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门式脚手架

 吴建宝经典收藏 2014-05-17

门式脚手架安全问答

  1,脚手架上的剪刀撑作用是什么
  答:防止脚手架纵向变形,增强脚手架的整体刚度.
  2,脚手架的外侧有外电线路时有何安全规定
  答:严禁在有外电线路的—侧搭设上下脚手架的斜道.
  3,手架是否能与卸料平台连结
  答:不能,应独立设置卸料平台.
  4,哪些钢管不准用于脚手架搭设
  答:锈蚀严重,压扁,弯曲,裂纹的钢管.
  5,哪种扣件不得使用
  答:凡有裂缝,变形,缩松,滑丝的均不得使用.
  6,卸料平台上应悬挂什么标牌
  答:限定荷载的提示牌.
  7,门型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一般不宜超过多少米
  答:不宜超过5米.
  8,吊蓝架的承重钢丝绳与安全保险钢丝绳接长使用时,绳卡应不少于三个,这句话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因为这两种钢丝绳子均不能接长使用.
  9,整体提升架在升降时有何安全要求
  答:升降时架体严禁站人.
  10,整体提升机的主要安全装置的哪些
  答:防坠落装置和防倾覆装置.
  11,吊篮脚手架须配备哪些安全防护装置
  答:制动器,行程限位,安全锁,防倾斜装置,超载保护装置.
  12,吊篮脚手架配重有哪些要求
  答:(1)吊篮的悬挂机构或屋面小车上必须配置适当的配重;(2)配重应准确,牢固地安装在配重点上,并应按图样规定配置足够质量的配重,在吊篮使用前须经过安全检查员核实才能使用;(3)抗倾覆系数等于配重矩比前倾力矩,其比值应不小于2.
  13,脚手架立杆顶端应高出屋面多少
  答:立杆顶端应高出女儿墙上皮lm,高出檐口上皮1.5m.
  14,钢,竹混搭脚手架是否可用 为什么
  答:不可用.脚手架的基本要求是整体受力后,不摇晃,不变形,保持稳定.杆件的节点是传力的关键,而混搭的脚手架,无可靠的绑扎材料,造成节点松弛,架体会产生变形,不能满足脚于
  架的受力要求.
  15,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在哪些阶段应进行检查与验收
  答:(1)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3)每搭设完10一13m高度后;(4)遇有六级大风与大雨后,寒冷地区开冻后;(5)达到设计高度后;(6)停用超过一个月.
  16,从事脚手架搭设人员应佩戴哪些防护用品
  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17,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哪些杆件
  答:(1)主节点处的纵向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2)连墙件.
  18,从事架子搭设作业人员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19,《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中对门式钢管架的剪刀撑设置有哪些要求
  答:())脚手架高度超过20m时,应在脚手架外侧连续设置;(2)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为45度一60度,剪刀撑宽度宜为4—8m;(3)剪刀撑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紧;(4)剪刀撑斜杆若采用搭接接长,搭接长度不宜小于600mm,搭接处应采用两个扣件扣紧.
  20,门式脚手架搭设中对脚手架整体垂直度与水平度偏差有何要求
  答:垂直度允许偏差为脚手架高度的1/600及±50mm;水平度允许偏差为脚手架长度的1/600及±50mm.
  21,对砌筑架与装饰架的荷载是如何要求
  答:砌筑架负荷应不超过270公斤/平方米,装饰脚手架应不超过200公斤/平方米.
  22,人字梯应采取什么防滑措施
  答:应有坚固的铰链和限制开展的拉链,在于滑地面使用时应采取防滑措施.

7 门式脚手架搭设与拆除安全技术 编辑本段

  1.门式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要求
  (1)门式钢管脚手架的最大搭设高度,可根据下表确定。
  施工荷载标准值(kN/m2) 搭设高度(m)
  3.0~5.0 ≤45
  ≤3.0 ≤60
  (2)对门架配件、加固件进行检查验收,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构配件。
  (3)对脚手架的搭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并做好排水。
  (4)基础处理:
  为保证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立杆基础施工应满足构造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在脚手架基础上应弹出门架立杆位置线,垫板、底座安放位置要准确。
  (5)门式脚手架搭设程序:
  1)脚手架的搭设,应自一端延伸向另一端,自下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减少误差积累。不可自两端相向搭设或相间进行,以避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
  2)脚手架搭设的顺序。铺设垫木(板)+安人底座一自一端起立门架并随即装交叉支撑一安装水平架(或脚手板)一安装钢梯一安装水平加固杆一安装连墙杆一照上述步骤,逐层向上安装+按规定位置安装剪刀撑一装配顶步栏杆。
  3)脚手架的搭设必须配合施工进度,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最上层连墙件三步或自由高度小于6m,以保证脚手架稳定。
  (6)架设门架及配件安装注意事项:
  1)交叉支撑、水平架、脚手板、连接棒、锁臂的设置应符合构造规定。
  2)不同产品的门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脚手架。
  3)交叉支撑、水平架及脚手板应紧随门架的安装及时设置。
  4)各部件的锁、搭钩必须处于锁住状态。
  5)水平架或脚手板应在同一步内连续设置,脚手板应满铺。
  6)钢梯的位置应符合组装布置图的要求,底层钢梯底部应加设φ42钢管并用扣件扣紧在门架立杆上,钢梯跨的两侧均应设置扶手。每段钢梯可跨越两步或三步门架再行转折。
  7)挡脚板(笆)应在脚手架施工层两侧设置,栏板(杆)应在脚手架施工层外侧高置,栏杆、挡脚板应在门架立杆的内侧设置。
  (7)水平加固杆、剪刀撑的安装:
  1)水平加固杆、剪刀撑安装应符合构造要求,并与脚手架的搭设同步进行。
  2)水平加固杆采用扣件与门架在立杆内侧连牢,剪刀撑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外侧连牢。
  (8)连墙件的安装:
  1)连墙件的安装必须随脚手架搭设同步进行,严禁搭设完毕补作。
  2)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时,应采用临时加强稳定措施,直到连墙件搭设完毕后可拆除。
  3)连墙件埋人墙身的部分必须牢固可靠,连墙件必须垂直于墙面,不允许向上倾斜。
  4)连墙件应连于上、下两榀门架的接头附近。
  5)当采用一支一拉的柔性连墙构造时,拉、支点间距应不大于400mm。
  (9)加固件、连墙件等与门架采用扣件连接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扣件规格应与所连钢管外径相匹配。
  2)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为45—65N·m,并不得小于40N·m。
  3)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应不小于100mm。
  (10)检查验收要求:
  1)脚手架搭设完毕或分段搭设完毕时应对脚手架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2)高度在20m及20m以下的脚手架,由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人员进行检查验收;高度大于20m的脚手架,由工程处技术负责人随工程进度分阶段组织单位工程负责人及有关的技术安全人员进行检查验收。
  ①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
  必要的施工设计文件及组装图;脚手架部件的出厂合格证或质量分级合格标志;脚手架工程的施工记录及质量检查记录;脚手架搭设的重大问题及处理记录;脚手架工程的施工验收报告。
  ②脚手架工程的验收,除查验有关文件外,还应进行现场抽查。抽查应着重以下各项,并记人施工验收报告:
  安全措施的杆件是否齐全,扣件是否紧固、合格;安全网的张挂及扶手的设置是否齐全;基础是否平整坚实;连墙杆的设置有否遗漏,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垂直度及水平度是否合格。
  ③脚手架的水平度:
  底步脚手架沿墙的纵向水平偏差应≤L/600(L为脚手架的长度)。
  ④脚手架搭设尺寸允许偏差:
  脚手架的垂直度:脚手架沿墙面纵向的垂直偏差应≤H/400(H为脚手架高度)及50mm;脚手架的横向垂直偏差≤H/600及50mm;每步架的纵向与横向垂直度偏差应≤ho/600(h2为门架高度)。
  2.门式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要求
  (1)工程施工完毕,应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证确认不再需要脚手架时,方可拆除。拆除脚手架应制订方案,经工程负责人核准后,方可进行。拆除脚手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拆除脚手架前,应清除脚手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
  2)脚手架的拆除,应按后装先拆的原则,按下列程序进行:
  ①从跨边起先拆顶部扶手与栏杆柱,然后拆脚手板(或水平架)与扶梯段,再卸下水平加固杆和剪刀撑。
  ②自顶层跨边开始拆卸交叉支撑,同步拆下顶层连墙杆与顶层门架。
  ③继续向下同步拆除第二步门架与配件。脚手架的自由悬臂高度不得超过三步,否则应加设临时拉结。
  ④连续同步往下拆卸。对于连墙件、长水平杆、剪刀撑等,必须在脚手架拆卸到相关跨门架后,方可拆除。
  ⑤拆除扫地杆、底层门架及封口杆。
  ⑥拆除基座,运走垫板和垫块。
  (2)脚手架的拆卸必须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1)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除作业。
  2)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连接棒应放人袋内,锁臂应先传递至地面并放人室内堆存。
  3)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与搭钩上的锁片转至开启位置,然后开始拆卸,不准硬拉,严禁敲击。
  4)拆下的门架、钢管与配件,应或捆和机械吊运或井架传送至地面,防止碰撞,严禁抛掷。
  (3)拆除注意事项:
  1)拆除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一切非操作人员人内
  2)脚手架拆除时,拆下的门架及配件,均须加以检验。清除杆件及螺纹上的沾污物,进行必要的整形,变形严重者,应送回工厂修整。应按规定分级检查、维修或报废。拆下的门架及其他配件经检查、修整后应按品种、规格分类整理存放,妥善保管,防止锈蚀。

8 门式脚手架规范标准 编辑本段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1-02-9批准 2001-06-01实施
  1 总则
  1.0.1 为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用落地式(底撑式)单、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以及水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模板支架的设计与施工。
  单排脚手架不适用于下列情况:
  (1) 墙体厚度小于或等于180mm;
  (2) 建筑物高度超过24m;
  (3) 空斗砖墙、加气块墙等轻质墙体;
  (4) 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M1.0的砖墙。
  1.0.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应按本规范的规定对脚手架结构构件与立杆地基承载力进行设计计算,但在本规范第5.1.5条规定的情况下,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设计计算。
  1.0.4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应根据本规范的规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1.0.5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脚手架
  为建筑施工而搭设的上料、堆料与施工作业用的临时结构架。
  2.1.2 单排脚手架(单排架)
  只有一排立杆,横向水平杆的一端搁置在墙体上的脚手架。
  2.1.3 双排脚手架(双排架)
  由内外两排立杆和水平杆等构成的脚手架。
  2.1.4 结构脚手架
  用于砌筑和结构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
  2.1.5 装修脚手架
  用于装修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
  2.1.6 敞开式脚手架
  仅设有作业层栏杆和挡脚板,无其它遮挡设施的脚手架。
  2.1.7 局部封闭脚手架
  遮挡面积小于30%的脚手架。
  2.1.8 半封闭脚手架
  遮挡面积占30%~70%的脚手架。
  2.1.9 全封闭脚手架
  沿脚手架外侧全长和全高封闭的脚手架。
  2.1.10 模板支架
  用于支撑模板的、采用脚手架材料搭设的架子。
  2.1.11 开口型脚手架
  沿建筑周边非交圈设置的脚手架。
  2.1.12 封圈型脚手架
  沿建筑周边交圈设置的脚手架。
  2.1.13 扣件
  采用螺栓紧固的扣接连接件。
  2.1.14 直角扣件
  用于垂直交叉杆件间连接的扣件。
  2.1.15 旋转扣件
  用于平行或斜交杆件间连接的扣件。
  2.1.16 对接扣件
  用于杆件对接连接的扣件。
  2.1.17 防滑扣件
  根据抗滑要求增设的非连接用途扣件。
  2.1.18 底座
  设于立杆底部的垫座。
  2.1.19 固定底座
  不能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
  2.1.20 可调底座
  能够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
  2.1.21 垫板
  设于底座下的支承板。
  2.1.22 立杆
  脚手架中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杆件。
  2.1.23 外立杆
  双排脚手架中离开墙体一侧的立杆,或单排架立杆。
  2.1.24 内立杆
  双排脚手架中贴近墙体一侧的立杆。
  2.1.25 角杆
  位于脚手架转角处的立杆。
  2.1.26 双管立杆
  两根并列紧靠的立杆。
  2.1.27 主立杆
  双管立杆中直接承受顶部荷载的立杆。
  2.1.28 副立杆
  双管立杆中分担主立杆荷载的立杆。
  2.1.29 水平杆
  脚手架中的水平杆件。
  2.1.30 纵向水平杆
  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水平杆。
  2.1.31 横向水平杆
  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水平杆。
  2.1.32 扫地杆
  贴近地面,连接立杆根部的水平杆。
  2.1.33 纵向扫地杆
  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扫地杆。
  2.1.34 横向扫地杆
  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扫地杆。
  2.1.35 连墙件
  连接脚手架与建筑物的构件。
  2.1.36 刚性连墙件
  采用钢管、扣件或预埋件组成的连墙件。
  2.1.37 柔性连墙件
  采用钢筋作拉筋构成的连墙件。
  2.1.38 连墙件间距
  脚手架相邻连墙件之间的距离。
  2.1.39 连墙件竖距
  上下相邻连墙件之间的垂直距离。
  2.1.40 连墙件横距
  左右相邻连墙件之间的垂直距离。
  2.1.41 横向斜撑
  与双排脚手架内、外立杆或水平杆斜交呈之字形的斜杆。
  2.1.42 剪刀撑
  在脚手架外侧面成对设置的交叉斜杆。
  2.1.43 抛撑
  与脚手架外侧面斜交的杆件。
  2.1.44 脚手架高度
  自立杆底座下皮至架顶栏杆上皮之间的垂直距离。
  2.1.45 脚手架长度
  脚手架纵向两端立杆外皮间的水平距离。
  2.1.46 脚手架宽度
  双排脚手架横向两侧立杆外皮之间的水平距离,单排脚手架为外立杆外皮至墙面的距离。
  2.1.47 立杆步距(步)
  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
  2.1.48 立杆间距
  脚手架相邻立杆之间的轴线距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