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先天太极与后天太极的理解

 太极一圆 2014-05-21
在师父(夏春龙)的博客中,有谈及先天太极与后天太极的内容。先引用如下:
“太极乃道家修道证道之术,其精微神妙非笔墨所能形容。由于此问题非几篇文章所能说清,只能简单谈谈。余所学太极拳就有先天太极十三式:圆、上下、进退、开合、出入、领落、迎抵。先天太极十三式以炼体积气蓄能为主,修性复命返回先天。其练法是四梢归于丹田的逆炼对待之术,五行相克,劲的性质是向心力。后天太极十三式: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后天太极十三式以强身听劲发力致用,后发先至御敌防暴。其练法是丹田行于四梢的顺练流行之术,五行相生,劲的性质是离心力。先天太极十三式炼中和之气神藏而静,后天太极十三式用中和之气神发而动。先天和后天都自无中生有,炼后天者需要入无求有,然后以有投无。炼先天者又要以有入无,然后自无返有。两种练法动静相间方为真太极也。太极阴阳贵在变、此消彼长成一圆,循环无端往复转、动静开合法无边;净心敛神守真元、天人合一道自然,修性复命体康健,得传久练返先天。”
师父言简意赅,提挈了主旨。在此,我依自己的理解,试着铺陈一番。
在王宗岳祖师爷的《太极拳论》中,开篇便直达主题:“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际,阴阳之母也”。其实质上,就点明了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先天太极与后天太极”的分野:在太极产生之前是先天太极态,而当太极产生之后就进入后天太极态。而张三丰的《学太极拳须敛神聚气论》则解释的更详尽:“太极之先,本为无极鸿濛一气,混浊不分,故无极为太极之母,即万物先天之机也。”“二气分,天地判,始成太极。二气为阴阳,阴静阳动,阴息阳生。天地分清浊;清浮浊沉,清高浊卑。阴阳相交,清浊相媾,氤氲化生,始育万物。人之生世,本有一无极,先天之机是也。迨入后天,即成太极。故万物莫不有无极,亦莫不有太极也。”无极、太极、阴阳在逻辑上有着层层递归之关系。无极生太极是无中生有,是由零而一;太极生阴阳则是太极生两极,是由一而二。当然,我们这样简单去说是不甚严谨的,依旧是片面地、有局限的。如果较起真来,无极与太极也是二——毕竟有无相生嘛;而阴阳是二也是一,因为“有太极必有阴阳,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互济”。如果这样纠缠下去,就会陷入“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循环论证中。那真个是“道可道,非常道”了。所以,我们都先糊涂一些好了。言归正传,有了这个“零而一,一而二”的理解,我们就回到分野的交集上来。在这一组逻辑关系中,太极就是“一”。先天太极是“由一归零”、由太极态返无极态的逆修过程,“炼中和之气神藏而静”,这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而后天太极则是“由一而二”的顺修过程,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而八卦。。。。。。是由太极态炼无穷极态的顺发过程,是用中和之气神发而动,这是“故常有欲,以观其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