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英语试题的最佳答案?

 许愿真 2014-05-24

什么是英语试题的最佳答案?

 

邓 北 平

 

1998年以前的《考纲》,只称高考英语试卷“第一部分为客观性试题”,“第二部分为主观性试题”,并未加以任何界定。1998年的《考纲》则开始在“第二卷为主观性试题”后加以括号进行概念转换的说明(“即非选择题”)。2001年的《考纲》又恢复了以前的说法:“试卷由第一卷和第二卷组成。第一卷包括第一、二、三部分,为客观性试题,第二卷即第四部分,为主观性试题。”究竟什么是主观性试题呢?一般认为,试题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是依据评分性质而言的。如果阅卷人员必须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自己的专业水平,对于评分标准的理解和当时的心理状况等决定答题人的答案是否正确、完整等因素来判分,那么,这类试题可称为主观性试题。反过来,如果阅卷无需阅卷人的观点来判分,甚至整个阅卷工作可以由机器乃至外行进行完成,那么,这类试题即可称为客观性试题。

 

罗宾森(Robinson)从语言测试角度的三个方面对客观性考试与主观性考试范围加以区分:首先,语言的表达量不同。考生实际上在做客观性试题时无须用外语表达,他们只是在许多现有的答案中做出选择;若做主观性试题时,考生则必须用外语来表达思想。其次,所测试的能力不同。主观性考试主要测试考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而客观性考试主要测试考生识别正确答案的能力。第三,判断语言运用水平的依据不同。在客观性考试中,考生答题受控于命题者所用语言的水平;而在主观性考试中,考生的成绩取决于考生的语言运用水平,而命题者很难在这方面加以控制。因此,客观性考试成绩反映的是考生与命题者之间语言水平的差异,它无法显示考生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的真实水平。罗宾森的分析对我们把握主观性试题与客观性试题的区别具有启发意义。

 

我国著名考试学学者廖平胜先生对试题的划分有独到的见解。他按判分手段性质将试题分为客观性试题和非客观性试题,又按作答方式将试题分为固定应答试题和自由应答试题。划分依据的标准不同,但划分的结果还是一致的,客观性试题即固定应答试题,非客观性试题即自由应答试题。前一种划分方法同上述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的划分实质上是一样的,但表述更为严谨。而按作答方式对试题进行划分为我们认识高考英语试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固定应答试题和自由应答试题主要有两点区别:一是回答的自由度不同。回答固定应答试题时是没有自由度的,因为答案是预设的、客观的和确定的或唯一的;回答自由应答试题时则有一定的自由度,因为没有确定而唯一的答案。二是答题时的思维活动方式不同。回答固定应答试题时主要的思维活动是在阅读的同时进行辨认、分析和推断;回答自由应答试题时则主要在提取头脑中已有的语言素材并加以重新组合。2001年以前的高考英语第二卷三种题型(单词拼写题,短文改错题和书面表达题)的共性是对语言输出能力的考查,单词拼写题考查在“小语境”(语句)中的语言输出能力;短文改错则是考查在“大语境”(语篇)中的语言输出能力;而书面表达则是考查语言输出能力的创造性与逻辑性。因此,从作答的方式看,这三种题型都属于自由应答试题。(请参见拙文《完善高考试卷结构  优化英语试题功能》)

 

在高考英语《考纲》所附的样卷中,其中的客观性试题或固定应答试题的导语有“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这样的表述。“最佳选项”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最佳答案”。因为固定应答试题的答案具有预设性、客观性和唯一性,而且这里正确答案的唯一性已隐含有最佳的特点。也就是说,在选项中,可能有成为答案的,但由于违背了唯一性原则和最佳的特点只好忍痛割舍了。

 

不幸的是,“最佳答案”很快就成了教师们的独门暗器和最后的防线,凡是难解的问题一律以“最佳答案”推之,结果成了为学生所诟病的“佳”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