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儿科学与温病学的关系(一)

 johnney908 2014-05-21
    2.2  “稚阴稚阳”学说“稚阴稚阳”学说是说小儿时期无论脏腑气血、筋脉骨肉均处于幼小的状态,成而未全,全而未壮。也就是说“阴”和“阳”均比较幼稚,称为“稚阴稚阳”,是小儿体质生理的基本方面。而“稚阴”、“稚阳”概念的提出,则是长期以来对“纯阳”学说不同认识进行争鸣的产物。《灵枢·逆顺肥瘦》云:“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变蒸》也说:“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都说明小儿脏腑柔弱。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小儿则》认为“小儿元气未充”、“小儿之真阴未足”、“小儿之阴气未至,故曰纯阳,原非阳气有余之谓,特稚阳耳”,这也是基于他“人体虚多实少”、“阳非有余”、“阴常不足”的学术思想,不赞成小儿“纯阳之体”的观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亦言小儿幼稚质薄神怯,五脏六腑气弱。“稚阴稚阳”一词首先出现于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解儿难》一文,书中说:“古称小儿纯阳,此丹灶家言,谓其未曾破身耳,非盛阳之谓。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也。”是对历代儿科医家论述的高度概括和进一步完善。总之,“稚阴稚阳”谓其初具形体,各方面均“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血(阴)气(阳)、脏(阴)腑(阳)、形(阴)神(阳)的柔嫩娇弱而又蓬勃的生长状态,都可归纳为稚阴稚阳。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小儿在病机、诊治上与成人有质的区别,故为中医儿科临床上的指导思想。“稚阴稚阳”之体决定小儿疾病的易感性。《医学三字经》说:“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由于小儿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上寒温不能自调,乳食不能自节,故容易发病。且发病急,传变快,病情重。吴鞠通《温病条辨》说:“小儿肢薄,神怯,经络脏腑嫩小,不奈三气发泄,邪之来势如奔马,其传变亦如掣电。”说明了小儿发病之速和传变之险。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内脏精气不足,卫外功能不固,容易感受温热时邪。且变化迅速,卫分之证短暂,甚至见不到卫分证,直接出现危重的气营(血)证。临床上以高热不退、抽风、斑疹为主要特点。此外,小儿发病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寒热虚实常相互转化或出现兼证。《小儿药证直诀》明确指出:“脏腑柔弱,易寒易热,易虚易实。”是指小儿患病,邪气易实,正气易虚,实证往往可迅速转化为虚证或大虚之中有实邪可见。易寒易热是说在疾病中,稚阴未长,易阴伤阳亢,表现为热证;又由于稚阳未充,出现阳虚衰脱。如外感风寒,可郁而化热,热极生风,出现高热、抽搐。又由于正不敌邪,转瞬面色苍白、汗出肢冷等阴盛阳衰的危候。清·石寿棠《医原·儿科论》则对稚阴稚阳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提出稚阳稚阴化燥之说,从燥湿论述小儿生理特点。他说:“小儿春令也,木德也,花之苞,果之萼,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也。稚阳未充,则肌肤疏薄,易于感触;稚阴未长,则脏腑柔嫩,易于传变,易于伤阴。仲阳允为小儿之司命者哉!乃世俗推六气致病之理,未推六气最易化燥之理,并未推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尤易化燥之理。”故小儿疾病易于化燥伤阴,时时要顾护阴液。在吴有性温疫热邪解后宜养阴、忌投参术的思想影响下,清代医家对温病的治疗确立了清热养阴的治则,叶天士对温病养阴有很多创见,把养阴步骤分为甘寒养胃津、咸寒滋肾之法。同时叶天士发挥了李东垣脾胃学说,立养胃阴一法,不但用于温病,而且广泛运用于治疗某些虚劳、肝病、胃病、久咳、血证等,亦收良效。吴鞠通继承并发展了《伤寒论》清热保津、泻下存阴之法,提出了清络、清营、清宫3法,吸收了吴有性对温病内热烦渴给服梨汁、藕汁、西瓜等经验,从理法方药方面,全面阐述了清热养阴治则在温病治疗全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及其临床运用,制定了一系列养阴名方,在儿科外感热性病中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广泛运用于其他杂证。由于稚阴稚阳的特点,在用药时要治疗迅速,用药准确,剂量适宜。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儿科总论》里提出“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稍不对证,则莫知其乡”。用药稍有不当,极易损伤脏腑,轻病变重,重病转危。因此小儿用药,要中病即止。小儿脏器轻灵,随拨随应,对药物反应较成人灵敏,容易恢复健康,但是药三分毒,不可过用药物,药量适可而止。此外,小儿脏腑娇嫩,气血不足,用药品种要慎重,不可选用猛烈之法、峻烈之药,反之则易损及脾胃、伤及脏腑,所以小儿治疗时用药宜平和。小儿热病,用药不宜过寒,如外感辛凉解表中加荆芥、苏叶,以凉为主,凉温并用,透邪外达。荆芥、苏叶虽辛温解表,但其性缓和,用之不致过汗伤阴且性味芳香透达,即防过寒,又加速驱邪外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