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交响乐团昨搬家 135年历史将在复兴路延续

 万宝全书 2014-05-24

  ■本报记者  诸葛漪

90岁高龄的温潭在艺术档案室拿起一本上世纪20年代的歌剧《茶花女》小提琴伴奏乐谱,封二处还有当年的宣传广告。 蒋迪雯 摄  90岁高龄的温潭在艺术档案室拿起一本上世纪20年代的歌剧《茶花女》小提琴伴奏乐谱,封二处还有当年的宣传广告。 蒋迪雯 摄

  昨天早上9点,湖南路105号上海交响乐团小楼门口,三辆橘色大型货柜车整装待发,乐团搬家的一天终于到了。

  搬场工从排练厅推出一个个巨大的黑色乐器箱,箱上标注乐器名。每推出一批箱子,上交工作人员逐一点数并在清单上记录:“指挥台1个、大提琴14把、贝斯8个、竖琴1个、中国大鼓4个……”

  搬运持续一天,“今天计划来回三趟,运9个车次,争取将25日新厅首场排练的乐器全部搬完。”

  10点整,第一趟搬运车队驶向相隔1.1公里的复兴中路1380号上交新厅。湖南路105号另一座小楼里,艺术档案室工作人员还在清点家当,从工部局乐队时代起的近600箱乐谱,按作曲家、年代归类贴条,光是整理就用了两个月。乐队队长宋国强告诉记者,“部分乐谱之前运到新厅去了,有临时演出又要拿回到湖南路来,总之一点不能乱。”

  听说上交22日搬家,90岁高龄的温潭特地赶来了。温潭是印尼归侨,先在上交拉小提琴,后改拉中提琴,之后又到乐团档案室工作。前几年,他还骑着自行车来团里,只为查音乐资料中的一个意大利文单词。温潭拿着歌剧《茶花女》的伴奏乐谱回忆说,“这是意大利指挥家梅帕器在1922年买的乐谱,再过8年,它也该100岁了。1919年,梅帕器巡回演出来上海,他17岁获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奖,担任过米兰歌剧院指挥。到上海举办钢琴独奏会后,梅帕器被上海工部局聘为上海公共乐队(即上海交响乐团前身)指挥。”

  1911年的乐队演出节目单,梅帕器1921年从欧洲购置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乐谱,工部局乐队时期使用的琴凳和谱架……这些家当都将搬入上交新音乐厅互动长廊,让观众对135年的上交温故而知新。著名指挥家黄贻钧是首位担任上海交响乐团团长的中国人,他的雕像坐落在一片绿茵中,正对档案室小楼,“黄先生雕像也会搬去新厅。”宋国强肯定地说,“搬家,不会丢掉历史。”

  木质楼梯、长廊、石膏天花板……李莺举着手机不停拍照,每个角落都不想错过。她的外公是上交原低音提琴首席郑德仁,“我是‘音三代’,在上交微信看到搬家消息,就赶来了。”李莺对上交的最初记忆停留在1990年,那年她3岁,“晚上,我来湖南路排练厅玩,白色雕花扶手、白色的门,安静得只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一推开门,灯火通明,乐声像潮水般涌来,所有乐手都穿着黑西装,我看到了外公。可惜,我今天没找到记忆里的白色大门。”宋国强开玩笑,试图冲淡李莺的伤感,“1990年,那时我肯定吓过你,问你有没有工作证,怎么随便进排练厅?”

  排练厅小楼的布告栏内,还张贴着乐团业务学习、乐谱管理的各种通知。中午11点,排练厅却意外响起了乐声。中提琴手魏震在练习柴可夫斯基《佛罗伦萨的回忆》,为今晚的“六重奏之夜”演出做准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