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雅课堂•杜荀鹤专题】深山更深处,无计逃赋税——杜荀鹤 《山中寡妇》

 行人呓语 2022-10-15 发布于重庆

【原文】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行人呓语】

一、前言

《礼记·檀弓下》记载了一个故事:孔子经过泰山边,听见一位妇人哀伤的哭泣,于是前去询问原因。妇人告诉孔子:她的公公死在老虎口中,她的丈夫也死在老虎口中,现在她的儿子又被虎咬死了。孔子疑惑她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长叹:“苛政猛于虎也。”
孔子振聋发聩的警示之语,并没有令后世的统治阶段反省和收敛。唐朝柳宗元《捕蛇者说》一文,揭露了唐朝当时“赋敛之毒,有甚于蛇毒”的社会现实。到唐朝末年,皇室更为荒淫无道,军阀割据混战,民不聊生。百姓即便剜肉补疮,仍然不能解除燃眉之急,纷纷四下逃窜,但即使逃往深山密林,却依旧不能逃脱官府的各种纳税征徭盘剥。杜荀鹤《山中寡妇》一诗,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悲惨故事。
 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下——

二、鉴赏

杜荀鹤作为晚唐著名诗人,他在《自叙》里主张“诗旨未能忘救物”,吟诗作赋不忘济世救物,通过诗歌来反映现实民生疾苦。他声称,“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诗友顾云称赞他“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他的诗歌不事雕琢,诗风质朴。
《山中寡妇》与另一首《乱后逢村叟》,合题名为《时世行》。通过写山中寡妇的遭遇,深刻描绘了战乱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展现了唐末赋税征敛的残酷。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意思是丈夫因为服兵役而战死,她独守茅屋,备受煎熬。穿的是麻苎粗衣,头发干枯焦黄。“蓬茅”,蓬草和茅草,这里指茅屋,形容屋舍简陋。“麻苎”,大麻和苎麻。引申为粗布。诗的开头“夫因兵死”四字,直接交代她成为寡妇的原因:战争。接着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个山中寡妇的形象,住的是简陋的茅屋,穿的是粗布衣服,至于吃啥呢?诗人这里没有直接说,只说“鬓发焦”。这一句来得奇怪,它实际是在暗示我们:寡妇吃得很糟糕,严重营养不良,所以头发焦黄。如果这是一个年老色衰的寡妇,头发焦黄自然可以理解。但从诗的前后推测,这位寡妇应该年纪尚轻,与丈夫还没有来得及要孩子。为什么写头发而不写面容脸色呢?古诗里但凡写到妇女形象,描写头发是个必选项、重头戏!通过头发来窥探妇人的身心与情感状况。《诗经》里描写战争中的女人是“自伯之东,首如飞蓬”,意思是自从丈夫东行去打仗,无心打扮,头发散乱就像飞蓬一样。《木兰诗》里,女扮男装征战归家的木兰第一件事就是“当窗理云鬓”,描写木兰重返女儿妆的欣喜若狂。山中寡妇的“鬓发焦”,既是对鬓发外在色泽的描写,也是寡妇内在身心状况的概括:生存无着落,内心痛苦不堪、焦灼不已。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意思是桑树和柘树全都死了,还要交纳蚕丝税。田园耕地已经彻底荒芜了,仍然还要征收青苗税。“桑柘”,桑树和柘树的叶子可以用来喂蚕,这里指农桑之事。“征苗”,朝廷在稻谷没有成熟,秧苗青色的时候征收赋税,所以称为青苗税。一边是“桑柘废”“田园荒”的生存惨境,一边是“犹纳税”“尚征苗”的残酷剥削,一个“犹”字,一个“尚”字,把寡妇痛苦而悲惨的生存处境层层铺述,诗人对底层社会贫苦百姓的悲悯与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寡妇生活的艰辛,如果说前面我们还可以勉强归结为丈夫死于战争,家里缺少劳动力,没有生活支柱。而这里,诗人把批判的矛头直接对准了封建统治阶级及其严苛重赋,是他们的所作所为,把绝境中的百姓再次逼上死路。这与聂夷中“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的生存现状如出一辙。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意思是时常挖到的一些野菜,要连着根须一起煮食。现砍的生柴,也要带着叶子一起烧火。“斫”,砍的意思。“生柴”,指刚从树上砍下来的湿柴,不易燃火。这里以寡妇的口吻讲述生活的日常,“和根煮”与“带叶烧”两处平平淡淡的叙述,揭示出令人触目惊心悲惨现状。就是野菜也时常挖不到了,山野中的野菜都被穷人挖了个遍,能找到的一星半点的野菜,都异乎寻常的珍贵,于是连着根须都舍不得丢掉,与野菜和着一起煮食。用来生火的柴更是如此,哪怕是不易燃烧的湿柴,也珍贵无比,须连枝带叶放入灶台里燃火。生活的苦境,到底这样的地步,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寡妇生活的悲惨到达了极点,诗人出离的愤怒也到达了极致,诗歌彰显出强烈的情感倾向与尖锐的批判力量。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意思是任凭你是住在比深山更深的偏僻处,也没有办法躲避和逃掉官府的赋税和兵役。“征徭”,指赋税和兵役。“任是”与“也应”两个关联词,将诗人的悲惋与愤怒之情推向全诗的高潮,严厉控诉了官府的层层盘剥和重重压榨,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所有地方、所有百姓网罗其中,无处可逃。男人在外服兵徭,女人在家交赋税。男人已经死于战争里,女人还在赋税中垂死挣扎……
整首诗以通俗易懂的文字,通过一个山中寡妇的悲惨生活,给我们揭示出整个大唐王朝末期的社会面貌,情感沉郁而悲愤。

三、思考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农民赋税沉重,无以生存的惨剧在历朝历代中不断重演。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在对农民征收一定的农业税。中国的腾飞,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农民的剥削之上,这是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逐渐意识到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自2006年起废止《农业税条例》,中国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走进了历史博物馆,农民得到了彻底的解放。随着“乡村振兴”口号的提出,农民种粮还能得到政府的适当补贴。唐朝末年《山中寡妇》的悲剧不再重演。你认为,这种根本性的扭转,原因何在?在你生活的周围,有亲戚朋友是农民吗?请向他(她)了解和打听一下,目前农村农民生活的真实情况。去体会与感受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党和国家对农民朋友们的关注与关怀。

四、写法

唐朝诗人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意思是写文章作诗,应该反映社会时事,民生疾苦。杜荀鹤这首诗,正是在这种理念下的积极践行。杜荀鹤善于抓住生活细节,通过白描手法,将寡妇的悲惨生活揭示得淋漓尽致,对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榨进行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批判。
比如寡妇生存环境的细节,住的是“深山”、“蓬茅”,家园是“桑柘废”,“田园荒”,一片荒凉凄惨的景象。比如人物外貌的细节,穿的衣衫是“麻苎”,鬓发是“焦黄”。比如生活饮食的细节,煮的野菜还要“和根”,烧的柴火是“生柴带叶”,总之,就是这样一个孤苦伶仃,悲惨无比的寡妇,也无法逃脱官府的“纳税”与“征苗”。诗人用“犹”“尚”“任是”“也应”等表达情感的虚字眼,传递内心强烈的愤慨与无尽的悲叹。“一叶而天下知秋”,诗人通过一个寡妇的命运,反映出整个唐王朝末期社会的凋弊,普通百姓的悲惨生活。兵役与赋税,是死死勒在百姓脖颈上的两根绳索。诗人最后哀叹“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画龙点睛,揭示全诗的主旨。即如宋朝蔡正孙在《诗林广记》卷九所说的,这首诗全面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存现实与身心憔悴,国家政令的苛捐杂税如大山一样,重重地压在农民的身上。诗人借寡妇说天下苦人的苦境,“可谓曲尽其情矣”!如此,那些收集民风、民俗、民情的人,看到这样的景象,难道不能感同身受吗?
这首七律一改抒情与写景的传统,而是借鉴了杜甫用七律抒写民间疾苦的写法,把叙事、议论进行到底。尤其是中间的颔联“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与颈联“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两两对仗工整,用语清新通俗,读来爽健有力。宋朝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之为“杜荀鹤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