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龟蒙诗歌鉴赏

 悟道参禅学习 2014-05-20

陆龟蒙诗歌鉴赏

 

怀宛陵旧游

陆龟蒙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朓青山李白楼。
  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

  这是一首山水诗,但不是即地即景之作,而是诗人对往年游历的怀念。宛陵是汉代设置的一个古县城,隋时改名宣城(即今安徽宣城)。它三面为陵阳山环抱,前临句溪、宛溪二水,绿水青山,风景佳丽。南齐诗人谢朓曾任宣城太守,建有高楼一座,世称谢公楼,唐代又名叠嶂楼。盛唐诗人李白也曾客游宣城,屡登谢公楼畅饮赋诗。大概是太白遗风所致,谢公楼遂成酒楼。陆龟蒙所怀念的便是有着这些名胜古迹的江南小城。

  清人沈德潜很欣赏这诗的末句,评曰:佳句,诗中画本。(《唐诗别裁》)此评不为无见,但其佳不止在描摹山水如画,更在于溶化着诗人深沉的感慨。通观全诗,前二句是平叙宛陵旧游的怀念,说自己从前曾到陵阳山的那个好地方游历,那里有谢朓、李白的游踪遗迹。后二句是回忆当年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傍晚,在句溪、宛溪旁缓步独行,夕阳斜照水面,那叠嶂楼的倒影映在水中,它那酒旗仿佛飘落在春天流水中。那情景,最惹人思绪了。为什么惹起思绪?惹起了什么思绪?诗人没有说,也无须说破。前二句既已点出了诗人仰慕的谢朓、李白,后二句描摹的这帧山水图所蕴含的思绪感慨,不言而喻,是与他们的事迹相联系的。

  谢朓出任宣城太守时,很不得意,江海虽未从,山林于此始(《始之宣城郡》)。李白客游宣城,也是牢骚满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然而谢朓毕竟还有逸兴,李白更往往是豪游,青青的陵阳山上,那幢谢朓所筑、李白酣饮的高楼,确令人思慕向往。而自己一介布衣,没没无闻,虽然也游过这陵阳佳地,却不能为它再增添一分风韵雅胜。于个人,他愧对前贤;于时世,他深感没落。因此,回想当年旧游,只有那充满迷惘的时逝世衰的情景,给他难忘的深刻印象。这就是西斜的落日,流去的春水,晚风中飘摇的酒旗,流水中破碎的倒影,构成一幅诗意的画境,惹引无限感慨的思绪。由此可见,这首怀念旧游的山水诗,实质上是咏怀古迹、感时伤世之作。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显然在于炼词铸句,熔情入景,因而风物如画,含蓄不尽。前二句点出时间、地点,显出名胜、古迹,抒发了怀念、思慕之情,语言省净,含意丰满,形象鲜明,已充分显示诗人老到的艺术才能。后二句深入主题,突出印象,描写生动,以实见虚,在形似中传神,堪称画本,而重在写意。李商隐《锦瑟》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那种无望的迷惘,在陆龟蒙这首诗里得到了十分相似的表露。也许这正是本诗的时代特色。诗歌艺术朝着形象地表现某种印象、情绪的方向发展,在晚唐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趋势,这诗即其一例。

  (倪其心)

 

新沙

陆龟蒙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这首诗反映的是当时尖锐的社会政治问题──封建官府对农民敲骨吸髓的赋税剥削,但取材和表现手法都不落窠臼。诗人不去写官府对通都大邑、良田膏沃之地的重赋苛敛,也不去写官府对普通贫苦农民的残酷压榨,而是选取了渤海边上新淤积起来的一片沙荒地作为描写对象。诗的开头一句,描绘的是这样一幅图景:渤海岸在经年累月的涨潮落潮声中,逐渐淤垒起一线沙堤,堤内形成了一片沙荒地。这短短七个字,反映的是一个长期、缓慢而不易察觉的大自然的变化过程。这里的慢,与下句的快;这里的难以察觉,与下句的纤毫必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诗的讽刺意味特别强烈。

  海鸥一直在大海上飞翔盘旋,对海边的情况是最熟悉的;这片新沙的最早发现者照理说必定是海鸥。然而海鸥的眼睛却敌不过贪婪地注视着一切剥削机会的官家,他们竟抢在海鸥前面盯住了这片新沙。这当然是极度的夸张,这夸张既匪夷所思,却又那样合乎情理。它的幽默之处还在于:当官府第一个发现新沙,并打算榨取赋税时,这片新沙还是人迹未到的不毛的斥卤之地呢。连剥削对象都还不存在,就响起榨取赋税的如意算盘,这仿佛很可笑,但对官家本质的揭露,又何等深刻!

  一个歌唱家一开始就高唱入云,是很危险的。因为再扶摇直上,就会撕裂声带。这首诗的第二句,语调虽似平淡,夸张却已到极度。如下面仍用此法揭露官家剥削本性,是很不容易的。诗人没有回避艺术上的困难,也不采取撕裂声带的笨法,而是把夸张与假设推想之辞结合起来,翻空出奇,更上一层。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蓬莱仙境,传说有紫色的灵芝,服之可以长生。在常人眼里,蓬莱是神仙乐园,不受尘世一切约束,包括赋税的苛扰,那里的紫芝,自然也可任凭仙家享用,无须纳税。但在诗人看来,这些都不过是天真的幻想。蓬莱仙境之所以还没有税吏的足迹,仅仅是由于烟涛微茫,仙凡路隔;如果有路让人可到,那么官家想必也要年年去收那里的紫芝税呢。这种假设推想,似乎纯属荒唐悠谬之谈。但在这荒唐悠谬的外壳中却包含着严峻的历史真实──官家搜刮的触须无处不到,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逃避赋税的净土乐园。

  这首诗高度的夸张,尖刻的讽刺,是用近乎开玩笑的幽默口吻表达出来的。话说得轻松、平淡,仿佛事情本就如此,毫不足怪。但,这丝毫也不减弱它的艺术力量。相反地,人们倒是从这里感受到一种鄙视讽刺对象丑恶本质的精神力量,分外觉得讽刺的深刻与冷峻。

  (刘学锴)

 

新沙

陆龟蒙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这首诗反映的是当时尖锐的社会政治问题──封建官府对农民敲骨吸髓的赋税剥削,但取材和表现手法都不落窠臼。诗人不去写官府对通都大邑、良田膏沃之地的重赋苛敛,也不去写官府对普通贫苦农民的残酷压榨,而是选取了渤海边上新淤积起来的一片沙荒地作为描写对象。诗的开头一句,描绘的是这样一幅图景:渤海岸在经年累月的涨潮落潮声中,逐渐淤垒起一线沙堤,堤内形成了一片沙荒地。这短短七个字,反映的是一个长期、缓慢而不易察觉的大自然的变化过程。这里的慢,与下句的快;这里的难以察觉,与下句的纤毫必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诗的讽刺意味特别强烈。

  海鸥一直在大海上飞翔盘旋,对海边的情况是最熟悉的;这片新沙的最早发现者照理说必定是海鸥。然而海鸥的眼睛却敌不过贪婪地注视着一切剥削机会的官家,他们竟抢在海鸥前面盯住了这片新沙。这当然是极度的夸张,这夸张既匪夷所思,却又那样合乎情理。它的幽默之处还在于:当官府第一个发现新沙,并打算榨取赋税时,这片新沙还是人迹未到的不毛的斥卤之地呢。连剥削对象都还不存在,就响起榨取赋税的如意算盘,这仿佛很可笑,但对官家本质的揭露,又何等深刻!

  一个歌唱家一开始就高唱入云,是很危险的。因为再扶摇直上,就会撕裂声带。这首诗的第二句,语调虽似平淡,夸张却已到极度。如下面仍用此法揭露官家剥削本性,是很不容易的。诗人没有回避艺术上的困难,也不采取撕裂声带的笨法,而是把夸张与假设推想之辞结合起来,翻空出奇,更上一层。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蓬莱仙境,传说有紫色的灵芝,服之可以长生。在常人眼里,蓬莱是神仙乐园,不受尘世一切约束,包括赋税的苛扰,那里的紫芝,自然也可任凭仙家享用,无须纳税。但在诗人看来,这些都不过是天真的幻想。蓬莱仙境之所以还没有税吏的足迹,仅仅是由于烟涛微茫,仙凡路隔;如果有路让人可到,那么官家想必也要年年去收那里的紫芝税呢。这种假设推想,似乎纯属荒唐悠谬之谈。但在这荒唐悠谬的外壳中却包含着严峻的历史真实──官家搜刮的触须无处不到,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逃避赋税的净土乐园。

  这首诗高度的夸张,尖刻的讽刺,是用近乎开玩笑的幽默口吻表达出来的。话说得轻松、平淡,仿佛事情本就如此,毫不足怪。但,这丝毫也不减弱它的艺术力量。相反地,人们倒是从这里感受到一种鄙视讽刺对象丑恶本质的精神力量,分外觉得讽刺的深刻与冷峻。

  (刘学锴)

 

白莲

陆龟蒙

  素多蒙别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咏物诗,描写的是客观存在着的具体的事物形象;然而这形象在艺术上的再现,则是诗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觉描绘出来的,多少总带有一种抒情的意味。以抒情的心理咏物,这样,物我有情,两相浃洽,才能把它活生生地写到纸上,才是主客观的统一体。陆龟蒙的这首《白莲》,对我们有所启发。

  鲜红的夏天太阳,照耀着透出波面的莲花,明镜里现出一片丹霞。艳丽的色彩,是有目共赏的。莲花红多而白少,人们一提到莲花,总是欣赏那红裳翠盖,又谁注意这不事铅华的白莲!然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能够见出莲花之美的,应该是在此而不在彼。从这个意义来说,那红莲不过是别艳罢了。素多蒙别艳欺,白莲,她凌波独立,不求人知,独自寂寞地开着,好象是无情的。可是秋天来了,绿房露冷,素粉香消,她默默地低着头,又似乎有无穷的幽恨。倘若在月晓风清朦胧的曙色中去看这将落未落的白莲,你会感到她是多么富有一种动人的意态!她简直是缟袂素巾的瑶池仙子的化身,和俗卉凡葩有着天人之别了。

  这诗是咏白莲的,全诗从素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出新意;然而它并没有粘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的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特别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花,简直融化在诗的意境里;花,简直人格化,个性化了。

  一首短短的咏物小诗,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和诗人的生活情感分不开的。我们知道陆龟蒙处在唐末动乱的年代里,隐居在江南的水乡甫里(在今江苏吴江境内)。他对当时黑暗的政治有所不满,虽退隐山林,然其《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铓。(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因此,他对出污泥而不染、淡雅高洁的白莲,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好;而这种心情的自然流露,就使我们读了这诗后,感到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马茂元)

 

和袭美春夕酒醒

陆龟蒙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
  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这是一首闲适诗。闲适诗的特点,向例是以自然闲散的笔调写出人们无牵无挂的悠然心情,写意清淡,但也反映了生活的一个方面。同时,有些佳作,在艺术上不乏可资借鉴之处。袭美,是诗人皮日休的表字。陆龟蒙和皮日休是好友,两人常相唱和。此诗是写诗人酒醉月下花丛的闲适之情。

  起句几年无事傍江湖,无所事事,浪迹江湖,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反映了泛若不系之舟(《庄子·列御寇》)的无限自在。第二句中的黄公旧酒垆,典出《世说新语·伤逝》,原指西晋时竹林七贤饮酒的地方,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放达纵饮的生活态度,从而标榜襟怀的高远。

  觉后不知明月上,是承前启后的转接,即前承醉倒,后启归去倩人搀扶的醉态。此处所云不知,情态十分洒脱;下句满身花影倩人扶是全篇中传神妙笔,写出了月光皎洁、花影错落的迷人景色。一个字,自有无限情趣在其中。融、融、融、融醉人于浑然一体,化合成了春意、美景、诗情、高士的翩翩韵致。

  这首诗着意写醉酒之乐,写得潇洒自如,情趣盎然。诗人极力以自然闲散的笔调抒写自己无牵无挂、悠然自得的心情。然而,以诗人冠绝一时的才华,而终身沉沦,只得无事傍江湖,象阮籍、嵇康那样醉倒黄公旧酒垆,字里行间似仍不免透露出一点内心深处的忧愤之情。

  (陶慕渊)

 

别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 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这首诗,叙离别而全无依依不舍的离愁别怨,写得慷慨激昂,议论滔滔,形象丰满,别具一格。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下笔挺拔刚健,调子高昂,一扫送别诗的老套,生动地勾勒出主人公性格的坚强刚毅,真有一种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的气势,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彩笔浓墨描画出大丈夫的壮伟形象。威武潇酒,胸怀开阔,风度不凡,气宇轩昂,仿佛是壮士奔赴战场前的杖剑壮别,充满着豪情。

  颈联运用成语,描述大丈夫的人生观。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本意是说,毒蛇咬手后,为了不让蛇毒攻心而致死,壮士不惜把自己的手腕斩断,以去患除毒,保全生命。作者在这里形象地体现出壮士为了事业的胜利和理想的实现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颈联如此拓开,有力地烘托出尾联揭示的中心思想。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尾联两句,总束前文,点明壮士怀抱强烈的建功立业的志向,为达此目的,甚至不惜解腕。那么,眼前的离别在他的心目中自然不算一回事了,哪里值得叹息呢!

  此诗以议论为诗,由于诗中的议论充满感情色彩,带情韵以行,所以写得生动、鲜明、激昂、雄奇,给人以壮美的感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