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专业发展导引》学习笔记

 缘来自你 2014-05-21

《教师专业发展导引》学习笔记

第一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途径

4学时  201361

提纲: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意义(2学时)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2学时)

(一)教师是专业人员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内容:

一、教师是专业人员

1、教师专业性的主要内容

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所谓专门职业是指需要经过专门教育培训、掌握专门知识与技能、按照一定从业标准进行工作,从而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职业。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是与其他职业相比较而产生的,它主要通过其从业标准来体现,有没有从业标准和有着怎样的从业标准是教师职业专业地位高低的指示器。

2、教师的从业标准

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从业标准作了具体规定。如第10条强调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1、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

第一、对于教师职业由强调其工具性价值转向内在价值。

第二、对于教师发展由强调外部动力转向重视内部动机。

第三、对教师工作由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

 

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名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

1)遵守职业道德    2)拓展专业知识

3)提升专业能力    4)建构专业人格

5)形成专业思想    6)发展专业自我

3、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第一、教师专业发展是职业特性对教师的必然要求。

第二、教师专业发展能够激发和坚定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

第三、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实现教师的生命价值。

4、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1)终身学习       2)行动研究

3)教学反思       4)同伴互动

5)专业引领       6)课题研究

7)网络远程研修   8)教师成长记录袋

5、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时代的需要

2)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3)自我实现和人生幸福的需要

 

第二章   教师的专业素养(4学时)

时间:2013610

提纲:

一、     教师专业素养的内容(2学时)

二、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2学时)

内容:

一、教师专业素养的内容

(一)思想道德素养

1、教师职业道德及基本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特点:

(1)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

(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教书育人要求的一致性。

(3)教师职业道德的全面性。

(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解读

“爱”与“责任”是贯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

(1)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根本要求。

(3)关爱学生。是教师的灵魄。

(4)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5)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1)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2)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

3)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有利于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4)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4、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途径。

1)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理论修养。

2)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楷模的品格。

3)从高标准的职业道德履行职责。

(二)、理论素养

1、什么是理论素养?

理论是对客观现实的理性反映,它具有高度抽象概括事物本质的规律性,以及科学的预见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性的本质特征。作为教师,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掌握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

2、教师必须学习理论。

教师如果没有相应的教学理论素养,就有可能只是陷于日常事务中,满足于表面工作而不能深入一层,不能有所创见,久而久之,就会使自己成为一个“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教育者。

3、生本教育理论基本观点

(三)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就是学科的素质和修养,包括学科的态度、学科的追求、学科知识、学科技能和学科研究。

(四)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五)科学素养

     要把青少年培养成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人才,教师自身首先要有较高的科学素养。教育教学工作要求中小学教师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

 

二、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途径

1、          享受教育,提升教师的人格素养。

(1)完善人格素养,感受教育的幸福。

(2)提升教育境界,播撒人文情怀。

(3)对教育充满期待。

(4)发展教育的创造性。

2、          更新观念、强化教师主体地位。

(1)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2)强化教师的主体地位。

3、          拓宽渠道,采取多样化的研修模式。

4、          躬身实践,扎实推进专业发展。

5、          浸润书香,全面丰盈教育素养。

 

第三章             教师的专业能力(2学时)

2013615日)

提纲:

一、教师专业能力概述

二、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内容:

一、教师专业能力概述

(一)教师能力的含义

     教师专业能力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教师专业能力应包括思维条理能力、逻辑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组织教学能力。

 

(二)教师专业能力的内容:

1、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的核心。包括教材使用与创新、备课与教案生成、课堂上师生互动与沟通、教学内容显现方式、教学情境创设、课堂讲授与调控等能力。

2、教学评价能力。正确的评价可使学生受到激励,反之则使学生受到伤害和打击。

3、教学科研能力。

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

5、学术交流能力。

6、管理能力。

 

二、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一)理想信念——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基石。

1、培养成就感

2、培养研究兴趣

(二)校本教研——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平台。

(三)课例研究——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磨刀石”。

(四)教学反思——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必备条件。

1、反思教学的闪光点

2、反思教学的遗憾点

3、反思教学的疑惑点

4、反思设计的空白点

5、反思学生的错误点

(五)个性化——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保鲜剂”。

1、教学机制的个性化。

2、教学语言的个性化。

 

第四章   课堂教学(4学时)

2013622日)

提纲:

一、好课的标准(1学时)

二、上好课的基本技能(1学时)

三、说课(1学时)

四、课堂观察(观课议课)(1学时)

内容:

一、好课的标准:

1、创造了学生发展良好的环境氛围。

2、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与思维度。

3、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统一了教学的规范性和创新性。

5、落实了知识、情境、思维、技能目标。

 

二、上好课的基本技能

(一)课前准备。

1、教材分析。上好课的关键是备好课,备好课的关键是做好教材分析。教学的重点是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能力。

1)分析学科的知识体系。

2)分析课程标准。

3)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材的特点。

4)分析教材要以整体为背景,了解各部分教材的特点。

5)分析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6)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酝酿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

 

2、学情分析。 教师对学生学习某一内容前的真实状态或对学生已有经验进行分析的过程。

 

(二)课堂设计

1、设计理念。教师对自身的定位,怎样看待学生,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都是教师教育理念的体现,这种理念就指导老师对课堂的设计。

2、板书设计。教学板书一般有板书、板演、板画三种。教学中老师必须慎重考虑,精心设计。板书的原则是简单扼要、眉目清楚、切忌随心所欲,杂乱无章。

3、教学流程。是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过程,其设计受教师自身素质影响,也受教育环境的影响。

 

(三)课堂实施

1、创设情境

2、讲授指导

3、管理调控

4、反思总结

 

(四)课后反思

1、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要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

3、要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

5、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智慧的火花”。

6、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三、说课

(一)说课的含义及类型

1、说课的含义:说课是指执教者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以教育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某节课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通过说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整体设计、环节设计、重难点突破方法、教学方法等来开展好的备课活动。

2、说课的类型

1)课前说课    2)课后说课    3)评比性说课

4)示范性说课  5)研讨性说课  6)汇报性说课

7)指导性说课

 

(二)说课的内容

1、说教材

2、说目标

3、说学情

4、说重点、难点及其确定的依据

5、说教法

6、说学法

7、说过程

8、说多媒体的运用

9、说效果

 

(四)课堂观察(观课议课)

1、什么是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

2、课堂观察的步骤

1)课前会议

2)课中观察

3)课后会议

 

 

第五章    学生教育与管理(6学时)

2013629日)

提纲:

一、班主任工作

二、学科教师的育人艺术

内容:

一、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的基本素质

1、真挚的爱心与高尚的师德

2、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较强的教学能力

3、科学的管理思想与育人艺术。

 

(二)班主任的工作原则

1、全面教育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2、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原则

4、独立工作与协调各方相结合原则

 

(三)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与方法

1、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3、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四)班主任工作艺术

1、助人自助,促人自悟

2、对准心灵的“弦”,远近高低各不同。

 

 

二、学科教师的育人艺术

 

(一)学科教学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1、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

2、学科教学活动中实施德育的原则。

3、学科教学活动中实施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1)挖掘教学内容活动中实施德育的素材。

2)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德育联系。

3)强调课外活动中的德育渗透。

4)发挥教师人格力量在学生品德形成中参照作用。

(二)师生沟通的策略

1、师生沟通的原则

1)理解

2)真诚

3)尊重

2、师生沟通的途径

1)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沟通。

2)通过作业评语与学生沟通

3)通过课余交流与学生沟通

4)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沟通

5)通过电话、短信或网络进行沟通

6)通过家访或与家长联系达成与学生的沟通

7)通过共同参与活动促进沟通

3、师生沟通的技巧

1)与学生沟通的口语艺术。幽默、委婉、含蓄

2)与学生沟通的体态艺术

3)聆听的技巧

4)批评学生的技巧

5)表扬学生的技巧。适时、适度、适性

4、避免不良的沟通方式

1)避免抱怨的唠叨

2)避免发号施令。如命令、威胁、强加于人、过度忠告。

3)避免讽刺挖苦

4)绝不设置“眼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