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董师认为中医博大精深,深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秉承了数千年中华民族长期与疾病斗争的丰富经验,同时受其它学科与现代医学的影响,使得中医学逐渐形成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其核心思想可用 “气通人和” 这四个字概括。 【关键词】 气通人和 内经 董襄国 中医 董襄国教授是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在中医基础教学第一线辛勤耕耘了三十余载,以其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启发了一批批懵懂青年;以其崇高的人格魅力折服了一颗颗中医学者的心;以其独特的教学模式培养了一代代优秀岐黄人才。“不为名使,不为利役,无私奉献,一心教学” 是对其最佳之写照,董师对于中医有着独到的见解,笔者深受其教诲,现总结如下。 1 气通 1.1 气 气是中医中的物质载体,在古代,气被认为是构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质。庄子在《知北游》道:“通天地一气耳。” 就是指宇宙间的一切皆是因气聚,它可 “大而无当,往而不返”,“犹河汉而无极也”。《知北游》又道:“人这生,气之聚也,聚则生,散则死。” “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这在《医方考》也有相似的记载:“ “气者,万物之所资始也,天非此气不足以长养万物,人非此气不以有生”。《医门法律·大气论》也谈及:“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张介宾在《类经附翼·医易义》中则谈到:“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 《素问·宝命全形论》记载:“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以上记载都说明在中医学中气这一作为构成生命最基本物质的涵义。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之生死由乎气,故气又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这种维持生命的物质——气,是运动着的精细的物质实体,一切事物都是气运动的结果。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 气经常处于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并且通过气的升降运动而引起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素问·六微旨论》道:“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这种因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 这就是对气化过程的最佳概括。 |
|
来自: johnney908 > 《精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