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6 普陀山、落迦山、紫竹林、九華山
普陀山和落迦山是浙江外海舟山群島中的兩座島嶼,兩島相鄰,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不是在九華山。紫竹林是普陀山上的一景。九華山是在安徽,是地藏菩薩的道場。 而 普陀山和落迦山這兩個名詞,是源自於印度的「普陀落迦山」,原是南印度海中的一座島嶼,自古以來就是觀世音菩薩在這個世間的淨土。「普陀落迦」是連在一起 的,不是分開的,意思是小白華,因為普陀落迦島上遍佈小白華,因而得名。島上有高山,山上有石材所建的觀世音菩薩的寺院。這在玄奘法師所著的《大唐西域 記》裡描述得很詳細。 而中國的普陀山和落迦山,原本只是無人島。在五代時,日本和尚慧諤禪師到中國留學,在五台山偷了一尊觀世音菩薩像, 要請回日本去,但船行到舟山群島時,宊然海中出現鐵蓮花,阻擋了船隻東行,於是慧諤就把觀世音菩薩聖像請到島上,建了「不肯去觀音院」。後來就仿印度觀世 音菩薩淨土「普陀落迦」的名稱,把這座島取名為「普陀山」,把旁邊一座稍為小一點的島取名為「落迦山」。現在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九華山名稱的由來,是來自於唐朝詩人李白的讚詠九華山的詩句。九華山有九峰相連,原名九子山。李白為它作詩,詩中有句「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意思說這九座山很像九朵蓮華,所以改名為九華山。 九華山成為佛教聖山,是因為唐朝時新羅國(韓國的一部份)王子金喬覺出家為僧,並到中國來,居住在九華山中,有很多神異的事蹟,後世認為他是地藏菩薩的化身,所以九華山就成為中國佛教的地藏菩薩道場,為四大名山之一。 是不是到這兩個地方,就可以見到兩位菩薩請示問題? 菩薩度化眾生,不一定以菩薩的身相,而是看眾生需要以什麼身相度化,就示現為什麼身相。可能是老公公,可能是少女,可能是狗、是牛,也可能是樹木、泉井。但眾生見到這些佛菩薩的化身時,往往沒辦法認出來他就是佛菩薩來度化我們的。 唐 朝杜順和尚,是華嚴宗的初祖,在長安講經。他有個弟子,跟他說想去五台山朝禮文殊菩薩。杜順和尚叫他不必去,但他不聽,歷盡千辛萬苦到五台山。遇到一個老 人,問他到五台山來做什麼?他說要來朝禮文殊菩薩,那老人說:真不巧,文殊菩薩現在不在山上。他問:那文殊菩薩到哪裡去了?老人說:他到長安去了,長安有 一個杜順和尚,那就是文殊菩薩。那弟子趕緊趕回長安,當他到達長安時,杜順和尚已於三天前圓寂。 引用這一段故事,是想說明:你有什麼問題、什麼困難,不需要去到四大名山,隨時隨地只要誠心向菩薩祈求,菩薩會以各種不同的方法來為你解答,只是可能你會因為沒有認出來是菩薩在回答你,而自己不相信菩薩的回答。這不能怪菩薩,必須怪你自己的心不夠恭敬謙卑。 也不能怪菩薩不以菩薩的身相來和你相見,事實上是你自己的業障太重而看不到。 無 著菩薩在山中閉關專修彌勒菩薩的法,祈求能親見彌勒菩薩。修了六年,連夢兆都沒有。他很灰心,就放棄閉關。在下山時,看到一個人用一塊布在磨鐵棒,無著菩 薩問他在做什麼?他說要把鐵棒磨成針。無著菩薩想:「世人對待這麼荒謬的事,尚且如此認真,何況自己做這麼有意義的事,怎麼能輕易放棄?」於是又回去閉 關。又過了三年,還是沒有什麼跡象,於是他又放棄。下山的路上,看到一塊像山一樣大的石頭,底下有一個人,拿著羽毛在刷?無著菩薩問他做什麼?他說這石頭 擋住了他的家門口,他要把石頭清掉。於是無著菩薩想了想,又回去閉關。再三年過去,還是一樣,他再度放棄。下山的路邊,看到一隻狗,下半身已經腐爛,身上 長滿了蛆。無著菩薩看牠很病苦,想替牠把蛆弄掉,但又想:如果用手去捉蛆,一不小心就會把蛆捏死。最後他趴下來,用舌頭去把蛆舔掉。當他抬頭時,沒有看見 狗,只有彌勒菩薩出現在他面前。他問彌勒菩薩,為什麼他修法十二年,菩薩都不示現給他看?彌勒菩薩說:「我從來都沒有離開過你,只是你業障太重,所以看不 到。十二年慢慢消除業障,你終於能看見狗的形相。而當你生起悲心去幫助狗時,業障徹底清淨,才能見到我的形相。」 因此,當你的業障使你看不到菩薩之前,菩薩只能以你所能看見的形相出現在你面前。如果你的慢心太重,就失之交臂。唯有恭敬謙卑的心,才能獲得法益。所以說:佛法向恭敬中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