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影响生产订单的差异分析
一、影响生产订单差异分析的目的: 只要我们的生产订单采用标准成本,必定会产生差异,差异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找到管理漏洞,做到事中控制。 二、生产订单产生差异的来源: 几种情况的差异与资金变化:
2.发票价格差异和汇率差异: (a) MIRO采购发票预制和校验时,由于价格的变化会产生差异,并且跨期产生暂估和实际也会出现差异; (b) 外币采购因为汇率变化引起的差异; 【收货到发票校验】汇率的差异和材料的差异同样处理; 【发票校验之后】产生的应付因汇率变化在期末外币重估时产生的差异则视为汇兑损益。 3. 重新对库存进行评估产生的差异: 4.生产成本结算差异: 生成产本:原料辅料,人工机器折旧 生产成本结算差异 = 生产成本投入-生产成本产出 (a)直接材料成本:是为生产订单直接领用的物料的成本,等于生产订单领用物料的数量乘以此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数据来源为MM模块; (b)直接人工费:等于生产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乘以本产品的单位小时人工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人工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 (c)制造费用:等于生产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乘以本产品的单位小时制造费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制造费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
1、各种退料或退货操作,差异是不可能避免的,特别是系统操作人员还不熟练的情况下,频繁的收发就不可避免,对ERP项目的实施进度造成很大阻力和影响,加强培训是关键; 2、规范309/310/311/312业务,避免造成多层差异,适当放置权限; 3、 优化循环BOM的结算规则,能够直接扣除生产成本的,就不参与生产成本的权数分摊,避免多层差异的重复分摊。 4、差异即时定向处理,刚刚做完接收立刻退货(物料库存资金>差异金额) 立刻对此物料做一次清除差异的处理; 5、差异平均分摊,月底综合处理差异总额,不针对每个物料分别进行处理,计算出整个仓库,在某断时间内的差异总额,按照一定比例分摊。优点是不需经常处理,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部分物料当前成本可能不准。 |
|
来自: 昵称16462007 > 《待分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