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菱董事长刘体斌作诗一首《我爱你,美菱ChiQ智能冰箱》,来表达自己对智能冰箱的喜爱与庆贺之情: “你以无穷的智慧,让想象发生,让梦想成真,你开创了白电智能新时代,也打开了通往未来的大门!” 众所周知,2013年是家电圈彻底颠覆的一年,传统家电企业饱受来自互联网企业的冲击。面对像海啸般袭来的互联网大潮,也许它们只有两个选择:生存,还是死亡?答案是:顺者生,逆者死。其实这场互联网革命不是真的要革了传统企业的命,而是带给它们重生的希望:成功向互联网转型,传统企业也许能再次起飞。 在这场堪称家电圈的“世纪互联网革命”中,长虹可说是一名强者,在往互联网转型上,它的探索可圈可点,也取得不少成效。互联网的入侵,让长虹没有自乱阵脚,而是愈加清醒:从产品、渠道、营销到盈利方式,都需要彻底地“触网”。总结它几个转型的阶段:从构思到部署的初级阶段;从概念到现实的发展阶段;从产品到市场的高潮阶段。厚积薄发,终于成功在马年突围。互联网强调“变化精神”,而实业企业注重“转化成果”。当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它,在现阶段,关于传统企业该如何拥抱互联网,长虹确实是典范,并会带给业内很多宝贵的思考。 站稳阵脚,发挥实业基础优势。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企业迟迟不敢转型,深受“船大难掉头”思维的影响。但它应充满信心,作为一家拥有传统制造技术基础的企业,它拥有产品这一核心优势。无论互联网的风怎么吹,企业都离不开产品的终端。互联网企业入侵家电行业的时候,很多传统企业开始担心地位不保,但可发现它们还没有产品力,从实质上撼动传统实业的根基,还只停留在对营销方式的“呐喊”,或处于“拉帮结派”中。 开放创新,全面解放传统思想。传统企业“根大、枝粗、叶厚”,转型最大的困难在于旧式的思维过于根深蒂固,所以,它们要做的就是解放思想,拥抱互联网;打破藩篱,勇于跨界。互联网时代是企业之间、产业之间都是没有界限的,传统企业不能鼠目寸光,做井底之蛙,认为自身就要固守在实业的阵地。这造成在机遇前畏首畏尾,导致措施良机,再追就来不及,严重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尊重需求,以人本精神为至上。无论是在传统制造时代,还是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唯一宗旨都是明确自身的产品是否是消费者所需求的。以人为本的原则更是在互联网时代得到几十倍的强化。这时,传统企业要牢记两个“个”:一是“个人体验”,二是“个性定制”。互联网技术改善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为生活创造极佳的体验:互动、智能;同时,起初是围绕人而设计的产品,再在被使用的过程中,将数据转化成有价值的信息,并通过技术升级,再将这种价值回馈到个人的生活上。所以,现在强调的是“个人的家电”,而不是“大家的家电”。 立足尖端,频频探索触网技术。传统企业要往互联网转型,有勇气、有想法、有口号,当然是不行的,你还需要有技术!这一点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了。制造产品容易,要制造智能产品,不掌握大数据、不懂点云计、没听过云计算是不行的。全面向新技术公司转型的确颇难,但积极投入资金与互联网企业、与软件公司或技术公司合作,则是传统企业可放手去做的,只有这样才可以扬长补短。 促进落地,重点战略变为实践。家庭互联网战略是目前家电圈最被看好的“触网”案例,更有人称它是继PC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之后的第三大互联网形态。长虹系的互联网转型核心,主轴也是在于构建一个基于家庭互联网的智能家电生态体系。这个生态体系,是开放的,不是闭合的,完全符合互联网思维,并为其创造巨大的产品活力。家庭互联网,从概念变成现实,前后不足一年,马年更是基于家庭互联网的产品“落地开花”之年,有战略,不如有实践,切切实实踏出这一步,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重视生态,始终维持强关系链。传统企业基本可以遵循这样一条转型路线:在自身实业优势的基础上,首先要积极带动纵向产业链“触网”:从产品的不断智能升级,到营销渠道的不断电商化,如与大型商场合作,或创造条件自建商城。然后是探索横向产业链的拓展:这里有两条分支:一条与互联网公司进行深度合作,掌握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一条就是利用强大的子公司,例如美菱。这样,将有效发挥组合优势,盘活整体,整个企业生态都非常完美。 打破疆界,商业模式实质转变。过去传统企业依靠产品赚钱,互联网时代,整个家电圈与互联网融合为一个共存亡的“熔炉”。传统企业结合硬件优势,以产品为核心,挖掘“终端+软件+应用+服务”的模式,该平台可以占领家庭,导入新消费模式,卖服务、卖内容;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也可利用数据谋求商业价值:从家电终端上搜集的用户数据,列入企业数据库,再将该数据植入产品、服务中,挖掘新的获利点。最后,可以以智慧家庭来带动智慧小区、智慧城市的双重协同,打破了产业边界。 未来,传统企业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挑战即是机遇,因为在这一场互联网思维的大潮中,总能触动到太多像长虹这种实业品牌的内心深处,而此时,就会涌现出一批成功转型的传统企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