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港文化遗产之十七 节孝牌坊

 迎风初开 2014-05-15

贵港文化遗产之十七 节孝牌坊

    节孝牌坊:一个科举家族的石头雕刻。

   

    如果说一个号称为拥有深厚历史文化渊源的城市里没有牌坊,没有几座宣扬礼教、标榜功德、荣宗耀祖、旌表贞烈而建的纪念性建筑物——牌坊是不可想像的,迄今为止贵港市区还保留着三座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类型的明清民三个时代的牌坊,其中本篇所讲的就是现存雕刻最精细的清道光十年(1830年)建立的节孝牌坊,民间将其俗称为贞节牌坊。

       据光绪《贵县志》记载节孝坊在城东江滨为道光十年旌表节孝生员林中桂妻举人繁峙县知县林储贤之母道光十年巡抚苏成额具奏奉旨建立,光绪县志除罗列了节孝坊外,还在县志列有诰命坊在城东外江边诰授奉直大夫林中正建立。此外,还列有三烈坊等其他牌坊。本篇所要提及的节孝坊和诰命坊,从县志记载,这两座牌坊无疑都是建立在相近的区域,如今在永明街文明巷(旧称石灰巷)矗立的是节孝坊,在附近不远原来也有一座牌坊就是旧县志所言的浩命坊,不过据信这座称为诰命坊的清代牌坊被捣毁的时间应该是在文革时代,至今在今永明社区委员会附近一带仍随地散落着这座牌坊的石质构件.也都是贵县街四大家族之首的林家有直接关联。

       林中正,何许人也,在光绪《贵县志》的国朝封赠中有介绍林中正以出嗣子储贤贵驰封文林郎,林中桂又是何许人也,在国朝封赠中也有记载林中桂立痒生以子储贤贵敕赠文林郎。此外,林树棠也在国朝封赠中有记叙林树棠举人以姪孙廷选贵驰赠朝议大夫,在国朝举人中有嘉庆十五年庚午科林中棠城厢人改为树棠道光五年乙酉科林储材城厢人改为逢春中棠姪储贤弟桂林训导有传道光八年戊子科林储贤中棠姪储材兄繁峙知县。据此梳理林中正、林中桂、林树棠、林储贤、林储材这五个人物的关系:林中正、林中桂、林树棠(原名林中棠)是同房兄弟,其中林树棠为嘉庆年庚午科举人,林中桂则生育两子储贤和储材(后改名为逢春),林中桂将其长子储贤过继给林中正,林储贤则成为林中正嗣子。从嘉庆十五年(1810年)至道光八年(1828年)这短短的十八年间,林家一房出了三个举人,其中一人为父辈叔伯,二人为其侄儿,这种叔伯侄儿先后考取举人的盛事无疑是极其轰动的!储贤储材之生父及养父均得以沾光得以敕赠文林郎之封赠(明清知县是正七品,文林郎清代是用来授正七品文官,是散官,不是职官无实权,不过也相当于知县的行政级别),而林树棠则比他的两个兄弟(中正和中桂)的封赠要高许多,毕竟其本身是举人,被赠为朝议大夫(正四品文官,朝议大夫跟文林郎一样都是散官无实职)。

       这座节孝牌坊,是在林储贤中举后两年(道光十年)由广西巡抚苏成额奏请清廷后所建立,至今牌坊上文魁两大字下方仍所见“……林储贤立……林储材立。至今已逾180年。这座牌坊,是以表彰节妇烈女的贞洁全孝的封建道德礼教而修建,这位孝贞女性即是林中桂之妻,亦即是林储贤之生母。而对照光绪《贵县志》描述节孝坊的廖廖数语中,无法得知这位郭氏的具体事迹,在光绪《贵县志》成百上千个词条的烈女节孝闺秀中的贞妇节妇中并无查阅到这位郭氏的记载。据此E言也无法想像到底是什么程度什么事迹的贞孝让这位郭氏享受到清廷最高圣旨恩赐的浩命夫人

        这座节孝牌坊的定性是旌表节烈、宣扬礼教,在长达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礼教中宣扬的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法则中,埋葬了多少女人的青春和幸福!但E言更感兴趣的则是这座牌坊背后所代表的一段家族荣誉历史,一个以科举考试为轴心的仕途进阶之路:嘉庆十五年举人林树棠在清民两版《贵县志》中均无记载其任何地官职,但与其同年考取的同县举人黄佐清任桂林府教授;林储材任桂林训导(从八品);林储贤任繁峙知县(今山西繁峙县),因此可见,林家一房叔伯侄子三人共中举人,以林储贤任官职最高-正七品知县,离家也最远-山西繁峙县。一房二代人间出三个举人的盛景还没有作为过去而划上句话,实际上仅仅是这个家族中举的大幕刚刚拉开:仅仅在这座牌坊建立十五年后的道光二十五年,林家又中举了,这次是中了进士!这也是贵县明清五百年间九位文进士中的第六位进士!清光绪《贵县志》记载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 林廷选 储材子储贤侄 见乙已进士。即道光二十五年乙已科进士(1845年),这次林廷选任官职更高,毕竟是中进士!任安徽徽州知府(从四品),林廷选在光绪《贵县志》属于“有传”的人物,还有《清郑献甫林廷选墓志铭》,摘其中部分内容:“……甲辰举于乡乙已成进士观政刑部时封翁乞养家居咸丰改元吾乡多故……四年甲寅考补江南道监察御史五年乙卯补授安徽徽州知府莅任五年……时贵县为贼踞……乃挈家东路寄佛山……与谈天下事言甚谨举止甚详精神甚密年力又甚强……乙丑闻君亦返里大吏奏留居本籍总办团务阅岁闻君疾就医梧州未几而君卒矣……是时东南半壁贼蜂屯蚁散遍大江左右……君以同治六年丁卯八月初九日卒于梧州得年五十有一……同治八年葬于县属五里……”。而民国《贵县志》中对林廷选也有介绍“咸丰五年授徽州知府……下车即招集流亡缉捕……贼不能犯……”。林廷选入仕时刚是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太天平国运动风起云涌之际,在其到任徽州知府后即组织兵力进行抵抗卫城,对此郑献甫称其“远非俗吏矣”,任徽州知府任期时因奔父丧而返乡,但因时贵县被太平天国的势力所控制,只能寄居在广东佛山,清廷剿灭太平天国后迎来“同治中兴”时期,在这个时期林廷选回到贵县并“总办团务”,后因疾赴梧州就医未料卒于梧,后葬于今贵港五里镇。

    林廷选的后代,也多是考取科举之辈,正所谓书香门第代代相传,据旧县志记载,林廷选有四子,长子林文度,廪生,经史工诗古文辞,著有梦琴舸呤腃诗被收录于《浔州府志》。次子福徵同治三年甲子科举人(1864年),任思恩府教授。三子祺徵,优廪生,改名翰清,先中光绪元年乙亥科举人(1875年),后又中光绪三年丁丑科进士(1877年),林翰清任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官吏部文选司主事,这是贵县第一批也是最后一批同年进士,光绪三年丁丑科贵县共中三位进士,创了贵县历史之最,京师亦为之轰动,而林翰清则是三位之一。四子禧徵,优贡。

    至此,林家中字辈这代,有林中棠于嘉庆年间中举人,期间由林中正在城东外江边建了诰命牌坊。到了储字辈,有林储材林储贤于道光年间中举人,由巡抚奏请清廷下圣旨立了节孝牌坊。到了廷字辈,林廷选更上一层楼 ,在道光末期中了进士,于咸丰年间任外省知府。最后到了徵字辈,先是福徵中同治年间举人,但以祺徵即林翰清最为突出,中光绪年间进士。从林树棠中举的1810年到林翰清中进士的1877年的67年间,林树棠这一房林家前后共四代人中产生了6个举人,2个进士,而且均无断代现象出现:林树棠(举人)至树棠侄子储材(举人)储贤(举人),到储材之子廷选(先是中举人,后中进士),再到廷选次子福徵(举人),廷选三子林翰清(先中举人,后中进士)、这绝对算是上是名垂青史叹为观止的家族荣誉历史!同时这也是贵县“风土温厚,士多志学,虽贫亦延师教子,以故科名独盛焉”的一个典型缩影。

   后注,据民国县志统计,贵县自明清两代,有进士10人(文进士9人武进士1人),举人162人,恩赐举人4人,武举人48人,贡生258人。

  95b74d5aa4be96037dd1c8c370898703_44962.jpg 相册 影集 图库 写真 美图 卡通 摄影 生活照

 位于永明街文明巷的节孝牌坊。拍摄于2011年。下同。

 9576ac348f4864dc1bde1f8a8bd7c2a6_44962.jpg 相册 影集 图库 写真 美图 卡通 摄影 生活照

矗立已逾180年的节孝牌坊。

整个牌坊高11.5米,宽8米,全部用花岗岩细凿精刻而成。顶部石板上正中有石葫芦,两边是卧狮相伴。石板下正中有块嵌石,高36厘米、厚17厘米。两面周围有浮龙,两面有“圣旨”二字,字径20厘米,“圣旨”石的左右各有两个石人,一高一低。人物造型的东西外柱顶上各立一连座石狮,两面相对,身长80厘米,连座高1.4米。坊的中部刻有字,正中是“龙章宠锡”,右是“诰命”,左是“文魁”,均为楷书,字径30厘米。全坊有柱十条,各呈方形,底座各砌方石墩,长1米、宽0.6米,高3米,南北砌护石栏。

 a2d71f45288bf58082370c4735c81787_44962.jpg 相册 影集 图库 写真 美图 卡通 摄影 生活照

龙章宠锡,这是清廷给予地方至高无上的荣誉。

题刻有“……林中正之母……”的字样,凭此字样,确定该牌坊为节孝坊,而非浩命坊。

 d6ff09de8b80dcd884277c2f2b9f9ba5_44962.jpg 相册 影集 图库 写真 美图 卡通 摄影 生活照

圣旨,刻在石头上的圣旨,才能流芳百年,永不磨损!

 d9675ce59f9ee917070c650519c02336_44962.jpg 相册 影集 图库 写真 美图 卡通 摄影 生活照

诰命 龙章宠锡 文魁,这大字清晰可见,可惜未能将这三块大字下的细字抄录出来,清民及当代版县志均无抄录该牌坊的石刻文字,令人遗憾。或者在“浩命”这侧的下方细字里有郭氏的事迹。

 DSCN0782.JPG 相册 影集 图库 写真 美图 卡通 摄影 生活照

嘉庆林树棠中举,道光五年林储材中举,道光八年林储贤中举。

 DSCN0783.JPG 相册 影集 图库 写真 美图 卡通 摄影 生活照

这样的现状,是令人遗憾的。正如贵港市颂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样,只有一纸空文而无实质的保护措施。2010年公布的贵港市第二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将节孝牌坊列入其中。这也是贵港文化遗产系列开写以来,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第二个,前面写的大南门被列入为市级首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DSCN0785.JPG 相册 影集 图库 写真 美图 卡通 摄影 生活照

182年前奉旨建立的节孝牌坊,是在城东外江滨,如今,该牌坊早已被民房所包围。

 DSCN0785.JPG 相册 影集 图库 写真 美图 卡通 摄影 生活照

这块残碑,是散落在今永明社区委员会附近,距离节孝牌坊不远。拍摄于2011年7月。这块完全不起眼的残碑,却是贵县明清时代十位进士所遗留的最后的遗物!这块残碑上的遗刻:道光乙已科 恩科 会试 钦点 赐进士。完全跟光绪《贵县志》及民国《贵县志》上所记载的信息完全吻合:道光二十五年乙已科进士林廷选。贵港从来不缺乏历史文物,从来不缺少历史遗迹,但这块看起来普通得不得了的残碑却是贵港明清五百年来科举中进士中极其珍稀的实物,或者是最后的进士系列遗物。希望这块残碑还在,更希望市博物馆能够收藏回库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