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词性的判别 词性的判别是复杂的,这是因为某些词类可能具有一些共同的语法特点,如动词、形容词都可以做谓语,根据某以语法特点并不能确定某一词类。 判别词性要把握以下方面: (1)熟悉和掌握各类词的语法特点。 (2)辨证灵活地运用这些语法特点,区别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3)区分近似的词类,掌握区分和判别的方法。 1、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判别 这个区分有两个层次:区分名词和谓词;区分动词和形容词。 动词和形容词有一些共同的语法特点,都可以做谓语,合称为谓词。 名词和谓词的区分: (1)能否受“不”修饰; (2)经常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3)能否受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修饰。 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分: (1)能否受程度副词修饰(除心理动词和助动词以外,动词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2)能否带宾语; (3)重叠形式:双音节动词重叠一般采用ABAB形式,双音节形容词重叠一般采用AABB形式。 2、形容词、副词的判别 形容词、副词都可以做状语,因此要注意区分。区分的方法: (1)只能做状语的是副词(“很、极”除外);做状语,又能做定语或谓语的是形容词。 (2)副词一般不能加“很”,形容词可以加“很”。如“突然、偶然”是形容词,“忽然”是副词。 3、动词、副词的判别 主要是指“没”“没有”这两个词。“没、没有”既是动词,也是副词,区分的方法:用在名词性词语前,否定人或事物,是动词,如“没心情”、“没有作业”;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否定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是副词,如“没去”、“没有谈”。 “没、没有”位于句末,要看“没、没有”在语义上否定什么。如“他来没?”是副词。 4、名词、副词的判别 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具有共同的语法特点:都可以做状语,容易混淆。区分的方法:时间副词只能做状语,时间名词除做状语外,还可以做主语、宾语。以上特点也可以概括为两个判断公式:“A是A”、“在A”。符合这个公式的,是名词,不符合的,是副词。如“刚才、现在、将来、以前、从前”是名词;“刚刚、刚、才”是副词。 5、动词、介词的判别 现代汉语的大部分介词是从动词虚化演变而来的,其中一些还兼有动一词、介词两种词性,如“在、到、向、朝、通过”等(下面以“在”为例),因而产生了区分的问题。 区分的方法:(1)介词不能单独做谓语或动语,必须组成介词短语做状语、补语或定语,因此,当句子里没有其他的词可以做谓语或动语时,“在”就是动词;如果有,“在”就是介词。(2)动词可以重叠,介词不能重叠。“我比你高”中的“比”不能重叠,是介词;“我们比干劲”中的“比”可以重叠,是动词。(3)动词后可以加“了、着、过”等动态助词,介词不能。 6、介词、连词的判别 主要区分两类:一是“和、跟、与、同”;二是“因、因为、由于”等词。 “和、跟、与、同” 的区分方法: (1)“和、跟、与、同”做连词时,句子的主语之后有“都”或者在语义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加“都”;做介词时,“和”等前有状语或可以加进状语。 (2)“和、跟、与、同”做连词时,所连接的成分可以相互调换位置而语义不变;做介词时,调换位置影响语义。 (3)“和、跟、与、同”位于句首时,是介词。 “因、因为、由于”的区分方法: (1)“因、因为、由于”后面接名词性成分,是介词;接谓词性成分,是连词。 (2)做介词时,句子可以有语音停顿,也可以没有;做连词时,要有语音停顿。 (3)做连词时,常与“所以、因此”配合;做介词时,一般单用。 7、助词、语气词的判别 助词、语气词的判别主要涉及“的、了”两个词。 “的”的助词和语气词词性的区分方法: (1)助词“的”可以在句中,也可以在句末;语气词“的”只能在句末。 (2)语气词“的”可以去掉而句子语义不变;结构助词“的”不能去掉,或去掉以后语义有变化。 “了”的助词和语气词词性的区分方法: (1)位于动词、形容词后的是助词,位于句末的是语气词。 (2)既在句末,又位于动词、形容词后的既是助词,也是语气词。 |
|
来自: 昵称17629915 >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