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东路 浅谈烹调

 军休强军路 2015-04-22
浅谈烹调
15-03-10浏览(129)

     烹调的目的,烹调应注意什么?

    烹调可以使食物发生一系列的理化变化,增加食物的色、香、味,提高人们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率,有益于身体的健康。但是,食物经过烹调加工后,其所含营养素,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有一部分会在切洗等加工过程中,溶于水内或被氧化而遭受损失。加热时间的长短,对所含营养的损失程度也有关系。特别是在烧煮老年人食品时,既要使食物膨胀软化,又要掌握火候,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烹调或加工引起营养素的损失。

      烹调加工之前要注意什么?

    (一)米要轻洗。淘米前,不宜将米长时间的泡在水里。淘米时,要轻洗,不宜重搓;淘洗次数也不宜太多,尤其不能用开水冲洗,也不要在流水下冲洗,以免维生素和无机盐溶解在水中而遭受损失。

     (二)蔬菜保鲜。蔬菜要保鲜,保存时不曝光,保存时间不宜过长,包括鱼、肉在内。

    (三)先洗后切。蔬菜要先洗后切,切大块比切小块好,因为蔬菜接触水的面积越小,则溶于水中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也相对的减少。

      烹调时怎样减少营养的损失

     一、烹调时忌用碱。不论煮饭还是炒菜,都不宜放碱,因为碱对维生素B1的破坏最大。

    二、急火快炒。急火快炒维生素损失率较小。维生素C可保留70%,胡萝卜素可保留80%左右。

    三、炒菜时少加水。煮菜时应先将水烧开,然后把菜放进去,而且不宜久熬。炒菜时尽量少加水,防止汤汁过多。维生素C的损失。

    四、炒菜时在油中加点盐提高温度,可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同时加点醋同炒,也可以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

     五、油煎的肉、蛋等食品不易消化,会影响所含营养素的吸收率。

     六、勿用铜锅铜铲。因为铜会加速维生素C的氧化,其损失比用铝锅、铁锅多二至六倍。

    七、加适量淀粉。烹调蔬菜、鱼、肉食品时,加入适量淀粉,除使汤汁稠浓外,既可保护各种营养不受损失,又能使色、香、味、形俱佳,促进食欲,增加营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