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极坏的主意

 云中上人 2014-05-20

这回还要说说《大气的上海人,开放的上海话》(以下简称“大文”)。不过不是说“大文”本身,而是该文透露出来的有好事者用汉字“拼写”上海话的举动。

这实在是一个极坏的主意。

“大文”作者对这个坏主意所持的批评态度我完全赞同。但该文的重点,是分析上海市教委出台的拟在幼儿园开展的上海话教育体验活动,对“汉字拼写上海话”这个坏主意的批评不是其重点。故总觉得有些话没有说透。

“用汉字拼写上海话”当然是指用汉字的普通话读音来标注上海话,——“大文”所举几个例子对此有所显示。但要知道,虽然汉字的普遍话读音是汉字的标准读音,但这并非汉字的惟一读音。从来就没有人说过汉字只能有普通话读音,操不同口音的人不能对汉字有不同的读法。比如“汉字”,普通话读“hàn zì”,重庆话偏要读“hán zǐ(近似)”。你只能说重庆话不是标准音,能说重庆话读错了?事实上汉字有多少种方言,就有多少种读音。笔者乃重庆人,从来就习惯用汉字的重庆话读音来识读汉字。同理,上海人亦完全可以用汉字的上海话读音来识读汉字。犯得着用汉字的普通话读音来“拼写”上海话吗?这既有违汉字的本质,同时汉字也没有这个功能。如果只承认汉字的普通话读音,各方言区的人又依据这种读音去“拼写”方言,那将会是一个什么局面?我们汉语和汉字庄严的美丽不是被破坏殆尽了吗?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种混乱局面?

实际上,对于如何正确使用汉语汉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早有明文规定,上海某些好事者的这种“创举”,实在有违法律规定。以此来玩玩帅,找找新鲜感尚可,若真有人要在正式场合、公共场所使用这种奇葩文字,国家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应予制止。

更深一步说,如果任凭这种“创举”泛滥,造成汉语的分化也未可知。

汉语的方言分歧本就够大了——甚至大过欧洲一些不同民族的语言。不同的方言之所以还能统称汉语,方言之所以不会演变成另一种语言,关键就在于汉字的统一性。不同地域的人们虽操着不同的口音,却写着完全相同的、相互完全能理解的文字,全无书面交流的障碍。汉字这一超越方言的特质成就了统一的汉语。如果允许以汉字的某种读音来“拼写”方言,其后果真是难以设想。比如重庆话“汉字”二字的读音“hán zǐ(近似)”,如果按照所谓“拼写”的方法,那就得写成“含子”,或者别的什么同音字。谁懂得是何意?还以为是疼爱孩子,把孩子含在嘴里呢。别说这种对汉字颠覆性的运用,就是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分歧,也造成了大陆人与台湾同胞文化上的隔阂。台湾分离势力就有人利用这种文字分歧形成的隔阂,破坏两岸同胞文化上的认同感,达成其政治上的目的。可见,用“汉字拼写上海话”实在是一个坏到不能再坏的坏主意。民众不可等闲视之,政府亦不可等闲视之。

临末,还须指出一点。汉字不是表音文字,没有“拼写”功能。用汉字的普通话读音去“拼写”(实际上是标音)某种方言,当然是勉为其难,事倍功半,“不可能准确地记录上海话的读音”就不意外了。——此是题外话,立此存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