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随缘等二位博友来指导,朋友提出行、愿、行的问题。首先从我这首诗说起吧: 灵山颂 如是回头观, 心中有灵山。 灵山灵鹫鸣, 天宇泛祥云。 世尊莲台坐, 五体放光明。 文殊明佛理, 观音施甘霖。 势至来领引, 跟随普贤行。 来到极乐国, 极乐心中生。 我劝世间人, 快往灵山行。 不要迷茫过, 迷惑误此生。 “如是回头观”就是佛陀说的“如是我闻”,佛陀是从闻思修,从闻思修就是修佛的入门法,不入闻即没入佛门,不入佛知见。入闻后才能对佛学真信真行,不入闻信佛的“信”是迷信。不入闻即是外行、外道。心内求者即正道,心外求者即外道。 正道佛在心内求, 外道佛在心外寻。 外道求佛不求心, 行坏作恶求佛恩。 正道求心不求佛, 依法修行成正觉。 世人回头能入闻, 十二部经在自心。 入闻后才能明白“心中有灵山”,才能知道“灵山灵鹫鸣”是何义。明白了“灵山灵鹫鸣”才能发愿,“愿”即是确立自我心身向那个方向运行。向清净光明自在的方向运行的过程即是“行”,正确驾驭自心自性向清净光明自在方向运行的修行家即是“调御丈夫”。 佛陀是先入闻而后才有愿、行。修行人不学佛陀去入闻,不回头观察自我的心灵,结果有三:一是看不懂佛经,只会错解佛经,引来群迷步后尘;二是不知愿如何发,错把妄想当发愿;三是不知如何行,错把妄念当修行,只会把佛经当故事、当神话,虽然能讲几句佛法,也是故纸堆里找来迷己迷人、说服不了人的语言。他们总是在无明之中,更不会明心见性。 可能我讲的佛法与众不同,但与佛陀相同,佛陀“如是我闻”写的佛经如行云流水;我“如是我闻”解的佛法顺理成章,不是文章佳,是洞其真。我学佛陀,虽然如是知,如是解,但不强加于人。以上是我对信、愿、行的认识只供参考,不知你们如何理解信、愿、行,很想听听你们的真知酌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