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诊治

 johnney908 2014-05-22

    (4)久病素虚诸劳,运化失职,气机不畅,或者中阳不足,中焦虚寒均可导致脾胃亏虚,胃失和降,形成胃痞。

    总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痞)的发生,中医认为主要由感受外邪、饮食不节、七情失和、久病素虚诸劳等,导致胃气郁滞,或者脾胃失养,胃失和降。其基本病位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密切。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是导致本病发生的病机关键。若日久不愈可导致血行不畅,脉络瘀滞,血络损伤,发生吐血、黑便,甚至积聚(如胃癌)等变证。因此,一旦发现患者罹患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就须尽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3  辨证论治

    cag在中医学中最常见的临床证型与对证方药分述如下[5~6]:

    3.1  脾虚湿热型

    症状:胃脘痞闷隐痛,神疲乏力,不思饮食、时有嗳气,口干或口苦,但不多饮,大便不爽或稀溏,舌苔黄腻、舌质淡或边尖红,脉细弦。

    治法:益气健脾,兼以清化。

    处方:参苓白术散合香连丸加减。

    用药:太子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0g、炒苡仁15g、黄芩10g、仙鹤草15g、蛇舌草15g、半枝莲15g、煨木香6g、黄连2g。

    加减:腹胀痛甚者加佛手、枳壳;热甚者加蒲公英;便溏者加炒楂曲等。

    中成药:清幽养胃胶囊、肠胃康等。

    3.2  肝胃不和型

    症状:脘胁胀满疼痛,情志不遂时尤甚,矢气则舒,嗳气频作,纳差,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处方:柴胡疏肝散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用药:柴胡5g,白术10g、白芍20g、法半夏6g、黄芩10g、仙鹤草15g、蛇舌草15g、半枝莲15g、炒苡仁15g、炙甘草5g。

    加减:气郁甚者加佛手或炒枳壳、麦芽;嗳气甚者加刀豆壳;胆汁反流者加金钱草;泛酸甚者加煅乌贼骨、白芨、大贝母;夜寐不佳者加百合、夜交藤等。

    中成药:理气和胃口服液、和胃胶囊等。

    3.3  胃阴不足

    症状:胃脘隐隐灼痛,空腹时加重,似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食欲不振,食后胃脘痞胀,舌红少津、有裂纹,少苔或花剥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

    处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用药:南北沙参各12g、麦冬15g、生地10g、玉竹15g、白芍20g、法半夏6g、蛇舌草15g、半枝莲15g、炒苡仁15g、百合15g、紫菀10g、莱菔子15g、炙甘草5g等。

    加减:恶寒又见大便干结甚者,加肉苁蓉、莱菔子;腹胀痛甚者加香橼皮或佛手;阴虚胃热甚者加石斛、天花粉等。

    中成药:养胃舒等。

    3.4  气虚血瘀

    症状:病程日久,胃脘部隐隐刺痛,固定不移,面黄、神疲、纳谷不香或食后痛甚,或吐血、黑便,舌苔薄白,舌质淡尖有紫斑、紫气,脉细涩。

    治法:益气化瘀。

    处方:六君子汤加减。

    用方:太子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0g、蛇舌草15g、半枝莲15g、炒苡仁15g、丹参10g、莪术10、石见穿15g。如有出血者加白芨、参三七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