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有性《温疫论》、袁班《证治心传》与中医温病学形成的研究

 johnney908 2014-05-23
【摘要】: 研究目的 曾几何时,由于抗生素、激素的发明,使人们产生了错觉,认为传染性疾病被征服了,中医温病学说也过时了。2003年初严重性非典型肺炎(SARS)在广东省发生,疫症随后扩散至全国多个省份,也扩散至香港特别行政区,随之产生诸多的医学与社会的问题。面对突发而来的疫情以及后来中医药介入取得的成果,促使人们进行反思,并努力寻找中医武器库。吴有性《温疫论》被认为是中医学术源头的温病学说医学著作,列入中国中医科学院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研究内容。温病学说,是有清一代学者,对传染性、发热性、感染性、流行性疾病防治的重大贡献,在温病学研究中,学者们关注更多的是成熟于清代的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而对温病学形成的先驱者如明代吴有性、袁班却关注不多,尤其是袁班《证治心传》,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更鲜为人知。因此,探讨吴袁二氏的学术思想与著作,对于温病学的形成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研究方法 版本确定:作为先行性基础工作,在香港地区图书馆、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及医史各家教研室藏书库进行早期资料的收集,重点对《温疫论》、《证治心传》版本进行研究。参考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对两书历代传世版本进行整理,认为现行业界可见之版本,如《温疫论》之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发行的16开本《温疫论补注》;197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黑龙江中医研究所评注的《<温疫论>评注》;1977年8月浙江省中医研究所评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温疫论评注》;1982年2月由南京中医学院温病学教研室编著的温病学教学参考书《<温疫论>校释注评》(1-4册)油印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由孟树江、杨进点校的《温疫论》;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温疫论》;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在2003年出版的由张成博、李晓梅、唐迎雪点校的《温疫论》;同年由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的《温疫论》;以及当今最新通行版本《温疫论》,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张志斌整理。上述版本进行比较后,确定本次《温疫论》以2007年7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张志斌整理本为主要资料,参考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版《温疫论补注》(光绪乙未年新刻,扬州文富堂藏本)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各家教研室收藏的同治甲子年新刻,樊川文成堂藏板的《温疫论新增补注》。而《证治心传》由于传世版本较少,仅存抄本一册、铅印本一册和保存于《三三医书》及《国医小丛书》中之版本,就手头资料对比研究后,确定本次工作以1923年杭州三三医社出版的三三医书第二集第二十五种《证治心法》为主,参考1998年10月,由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出版,收录于《三三医书》,第二集601-613页的《证治心法》。 资料收集:论文上溯秦汉、晋唐及宋金元医学对吴、袁温病学术思想的影响,下及吴、袁医学对清代温病医家的启发作用,需要一系列古籍资料的支撑。考虑中医古籍医书资料收集的困难,因此充分汇辑近人点校出版的中医典籍套书,如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清代蒋廷锡等原篡之《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精华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出版,胡国臣总主编之《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收载明代13位、清代17位医家全书);1997年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出版《难经发挥》;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版《诸病源候论》;199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备急千金要方》;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影印版《外台秘要》;《伤寒补亡论》则采用1992年中国书店出版影印版;200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素问玄机原病式》及《儒门事亲》;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出版《叶天士医学全书》、2002年出版《吴鞠通医学全书》、1999年出版《王孟英医学全书》;200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病论》、2007年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之《医略十三篇》、《广瘟疫论》及《瘟疫辨论》(均见于曹洪欣编《温病大成》)等。与此同时,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所收载近20年核心期刊中发表有关中医温病学理论、辨证方法、治疗手段、药物使用等,尤其是对国家重大科研课题成果推广应用的追踪,分析评价归纳总结吴、袁两部著作对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最后,参考西方流行病病因学相关文献、近现代文献资料及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归类、分析评述,重点参考以下典籍及有关医疗杂志。 Felissa R.hashley,RN Jerry D.Durham "Emerging InfectiousDiseases - Trends and Issues,Springer PublishingCompany,2002" David A Warrel,Timothy M Cox,John D Firth Edward J Benz Jr "OxfordTextbook of Medicine(4th Ed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 National Institutesof Health "Understanding the Immune System - How It Works",NIHPublication,2003 资料分析评述:论文根据医史文献学科注重文献资料整理挖掘与理论学说探讨的特点,尝试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模式。横向研究,以断代史研究的方式,研读明代末年两部温病学著作,即吴有性《瘟疫论》、袁班《证治心法》两书,梳理出两书的学术特点,概括其对温病发展所作的理论创见及临床贡献;纵向研究分两部分,第一主要是整理明以前的温病学术成就,重点梳理出其中对与吴、袁学术的影响部分,如《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诸病源候论》对温病病因、病机的论述等。第二主要探讨吴、袁医学对清代温病学的影响,尤其是对叶、薛、吴、王四大家及之后的温病名家的启发作用,阐述吴、袁医学对构筑现代温病学说的贡献。同时联系西方传染病学中关于病原学的理论,探讨中西方医学关于传染病的共同之处。 研究结果 基于上述研究方法,形成的学位论文,结构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成书于明代末年的两部中医温病学名著,重点探讨吴有性《温疫论》、袁斑《证治心传》学术成就:1、吴有性在温病病因上提出疫气学说,并指出疫气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偏中(特异)性、专发性等特点,在温病的治疗上提出“扭转截断”的治疗方法,即疏利膜原,扭转病位;早逐客邪,截断病因;九传治法,里通表和;疫后养阴,防止复发等治法。2、袁班提出温疫由戾气所感,温邪多从上焦肺卫侵犯人体,以卫气营血途径传变,在温疫的鉴别诊断上重视与伤寒及其他无疫性温病的鉴别;在温疫的治疗上强调根据疾病之阴阳虚实进行调护。3、分析吴、袁医学的共性:温病治疗上须通常达变;热病诊断要注重舌、脉,参合其他,体察入微;温病用下法当与舌诊合参;温病攻邪宜早,药证相投;均强调病后调理,防治复发的重要性。4、概括吴、袁医学对温病学的贡献:病因上提出疫气、戾气概念;感邪途径及受邪部位为“口鼻”、“上焦肺卫”;疫邪传变有吴有性之表里九传法和袁班的“气营传变”及顺传、逆传顺序;诊断上在舌诊、脉诊上的发挥;治疗上分述吴又可攻下、养阴等法及袁班擅于调理阴阳虚实及注重病后调理等法。 第二部分,吴有性《温疫论》、袁斑《证治心传》对清代温病名家著作的影响,重点是分析其与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四大家学术联系,例如对叶天士温邪上受与卫气营血论说及辨舌验齿,吴鞠通的邪从口鼻而入,吴鞠通对承气汤方的化裁变化,下后变证的分析,黄连与大黄两味药物的运用,养阴清燥和补泻兼施等。又如薜生白对吴有性“邪伏膜原”与“主客交”的引用,王孟英以舌诊补脉诊的不足,乃至到雷丰的《时病论》等,无不与吴、袁两者,有或多或少的关联,成为论文的重要部分。吴有性《温疫论》、袁斑《证治心传》对温病病因学的形成与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还包括对清代戴天章的《广温疫论》与清末何廉臣增补重订的《重订广温疫论》,马印麟的《温疫发源》与《温疫辨论》等一批以防治瘟疫病为重点内容的专著,论文也对此进行研究。 论文附篇,中医温病学说成为构建现代生态流行病学理论的源泉。笔者长期从事香港城市环境规划工作,虽然医学在20世纪已得到极大的发展,但疾病对人类的威胁并未减弱,漫性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新发现传染病又开始袭击人类。这种威胁迫使流行病学重新思考自己固有的传统方法与现代疾病模式的矛盾,努力寻求新的方法来应对21世纪人类健康的敌人。生态流行病学(eco-epidemiology)是近十年不断被提到、运用和实践的流行病学新概念。笔者体会中医温病学说病原病因理论,与西方生态流行病学提法有相通之处,但论证很不成熟也不充分,故作为附篇列于论文之末供读者参考。 研究结论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明镜者,所以察形也。论文通过研读明代末年两部温病学著作即吴有性《瘟疫论》、袁班《证治心法》,系统梳理出两书的学术特点,概括其对温病发展所作的理论创见及临床贡献,证实它们都是中医温病学发展史上重要学术著作,尤其袁斑《证治心传》不应埋没它应有的学术地位。 论文在分析明代吴有性《温疫论》、袁斑《证治心传》关于温疫传染途径、发病病位、症候转归、治疗原则以及临证方药内容基础上,认为其对清代温病四大家以及其他温病学术名著同样也产生重大影响。温病学术史研究重点在明清之500年,正如近代岭南温病名家陈任枚所言:“大抵学术之变迁沿革,必随自然之趋势,以适合其环境所需要,乃足以创造学说,而卓然自成一家,医学何独不然?明清以迄于今,研究温病之者日多,其方法亦日以精密,则此五百余年中,为温病最盛之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