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雅号】 1、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王勃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3、诗狂→贺知章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5、诗仙→李白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6、诗圣→杜甫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7、诗囚→孟郊 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8、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9、诗豪→刘禹锡 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10、诗佛→王维 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11、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12、五言长城→刘长卿 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13、诗鬼→李贺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 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14、杜紫薇→杜牧 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15、温八叉→温庭筠 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他为“温八叉”。 16、郑鹧鸪→郑谷 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17、崔鸳鸯→崔珏赋 《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18、诗神→苏轼 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 ![]() 【先生之称】 卧龙先生→蜀汉、诸葛亮 靖节先生→东晋、陶潜 五柳先生→东晋、陶潜 羲皇上人→东晋、陶潜 昌黎先生→唐朝、韩愈 醉吟先生→唐朝、白居易 广成先生→唐末、杜光庭 逍遥先生→五代、郑遨 通玄先生→五代、张荐明 涑水先生→北宋、司马光 南丰先生→北宋、曾巩 濂溪先生→北宋、周敦颐 明道先生→北宋、程颢 伊川先生→北宋、程颐 横渠先生→北宋、张载 紫阳先生→南宋、朱熹 考亭先生→南宋、朱熹 象山先生→南宋、陆九渊 诚斋先生→南宋、杨万里 潜溪先生→明朝、宋濂 正学先生→明朝、方孝孺 阳明先生→明朝、王守仁 震川先生→明朝、归有光 亭林先生→明朝、顾炎武 船山先生→明朝、王夫之 梨洲先生→清朝、黄宗羲 南雷先生→清朝、黄宗羲 谢山先生→清朝、全祖望 望溪先生→清朝、方苞 聊斋先生→清朝、蒲松龄 随园先生→清朝、袁枚 惜抱先生→清朝、姚鼐 中山先生→民国、孙文 【居士之称】 青莲居士——李 白(唐代大诗人) 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 乌伤居士——傅 翕(南北朝梁善慧尊者) 莲峰居士——李 煜(南唐后主) 龙丘居士——陈慥(北宋诗人) 无尽居士——张商英(北宋名相) 姑溪居士——李之仪(北宋文学家) 山谷居士——黄庭坚(北宋文学家) 半山居士——王安石(北宋文学家) 斜川居士——苏 过(北宋文学家) 翠微居士——薛绍彭(北宋书法家) 一佛居士——郑 侠(北宋文学家) 鹿门居士——米 芾(北宋书法家) 草堂居士——魏 野(北宋诗人) 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东坡居士——苏 轼(北宋文学家) 淮海居士——秦 观(北宋词人) 后山居士——陈师道(北宋女诗人) 斜川居士——苏 过(北宋文学家) 清真居士——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 至游居士——曾 慥(北宋末、南宋初) 稼轩居士——辛弃疾(南宋词人) 彝斋居士——赵孟坚(南宋画家) 简斋居士——陈与义(南宋词人) 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 石林居士——叶梦得(南宋词人) 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 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 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女词人) 茶山居士——曾 畿(南宋诗人) 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 灌园居士——计有功(南宋文学家) 石湖居士——范成大(南宋诗人) 遂初居士——尤 袤(南宋诗人) 于湖居士——张孝祥(南宋词人) 幽栖居士——朱淑真(南宋女词人) 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 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 元明清 无诤居士——刘 迎(金文学家) 云林居士——倪 瓒(元代画家) 湛然居士——耶律楚材(元政治家、诗人) 瑁湖居士——陆居仁(元书法家) 清容居士——袁 桷(元代著名作家) 衡山居士——文征明(明画家、文学家) 无相居士——宋 濂(明画家) 圣华居士——丁云鹏(明画家) 梅村居士——吴伟业(明代诗人) 青藤居士——徐 渭(明晚期文学艺术家) 石头居士——袁宏道(明文学家) 沧溟居士——李攀龙(明文学家) 香光居士——董其昌(明清书法家) 六如居士——唐 寅(明画家、文学家) 遵岩居士——王慎中(明散文家) 温陵居士——李 贽(明文学家) 莲溪居士——薛论道(明散曲家) 慎娱居士——李流芳(明文学家、画家) 蝶庵居士——张 岱 (明末清初文学家) 梅溪居士——钱 泳(明清文学家) 柳泉居士——蒲松龄(清文学家) 瓠冈居士——史震林(清文学家) 更生居士——洪亮吉(清文学家、经学家) 明珊居士——招子庸(清文学家) 万松居士——钱 载(清诗人、画家) 板桥居士——郑板桥(清书画家、文学家) 芹溪居士——曹雪芹(清文学家) 随园居士——袁 枚(清文学家) 破尘居士、圆明居士——雍正皇帝 瓠冈居士——史震林(清文学家) 天瓶居士——张 照(清代书法家) 更生居士——洪亮吉(清文学家、经学家) 苇间居士——边寿民(清代画家) 樵山居士、观白居士——张 崟(清代画家) 晚学居士——吴熙载(清篆刻家) 瓶庵居士——翁同龢(咸丰六年状元,近代史颇有影响政治家) 仁山居士——杨文会(清末佛学家) 无竞居士——张之洞(清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 近代 太炎居士——章炳麟(国学大师) 曲园居士——俞 樾(国学大师) 量守居士——黄 侃(国学大师) 戒欣居士——赵蓓欣(当代国画家) 传立居士——崔建立(一然,当代国画家) 东岭居士——李艳晓(作家、律师、摄影师、拍摄佛教祖庭) 康德居士——周师全(现代名医) 若斋居士——张耀虎(现代青年书法家、作家、诗人) ![]() 【人物并称】 孔孟→孔子、孟子 孟荀→孟轲、荀况 杨墨→杨朱、墨翟 老庄→老子、庄子 屈宋→屈原、宋玉 马班→司马迁、班固 枚马→枚乘、司马相如 曹王→曹植、王粲 徐庾→徐陵、庾信 李杜→李白、杜甫 王孟→王维、孟浩然 高岑→高适、岑参 元白→元稹、白居易 刘白→刘禹钖、白居易 刘柳→刘禹锡、柳宗元 韩柳→韩愈、柳宗元 韩欧→韩愈、欧阳修 沈宋→沉佺期、宋之问 温李→温庭筠、李商隐 欧曾→欧阳修、曾巩 苏辛→苏轼、辛弃疾 苏陆→苏轼、陆游 苏黄→苏轼、黄庭坚 张柳→张先、柳永 程朱→二程、朱熹 陆王→陆九渊、王阳明 孙洪→孙星衍、洪亮吉 康梁→康有为、梁启超 儒家五圣→至圣:孔子 / 复圣:颜渊 / 宗圣:曾子 / 述圣:子思 / 亚圣:孟子 大毛公、小毛公→毛亨、毛苌 大戴、小戴→戴德、戴圣 儒家、墨家→显学 晁错、贾谊→政论家 建安七子→徐干、陈琳、应玚、刘桢、王粲、阮瑀、孔融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向秀、阮咸、王戎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十大名医→秦越人〖战国〗、华佗〖汉末〗、张仲景〖汉末〗、孙思邈〖唐代〗、刘河间〖金代〗、李东恒〖金代〗、张子和〖金代〗、朱丹溪〖元代〗、李时珍〖明代〗、王肯堂〖明代〗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二陆→陆机、陆云 大谢、小谢→谢灵运、谢朓 南徐北廋→徐陵、廋信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老杜、小杜→杜甫、杜牧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郊寒岛瘦→孟郊、贾岛 词家三李→李白、李煜、李清照 词中二李→李煜、李清照 唐宋古文八大→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父子) 二程→程颢、程颐 (兄弟) 大范、小范→范雍、范仲淹 南宋四大诗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 陆游 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赵孟頫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 郑光祖、白朴 元剧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王实甫(西厢记)、白朴(梧桐雨) 元剧五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 白朴、郑光祖(倩女离魂) 元散曲双璧→张可久、乔 吉 刘基、宋濂→明初文宗 刘基、高启→诗齐名 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兄弟) 清初三大师→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 归奇顾怪→归庄、顾炎武 干隆江左三大家:袁枚、蒋士铨、赵翼 南袁北纪→袁枚、纪昀 南洪北孔→洪升、孔尚任 近三百年四大思想家(胡适)→ 顾炎武、 颜习斋、戴东原、吴稚晖 四大名旦→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四大须生→ 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余叔岩、马连良、言菊朋、高庆奎 相声八德→ 李德钖、玉德隆、焦德海、张德全、周德山、马德禄、刘德治、李德祥 【诗人戏称】 温八叉:唐代温庭筠文思敏锐,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人号之“温八叉”。虽数举进士不第,却常代人作诗。一生作词颇多,现存六十余首。 长爪郎: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因其手指奇而长,被时人称为“长爪郎”。其又名“诗鬼”。 诗家天子:唐代王昌龄的七绝写得深情幽怨、音旨微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而被誉为“诗家天子”。 郑鹧(zhè)鸪( gū):唐代郑谷自称“七岁侍行湖外去,岳阳楼上敢题诗”。司空图则称他“当为一代风骚主”。他写过一首《鹧鸪》诗,其中“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两句,广为传诵,被人称为“郑鹧鸪”。 五言长城:唐代刘长卿极负诗名,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时以“钱郎刘李”并称,其作诗长于五言,被誉为“五言长城”。 红杏尚书:宋代宋祁写诗作词辞文优美,描写生动。所作《玉楼春》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为不朽名句,时人称他为“红杏尚书”。 张三影:宋代张先作词注重修辞,语言工巧,曾因“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坠轻絮无影”三句善用“影”字,被誉为“张三影”。 贺梅子:宋代贺铸作词擅长锤炼字句。他作《青玉案》词,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景色和相思情意,特别是末尾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令人赞赏,被称为“贺梅子”。 谢蝴蝶:清代谢学士咏吟《蝴蝶诗》三百首,时称“谢蝴蝶”。 祁鱼虾:清代祁珊洲,因有“一夜东风吹雨过,满江新水长鱼虾”的诗句,被诗人王海洋称为“祁鱼虾”。 ![]() 【九流十家】 儒 家→孔子、孟子、荀子 墨 家→墨子 道 家→老子、庄子 法 家→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韩非 名 家→公孙龙、惠施、邓析子 阴阳家→邹衍 纵横家→苏秦、张仪、鬼谷子 杂 家→吕不韦、淮南王 农 家→许行 小说家→宋牼 【中国女子称谓】 女士:源于《诗经》“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为和才华,即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 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记载:“看她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杰的光景。”这是对旧时女人的泛称。 女郎:古乐府《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巾帼: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当时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对方不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个女人。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 女史: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 裙衩:是古代妇女的衣着装饰,泛称女性。多在小说、戏剧中出现此词。《红楼梦》第1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衩。” 静姝:娴静美好,借指娴静美好的女子。取自《诗经? 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清?陈田《明诗纪事己签·梁有誉》:“夫文艺之于行业,犹华榱之丹艧,静姝之绮縠。” 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学作品中常见此称谓。《诗经?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妙龄少女: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 绝代佳人:指当世无双的美人。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故对年轻美丽的女子总是冠以“玉人”、“璧人”、“佼人”、“丽人”、“玉女”、“娇娃”、“西施”、“尤物”、“青娥”等称。 扫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 不栉进士:指才华横溢的女子。 冶叶倡条:指轻狂娇艳的女子。 软玉温香:指温柔年轻的女子。 道旁苦李:指被人抛弃的女子。 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古乐府《碧玉歌》有“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之句。 美丽而坚贞的妇女被称为“罗敷”。 貌丑而有德行的妇女被称为“无盐”。 【对女子身份的称谓】 “千金”、“令媛”、“女公子”,尊称别人的女儿。 称别人的妻子为“太太”、“夫人”,此外还有“会阃”、“室人”、“令间”之称。 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内子”、“内助”、“中馈”、“糟糠之妻”等等。 在女子称谓中,“母亲”是最伟大而高尚的。清《冷庐杂识》中载:《尔雅》对母亲称“妣”、《诗经》称“母氏”、《北齐书》称嫡母为“家家”、《汉书》列侯子称母为“太夫人”。其他记载还有:帝王之母称“太后”,官员之母称“太君”,一般人之母称“妈妈”。 【我国古代贵妇人的称谓】 按宋代政和二年定命妇的等级由下而上的排列是:孺人、安人、宜人、恭人、令人、硕人、淑人、夫人。 夫人——在周代“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到汉代,列侯的妻子称“夫人”,列侯死,子复为列侯,称“太夫人”。汉代皇帝的妾也称“夫人”。唐代诸王的母或妻及妃,文武官一品和国公的母或妻及妃为“国夫人”;三品以上官员的母或妻为“郡夫人”。宋一品、二品官员之妻皆封“夫人”。清代则封宗室贝勒至辅国将军之妻为“夫人”。在古代,“夫人”有时也是对妇女的一种敬称。 淑人——宋徽宗时定制。文官正、从三品的祖母、母、妻各封淑人。明清制三品及宗室奉国将军之妻为淑人。 硕人——妇人封赠之号。宋政和初年定命妇等级,大夫以上封硕人。 令人——宋制,内命妇有奉恩令人等封号,为正六品。外命妇之号有九等,令人居第五等,大、中大夫以上的妻子封令人。 恭人——在令人之下,自中散大夫以上至中大夫之妻封之,充为六品。明清为四品官之妻的封号。清又以奉恩将军之妻为恭人。 宜人——宋代正和年间始有此制,文官自朝奉大夫以上至朝议大夫,其母、妻封宜人;武官官阶相当者同。元明后,改依其子或夫官品受封,元代七品封宜人,明清五品封宜人。 安人——在宜人之下,自朝奉郎以上至朝散大夫之妻封之。明清则为六品官之妻的封号。 孺人——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宋代为通直郎以上之母或妻的封号,则为七品官母或妻的封号。旧时也通用为奴人的尊称。 ![]() 【序】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义之邦」著称于世。古人大多比较谦虚,所以古人在言谈和文字当中就有很多谦辞敬辞,现在很多人知其名而不知其意。 谦辞:指表示谦虚或谦恭的言辞。敬辞:指含有恭敬的口吻。两者常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交际与书信往来中的礼貌雅语。 【中国传统谦辞用语】 1、「家」字: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如: 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 家母、家慈:称母亲。 家兄:称兄长。 家姐:称姐姐。 家叔:称叔叔。 2、「舍」字: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如: 舍弟:称弟弟。 舍妹:称妹妹。 舍侄:称侄子。 舍亲:称亲戚。 3、「小」字: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 小生(多见于早期白话):青年读书人自称。 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谦称自己。 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4、「老」字: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 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 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 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 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5、「敢」字: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 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 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 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6、「愚」字:用于自称的谦称。如: 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 愚见:称自己的见解。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7、「拙」字:用于对别人趁自己的东西。如: 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 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8、「敝」字: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 敝人:谦称自己。 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 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9、「鄙」字: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 鄙人:谦称自己。 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 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寒舍:谦称自己的家。 犬子:称自己的儿子。 「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抛砖引玉」:谦称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 「钧谕」:书信中称尊长所说的话。还有钧裁、钧安等。 「贵庚」:问人年龄。 「贵恙」:问对方的病况 。 「玉成」:成全。如:深望玉成此事。 「玉体、玉音」:指对方身体或言行 。 「违教」:指离开某人后未见面(多用于书信) 「雅教」:称对方对自己的指教。 「拜教」:恭敬地接受教诲。 「昆玉」:对别人弟兄的敬称。 「潭府」:尊称他人的宅第。如:潭第多福。 「惠鉴、钧鉴、雅鉴、台鉴、台览」:请您审阅、审查、指教。 「谨悉」:恭敬地知道。 「谨启」:恭敬地陈述。 「兹有」:现在有。 「顷按、顷奉」:刚刚接到。 「奉箴」:接到来信。 「鉴于」:考虑到。 「本拟」:本来打算。 「业示」:已经在。 「迳与」:直接地同。 「赓即」:接着立即。 「不日」不久、不多天。 「不时」:随时。 「歉难」:因不能满足对方的要求而表示歉意。 「孔殷」:十分急切。 「售罄」:卖完。 「鉴宥」:请原谅。 「不克」:不能。 「瑕疵」:微小的弱点。 「迭函」:屡次发信。 「为荷、是荷」:接受你的恩惠(如复函为荷) 「稽迟」:拖延、不及时。 「惠纳、笑纳」:接受。 「卓夺」:高明的决断。 「时祉、近祉」:现在幸福、近来蛮不错。 「台安、台祺、台馁」:您安好、吉祥、平安。 「商安、教祺」:经商、教书安好。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件事。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 「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 「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 「晋见」:即进见。 「觐见」:(书)朝见(君主) 「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 「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 「伉丽」:(书)夫妻。如:伉丽之情。 「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 「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 「蒙尘」:(书)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大外) 「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内眷」:指女眷。 「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 「舍亲」:自己的亲戚 。 「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 「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台驾」:敬辞。旧称对方。 【中国传统敬辞用语】 1、「令」字: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 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 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 2、「拜」字: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如: 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 拜辞:指告辞对方。 拜访:指访问对方。 拜服:指佩服对方。 拜贺:指祝贺对方。 拜识:指结识对方。 拜望:指探望对方。 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 3、「奉」字。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如: 奉达(多用于书信):告诉,表达。 奉复(多用于书信):回复。 奉告:告诉。 奉还:归还。 奉陪:陪伴。 奉劝:劝告。 奉迎:迎接。 奉托:拜托。 奉送、奉赠:赠送。 4、「惠」字: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 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 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 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惠赠:指对方赠誉(财物)。 5、「恭」字: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 恭贺:恭敬地祝贺。 恭候:恭敬地等候。 恭请:恭敬地邀请。 恭迎:恭敬地迎接。 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6、「垂」字: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如: 垂爱(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 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 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 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7、「贵」字: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 贵干:问人要做什么。 贵庚:问人年龄。 贵姓:问人姓。 贵恙:称对方的病。 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 贵国:称对方国家。 贵校:趁对方学校。 8、「高」字:称别人的事物。如: 高见:高明的见解。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高龄:称老人(多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龄。 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 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9、「大」字:尊称对方或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 大伯:除了指伯父外,也可尊称年长的男人。 大哥:可尊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 大姐:可尊称女性朋友或熟人。 大妈、大娘:尊称年长的妇女。 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 大人(多用于书信):称长辈。 大驾:称对方。 大师傅:尊称和尚。 大名:称对方的名字。 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 大作:称对方的著作。 大札:称对方的书信。 10、「敬」字: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如: 敬告:告诉。 敬贺:祝贺。 敬候:等候。 敬礼(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恭敬。 敬请:请。 敬佩:敬重佩服。 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 11、「请」字: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如: 请问:用于请求对方回答问题。 请坐:请求对方坐下。 请进:请对方进来。 12、「屈」字。如: 屈驾(多用于邀请人):委屈大驾。 屈就(多用于请人担任职务):委屈就任。 屈居: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 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13、「光」字: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如: 光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称客人来到。 光临:称宾客到来。 14、「俯」字: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 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理解。 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 俯念:称对方或上级体念。 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 15、「华」字:称对方的有关事物。如: 华诞:称对方生日。 华堂:称对方的房屋。 华翰:称对方的书信。 华宗:称人同姓。 16、「老」字:用来尊称别人,有时特指老年人或。如: 老伯、老大爷、老太爷:可尊称老年男子。 老前辈:尊称同行里年纪较大、资格较老、经验较丰富的人。 老兄:尊称男性朋友。 老总:尊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某些高级领导人(多和姓连用,后也称一些企事业第一把手为老总) 17、「叨」字。如: 叨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沾光。 叨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领教。 叨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打扰。 18、「雅」字:用于趁对方的情意或举动。如: 雅教:称对方的指教。 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指正批评。 19、「玉」字:用于对方身体或行动。如: 玉体:称对方身体。 玉音(多用于书信):尊称对方的书信、言辞。 玉照:称对方的照片。 玉成:成全。 20、「芳」字:用于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 芳邻:称对方的邻居。 芳龄(多用于年轻女子):称对方的年龄。 芳名(多用于年轻女子):称对方的名字。 21、「贤」字:用于平辈或晚辈。如: 贤弟:称自己的弟弟或比自己年龄小的男性。 贤侄:称侄子。 「鼎力」:(用于请托或感谢):大力。 「足下」:称对方。 「包涵」:请人原谅。 「斧正」:请人改文章。 「留步」:(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止步。 「笑纳」(用于请对方收下礼物):请接纳收下。 「府上」:称对方房屋。 「指正」(用于请人批评自己的作品或意见):指出错误,使之改正。 「赐教」:给予指教。 「久仰」(多用于初次见面):仰慕已久。 「壁还」:归还物品,等等。 【中国传统礼仪用语】 诗写华夏吟九州,墨氲中国著今古。 头次见面用幸会,很久不见说久违。 认人不清用眼拙,向人表歉用失敬。 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用包涵。 请人帮忙说劳驾,请给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不知适宜用冒昧。 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自身意见用拙见。 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用失陪。 等待客人用恭候,迎接表歉用失迎。 看望别人用拜访,起身作别称告辞。 别人离开用再见,请人不送用留步。 宾客来临说光临,答人问候用托福。 欢迎顾客说光顾,欢迎购买说惠顾。 问人年龄用贵庚,老人年龄用高寿。 读人文章用拜读,请人改文用斧正。 对方字画为墨宝,招待不周说怠慢。 请人收礼用笑纳,辞谢馈赠用心领。 问人姓氏用贵姓,回答询问用免贵。 表演技能用献丑,别人赞扬说过奖。 向人祝贺道恭喜,答人道贺用同喜。 请人担职用屈就,暂时充任说承乏。 对方来信称惠书,赠人书画题惠存。 尊称老师为恩师,称人学生为高足。 请人休息为节劳,对方不适说欠安。 老人年龄说高寿,女士年龄称芳龄。 向人询问说请问,请人协助说费心。 接受好意说领情,得人帮助说谢谢。 希望照顾说关照,托人办事说拜托。 归还物品说奉还,请人赴约说赏光。 自己住家说寒舍,愿人安康说珍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