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侍诊冯世纶教授讨论“痉挛性斜颈”病案

 谷秀稻香 2014-05-17

侍诊冯世纶教授讨论“痉挛性斜颈”病案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中蒙医院 刘永军)


按语:本文为冯世纶教授带教现场实录,力求原汁原味:

2014年4月22日,“冯世纶经方医学传承班(第一期)”的第四天,全体学员随冯世纶教授侍诊,在专门安排的时间里,由陶有强医生组织讨论由学员刘永军医生带来的“痉挛性斜颈”病案:


陶有强:请永军师兄汇报病案情况。


刘永军:病案汇报如下:贺某,女、46岁,主诉:左侧颈部肌肉抽搐不适10余年,反复发作近加重。


初诊日期:2014年3月7日,10余年前因情志不遂,致左侧颈部肌肉抽搐时发,3年前渐加重,赴西安、北京等地就诊,诊为“痉挛性斜颈”,病重时颈部左侧肌肉抽搐,头向左斜,左臂无力,不能持物,夜间熟睡中也能抽醒,不自主抽搐时发,患者不能做家务,心理压力大,治疗曾肌注肉毒素,口服中药(以脾虚气血虚为辨,方用人参归脾丸主方加养血祛风止痉药),疗效不稳定。来诊,刻下:神疲,时寒热往来,汗出、盗汗,颈项强,抽搐时发,左上肢无力,腰腿困、小腿膝以下冰,口干,食纳可,时泛酸,二便可,经期正常,偶有黑血块及乳房胀痛,舌淡,苔白腻,脉缓。辨证:属于厥阴血虚湿盛。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味。

处方:柴胡12、黄芩10、桂枝10、干姜10、

炙草 6、花粉12、龙骨20、牡蛎20、

葛根30、当归10、白芍18、川芎6、

茯苓15、苍术15、泽泻15、全蝎5、

僵蚕10、瓦楞子15,7付免煎剂。

二诊:2014年3月14日,抽搐减,汗少,无泛酸,余症同前,仍以一诊方加减。

处方:柴胡12、黄芩10、桂枝10、干姜10、

炙草 6、花粉12、龙骨20、牡蛎20、

葛根30、当归10、白芍18、川芎6、

茯苓15、苍术15、泽泻15、全蝎5、

僵蚕10,10付免煎剂。

三诊:2014年3月25日,颈项强可,腿不困仍冰,汗多,余症同前,辨证同前,症有改善,考虑病久有瘀,加熟大黄4克、全蝎8克、生龙牡各30克,去葛根。

处方:柴胡12、黄芩10、桂枝10、干姜10、

炙草 6、花粉12、龙骨30、牡蛎30、

当归10、白芍18、川芎6、僵蚕10

茯苓15、苍术15、泽泻15、全蝎8,

熟大黄4, 7付免煎剂。

四诊:2014年4月2日,胃部时有不适,舌苔白厚,余症如前。辨证同前,三诊方干姜加到12克。7付免煎剂。

五诊:2014年4月10日,精神状态佳,口干自汗盗汗均减,因其母亲住院,陪侍劳累,抽搐加重,又出现颈项强,余症同前,辨证同前,四诊方加葛根30克,生龙牡各20克。

六诊:2014年4月16日,抽搐时发,仍有颈项强,腰腿困,胃部时有不适,舌苔白厚,余症同前,辨证同前。

处方:柴胡12、黄芩10、桂枝10、干姜15、

炙草 6、花粉12、龙骨20、牡蛎20、

当归10、白芍18、川芎 6、僵蚕10

茯苓15、苍术15、泽泻15、全蝎10,

熟大黄4, 10付免煎剂。

病案大致如此,本案为在治病人,柴胡桂枝干姜汤当归芍药散有效,但是其病比较缠绵容易反复,请问可否只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当归芍药散原方,不加止痉药?或者是我辨证有误,有无更好办法?


陶有强:请大家讨论,各述已见。刘师兄我看一诊记录四诊资料较全,你可以将当时辨证的思路给说一下吗?


刘永军:可以,腰腿困、小腿膝以下冰为四逆;口干,寒热往来,汗出,乳房胀痛为上热;其病久,神疲,时抽搐,辨为血虚水盛;辨六经在厥阴,且血虚水盛,处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当归芍药散加味。


陶有强:时寒热往来,是一个什么样子?


刘永军:是一阵冷一阵热的样子,但还是怕冷的时候多,另外我在临床时,常把女同志乳房胀痛辨为胸胁苦满。


陶有强:永军师兄给我们介绍了这个病例的诊疗过程和辨证思路,特别首诊资料比较全,各位还有没有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其他情况?现在我们仅能根据病例进行讨论,如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提出来再完善一下。


冯世纶老师:就是如果你碰到这样的病应该怎么治?大家都先发言。


刘永军:西医呢把“痉挛性斜颈”归到了锥体外系症状,没有特效的好办法。之前呢到西安、北京等在就诊,尤其在北京一家专科中医医院就诊,是以脏腑理论辨证,处方以健脾养血止痉为思路,且处方量大,有30多味药,且加的蜈蚣、全蝎量特别大,但收效不佳。


冯世纶老师:有时他定了脾虚,甚至把肾虚也加进去了,30味药是少的了。


陶有强:我先说吧,我具体接触的这类病症不是太多,但是看刘师兄描述的症状比较全,就现有的症状来看,诊断是很明确的,实际上这类的病,我们以前讲的内科的思路,可能不外是风、火、痰、虚、瘀,一般的内科病讲源流的时候,《内经》呢是讲的原则,仲景时代丰富了几个方药,到明清的时候,逐渐完善了,如张景岳辨内伤首分虚实,大纲提纲挈领的,学内科时有这种感觉,所有的病症到时清时代逐渐完善,如病症的分型、处方用药等,就这类的情况,按内科的分析也就是风、火、痰、虚、瘀这几种情况,由于瘀血导致的一些病症呢清代王清任有较详的论述,之前本患者所用的药,是以脾虚、气血虚为辨,处方以人参归脾丸加味养血祛风止痉药,这个不难理解,是为常法常方常药。

我在临床中遇到问题时,特别是这种寒热错杂的病症,我把它喻为非和平年代,就是战争动乱时期,不是太平年代,之前以补为主的治法,是太平年代的治法,适应天下和平时搞建设,你在打着仗呢能搞建设?盖一幢楼十层高,啪,掉一个炸弹,这楼就塌了。所以搞建设只能和平年代搞,也就是说要平调寒热,平调虚实,把这个寒热错杂的症状给解决了,那么其他的症状,看似矛盾不突出的时候,再进行补益,先平调寒热,后期再进行调理,调理的时候再进行平补、清补、润补。

具体的辨证呢,我倾向永军师兄的辨证,同意永军师兄的辨证思路,我附议。大家可以谈谈自己的想法。


刘永军:我同意陶师弟的说法,就像刚才老师给淼淼(侍诊学员)看的一样,老师辨为上热下寒,先给她用甘草泻心汤,平调寒热后,看情况再施他法。我的想法也是一样,把她整体的状态调整过来后,再逐步解决其他问题。


陶有强:永军师兄的意思是这个病人以前是一个寒热错杂的状态,先调寒热,所有的治法分先后缓急,分阶段有步骤的实施治疗,不是一开始就面面俱到,有时面面俱到反而抓不到重点,反而影响了问题的解决。


刘永军:是啊,我也是觉得兼顾有点多了。


朱师兄:老师刚痉柔痉我有点不太清楚,请给说说?


冯世纶老师:“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如中风、伤寒一样,兼有中风的症状为柔痉,方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兼有伤寒的症状为刚痉,方用葛根汤治疗;如兼有阳明腑实,方用大承气汤治疗。


朱师兄:哦,谢谢!我的理解刘师弟从3月7号初诊开始,到4月16号的六诊,治疗的进展不是太理想?


刘永军:最初的几诊效果还可以,首诊之前她把北京配的药全部吃完了,然后去找我看,一诊到三诊效果明显,后来就又有反复,劳累之后加重。


宋师兄:我根据现有的病案记录情况分析,这个病人是厥阴太阴合病,当时她月经经期正常,但是有血块,夜间抽搐历害,有瘀血,按以前的辨证方法,久病必瘀,治疗的话还应加补气活血的药,抽搐为有风,其有虚证有实证,实证如高热抽搐,这个应该是虚证,辨为厥阴太阴合病,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是为平衡阴阳,理气血,气血阴阳调顺了,治疗血虚性的抽搐,可能效果不佳,如果阴阳平衡了,气血足了,坚持服药本病会慢慢向愈。本病西医来说属于神经系统病,而且十余年了,就现在情况我看愈后是好的。


陶有强:谢谢宋主任的分析,首诊中提到的“月经经期正常,有血块,经前乳房胀痛”,瘀血的情况还是有的,后边五诊的时候,由于“陪床劳累,抽搐加重,神疲,脉缓”,还是有虚象。


朱师兄:我做神农,有一次我拿我儿子“试药”,他不是有手脚凉吗,我给他用四逆散,结果手脚凉没解决,以前由于外伤在膝盖之处留下的肉垫子没了,看这个对上热下寒有没有参考价值。


陶有强:请冯老给点评一下。


冯世纶老师:其他的同学再说说。


刘永军:我在临床上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遇到上热下寒有腰痛、腿困腿冰腿冷,效果特别好。


王师弟:痉挛呀,肌肉痉挛,我看过一个面肌痉挛的,寒热不明显,当时我用的当归芍药散和止痉散,效果不错,来了三诊就好了。刘师兄的这个病人呢,也是一个项肌痉挛的,辨寒热错杂的厥阴也符合我的思路,其在第三诊时消失,效果还不错,到第五诊时因劳累有反复,我觉得就这样治下去还是有效的,再接着治。另外刚才宋主任分析久病必瘀,方中当归川芎也是活血的,活血的药已经有了,方子不可太杂就少加,以我的经验可加一条蜈蚣,别的都和刘师兄的思路一样。接着治吧,这么久的病了,效果也不错了。


林师妹:刘师兄我看你方中用了全蝎和僵蚕,这不是牵正散吗?为什么不用白附子?


刘永军:用了全蝎和僵蚕,是仿牵正散之意,实际上在前四诊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已经在取效,加二味药是加强活血止痉之用。当时考虑没有白附子症,就没有用。


王师弟:白附子的作用是以祛痰为主。

http://p.t.qq.com/longweibo/page.php?lid=1285963397058531188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