向阳屯无考。现屯堡局部堡墙尚存,堡门完好,门楣上“向阳屯”三个楷书大字格外醒目。早年该村有庙宇多座,大都建有戏楼。
   向阳屯戏楼
   现存的戏楼为清中晚期建筑,属庙宇的附属建筑,坐南朝北,面宽三间8.5米,进深三间8米,台基由青砖条石砌筑压边护角,高1.5米,台面方砖海墁,台口作一面观。
   六架梁,前后插梁式,各架檩垫枋组合。中柱一线用抱框隔扇分出前后台,隔扇上部为走马板,下部两侧六抹头隔扇,中间隔心部分无存。檐柱用大额枋移柱造,扩大了表演区域和台口视野。
   向阳屯这个村子因有锦屏班、玉顺班在此成戏,而名扬晋剧界。
   光绪末年,张家口有三大名班,以怀来的狼山班规模名气为最大,其次为锦屏班,再次黄英班。
   锦屏班成戏就在向阳屯。此班由春宝子的合顺班、三尺黑的福顺班和割肉红的玉顺班三家戏班联合组成。
向阳屯堡门
  春宝子,本名王福仲,向阳屯人。幼年学戏,工武生,兼工武丑,善演猴戏,被誉为“活猴”。以他为班主的锦屏班,以演武戏见长,风格独特。一次在猫儿峪上演《金刀阵》,春宝子饰演孙悟空,将一条金箍棒耍得令人眼花缭乱。只见他一个“出手花”,金箍棒飞上半空,不偏不倚正落在戏楼二梁上。春宝子一边走身段一边翻斤斗,一连翻了十余个,又趁腾空翻转之势,接住即将落下的金箍棒。正所谓斤斗落地棒在手,博得人人喝彩。
  当年春宝子的锦屏班拥有一批好角儿。传说有一年春宝子带锦屏班进京,因得罪了人差点儿被抢戏箱。幸亏班中有个九岁红王玉山,曾认皮硝李为干爹,进宫里演过戏。于是由王玉山找皮硝李通融一番,请得慈禧太后赐给锦屏班一对宫灯,春宝子和戏班才得以脱身。
  春宝子治班严谨,育人精心,授有如白旋风皇甫忠、玉石娃娃皇甫斌、九岁红王玉山等高徒百余人。
赤城县井儿洼村戏楼
  井儿洼村戏楼,戏楼位于井儿洼村西的老村子内,为关帝庙附属建筑。根据戏楼现存建筑形制和一些细部特征分析,该戏楼属明代后期建造,在清代和近年经历过几次大修,现在保存比较完好。
砖雕山花
  戏楼坐南朝北,面宽三间8.2米,进深三间7.8米,台基高1.6米,条石压边,下为青砖平砌,台口作一面观。
  六架通梁式,瓜柱下用通长雕花角背,上用插枋。各架檩枋组合,檐头檩垫枋组合。梁头下用平板枋和额枋,断面呈“T”形,显示了早期建筑风格。在梁中间部位立中柱,中柱后再立支顶柱,两柱之间作六抹头隔扇,裙板遗失,只存边挺和抹头。两山面四架梁前后各插单步梁,形成六架梁。
  戏楼东西南三面墙体外部青砖到顶,内用青砖平砌出下碱、裙肩、墙角,墙心以土坯砌筑,再抹灰涂白。后墙次间开圆窗。
垂花砖雕门楼

  台口两侧山墙外做贴墙垂花砖雕门楼,下开拱形小门,后来维修时将小门封堵。两山砖雕山花较为精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