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人人都重视健康,很多办公室白领天天补充维生素。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让你大量流失维生素。因此要想保证身体的健康,不仅要补充维生素,还要堵住缺口,防止流失。那么几种主要的维生素在生活中是怎么流失的呢? 维生素A的流失 都市白领几乎离不开电脑,然而连续对着电脑工作三小时以上,视神经细胞就会丢失维生素A,因为它与视网膜感光直接相关。因此办公室人群眼睛发干、发涩的现象非常严重。干眼症是困扰现代人的重要疾病,发病率与日俱增。然而单纯大剂量地补充维生素A胶囊并不是安全的解决办法,应该多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胡萝卜、香菜、南瓜、菠菜、西红柿、杏、山楂及奶制品等,尤其是动物肝脏,在所有的动物肝脏中,鸡肝的维生素A的含量最高。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当的烹调方式也会造成维生素A的流失,而掌握了方法则可以提高对维生素A的吸收。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要与油脂一起摄取:使用煮、炒或炸等烹调方式,人体对食物中所含维生素A的吸收率约可提高3~7成。因此,烹煮该类食材时,可采用与油脂类一起烹调的方式,将比生食效果更好。 维生素B的流失 维生素B对人体的重要性也是绝对不可小视的。如果你经常感到食欲不佳、腹部不适、便秘、易激动、烦躁、容易疲劳、记忆力减退、失眠、体重减轻等,那可能就是维生素B缺乏的信号。生活中很多生活习惯导致了维生素B的流失。比如现在人们吃的经过深加工的大米和白面,虽然精加工的食品外形漂亮了,但维生素、钙、铁等营养素却损失了很多。 做菜的过程中,有些人比较追求口感,会添加过多的调味品,烹调时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殊不知这些“聪明”的做法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人体所需的维生素B。此外,长期大量饮酒、大量饮用咖啡及隔夜浓茶也会导致维生素B的丢失。 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止维生素B的流失呢?淘米次数不要过多,淘米次数越多,营养素损失越多。每淘洗一次,维生素B1可流失31%以上,维生素B2损失25%左右。所以,一般用清水淘洗两遍即可,不要使劲揉搓。吃主食时,也不要长期食用精米精面,应该经常食用普通米面,并且经常补充粗粮,这样既经济又健康。清洗瓜果蔬菜时不要浸泡过久,且清洗前最好不要将带皮蔬果外皮去除,或将之切细,这样会造成维生素B1与维生素C营养素的流失。煮饭、煮粥、煮豆、炒菜,都不宜放碱,由于小苏打粉为碱性物质,可能会破坏其中所含不耐碱性的维生素B群(如B1、B2、B6),另外,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本来就怕热,加了碱后更怕热,温度稍高便容易被破坏。因此对于难以煮烂的米类或者豆类,不妨在烹煮前浸泡一晚,再快火烹煮,也可达相同效果。 维生素C的流失 经常吸烟的人会缺乏维生素C,因为烟雾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会大量损耗维生素C。如果是被动吸烟,维生素C的损耗量更大。经常熬夜的人,熬夜时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加,而肾上腺素的合成也需要维生素C;流汗也会损失掉大量的维生素C,因此,经常抽烟、熬夜或者从事激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者应大量补充维生素C。 另外,喜欢喝果汁而不吃水果的朋友们也要注意了,据美国营养师协会的一项研究显示,纸盒包装的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每天下降2%,因此存放越久,维生素C流失越多。以一盒冷藏的鲜橙汁为例,未开封的盒装橙汁一杯含27~65毫克维生素C,4个星期后会下降至0~25毫克。 维生素C不十分稳定,蔬菜在清洗、浸泡及烹煮时,其中所含的维生素C很容易部分甚至全部流失,如菜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烹调时会有90%的维生素C析出。有些人还有把蔬菜切了再泡的习惯,比如说在炒萝卜丝的时候,有人不喜欢萝卜的辣味,把萝卜切成丝后用水泡洗,这样萝卜中的维生素C损耗极大。维生素C在热或碱的环境下、加热时间长或者使用铁锅或铜锅,都易流失,故烹调蔬菜时应以不锈钢锅快炒来减少维生素C的流失。切菜时,加几滴醋,也可防止维生素C的流失。水果和蔬菜尽量不要存放时间过长,尽量减少维生素C的流失。另外,维生素C最好不要与一些碱性食物同时食用,维生素C如果与牛奶同时食用的话,就会因酸碱中和而失去效果。维C泡腾片不能用开水冲服,否则维生素C会遭到严重破坏,应用温水冲富含维生素C的饮料。 看样子,要想身体健康,营养素的补充和防止流失是同等重要的。否则,一边补,一边流,费事、费力又费钱,那可实在不划算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