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痹”与“痿”探析

 johnney908 2014-05-21

分开。

另外,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论述痿病与痹病的鉴别要点时,认为痿证为虚,痹证为实。

5 痹病与痿病的治疗

对于痹病的治疗,“通络”这一治则贯穿于各个证型之中。二者各有侧重。如丁元庆等[4] 认为痹证当重除湿。张明学等 [8] 认为无论痹之久暂,正气盛痹可自解,急则治标,邪却则正安,久病必瘀,血活络通则邪无所附,缓则治本,补气为先。焦树德 [1]认为治疗痹的大法具补肾祛寒为主,辅以化湿散风,强壮筋骨,祛瘀通络。娄多峰 [9] 擅长用中药治疗痹病,桂枝配芍药,桂枝配甘草、石膏配知母等。喻建平等 [5] 认为气血与痹病关系密切,在治疗中采用柔筋法和益气固表法。雷正科 [10] 主张治痹分上肢痹、下肢痹、椎体痹三部,采用益肝补肾,通利关节,强壮脊骨三法。

痿病的治则有清金保肺法,补益肝肾,壮健筋骨法、清热利湿法、补益脾胃法,温化寒湿法,填精补髓法,温肾助阳法,活血化瘀法,疏肝解郁法,镇心安神法,燥湿化痰法等。 在临床中,李寿山 [11] 主张重症肌无力从肝论治,王庆松 [12] 认为在治疗阳萎时不可一味治肾,而应该温振肾气,维护肺气,健运脾气等。

总之,对于痹病与痿病的治疗,由于病程多久,往往单一治疗难奏效。因此,可采用综合疗法,如理疗、针灸、推拿等,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焦树德.三谈痹的辨证论治.中国中医风湿病学杂志,1999,2(1):3.

2 袁治.中医骨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8.

3 郭颖惠,于克,刘国栋.痹病的机理与治则.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0,16(4):29.

4 丁元庆.论痹证当重除湿.光明中医,2001,16(1):23.

5 喻建平,陈昆平.谈谈气血与风湿病的关系.中国中医风湿病学杂志,1999,2(1):15.

6 娄多峰.瘀血痹临床辨析.中国中医风湿病学杂志,2000,3(1):3.

7 邓中光,邓铁涛.对重症肌无力的认识.新中医,1988,20(4):12.

8 张明学.治痹偶拾.新中医,1985,17(2):5.

9 冯喜如,秦克枫,娄多峰,等.应用仲景对药物治疗风湿病的经验.中国中医风湿病学会杂志,1999,2(1):13.

10 雷正科.治痹三部三法探讨.中国中医风湿病学杂志,199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