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阳味道---西工小街锅贴

 漫步月球路 2014-05-15

 人间有味是清欢,最是锅贴滋味长。
     记得平生第一次吃锅贴,是在10年前的百货楼后边吃小街锅贴。在此之前,关于锅贴的种种想象,煎饺乎?水煎包乎?及至看到它的模样,发觉它的身材比饺子窈窕,皮比水煎包薄很多。锅贴就是锅贴,非两者可比拟。
     锅贴是论计的,一两5个。要上三、四两,再来碗浆面条,一顿有滋有味的美餐就果腹了。但,心急吃不了锅贴。因为,通常情况下,出售锅贴的窗口前似乎总排这长龙。食客们少则半斤,多则二三斤地买,看着缓慢蠕动的长龙,想放弃但却欲罢不能,前面刚出锅的金灿灿的锅贴被厨师熟练地反扣到盘里被人端走了,那扑鼻的香味让排队等待的心情变得气象万千起来。
      在等待的过程中,大多数食客都会见证锅的制作过程。印象中,跑堂的从后厨端出来一盘盘摞得高高的、排列整齐的生锅贴,被掌勺的厨师两手踮起8个,熟练而麻利地放入大锅中,一个挨一个很快就铺排满了锅底。盖上锅盖,煎烙二三分钟后,洒一次水,再煎烙二三分钟,再洒水一次,淋油少许。待油滴入,锅底滋滋作响、锅内咕咕冒泡的时候,说明锅贴就快要熟了。人群中最期待的一幕,莫过于厨师掀开锅盖的一瞬间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壮观景象,只见用铁铲取出的锅贴,五六个连在一起,底部呈金黄色,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终于轮到大快朵颐的时候,用筷子夹起一只锅贴,来不及蘸醋就送入口中,咬断焦脆的锅贴底层,皮又脆又绵,馅亦烂亦酥,浓香的汤汁即刻伴着韭菜肉馅迸发出来,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吃第二口。我觉得,油润金黄、焦脆飘香的锅贴应该属于重口味的范畴,因为几次一不小心吃撑了就证明了这点。但每每看到它刚出锅时候状若小船、美若新月的小清新模样,怎能不频频举箸?
      十年来,我带着父母去品尝小街锅贴,让精通厨艺的父亲彻底相信了锅贴与水煎包的大不同;我带着幼子去吃锅贴,小家伙居然一个人就干掉二两。当我偶尔下班后带几两回家时,小家伙就欢呼雀跃地要吃;我带着外地的朋友去吃锅贴,临别时候他们还执意要捎上一些……
      十年来,我看到了洛阳的大街小巷出现了很多小街锅贴分店,吃锅贴方便多了,但排队还是一如既往。十年来,小街锅贴也变成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越打越响。
      小街锅贴,洛阳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