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让孩子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

 东方亚男 2014-05-27


      理由6:让厌学的孩子把学习变成生活中最有趣和最伟大的游戏

 

导言:在这篇文章中,张老师首先指出了之前强调过的一个观点:

    根据教育科学对大脑发育的研究表明,13岁以前,儿童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完成。特别是8岁以前(女孩7岁前),儿童的大脑还在快速发育中。此时最重要的教育任务,就是用各种手段促进大脑的发育,改善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增进儿童的学习能力,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倾向。此时的教育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13岁以前的教育,是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教育阶段,也是孩子智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的最关键时间。(相关博文参见:理由1: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决定人的一生——从Google和微软的创始人说起
    接着,他又指出了当今教育体系破坏儿童思维能力和智力发展的“四宗罪”:
    一、用机械的体力劳动来代理大脑的智力训练;

    二、严格限制儿童的身体活动,同时也限制了儿童的大脑发展;

    三、教育内容简单重复,不利于儿童的大脑开发;

    四、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品质”低劣,严重影响孩子的思维发展。

    因此,为了让孩子的思维和智力能够正常发展,最好的办法是:脱离这个教育体系,在家教子。我也写过一篇我自己将来会如何教育孩子的文章,读者如有兴趣,可参看:《假如我当老爸

 

 

我为什么自办学堂教孩子?理由7

让孩子的智力和思维能力能够正常发展!

                            今日学堂校长 张健柏

 

 这题目的潜在含义很明确:就是现在的教育,障碍了孩子的智力和思维能力发展。

 何以见得?请看下面的事例和分析。

 我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更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时,我也希望孩子能够得到良好的智力发展。在现代社会中,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一定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可是我发现,这样的要求,对于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来说可能太高了!目前的“教育”,不仅无助于儿童的智力发展,反而限制和阻碍了儿童的智力发展。我们眼看一个个聪明的孩子,在“教育”的名义下,变得越来越呆,越来越没头脑!

 根据教育科学对大脑发育的研究表明,13岁以前,儿童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完成。特别是8岁以前(女孩7岁前),儿童的大脑还在快速发育中。此时最重要的教育任务,就是用各种手段促进大脑的发育,改善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增进儿童的学习能力,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倾向。此时的教育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13岁以前的教育,是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教育阶段,也是孩子智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的最关键时间。

 可是很少有老师真正关心儿童的智力发展过程。我们在智力开发最重要的小学阶段,其教学方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儿童的智力水准,反而会妨碍儿童的智力发展,进而剥夺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现象。

 这些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有:

一:用机械的体力劳动来代理大脑的智力训练;

 学校阶段,用让“孩子专心听讲”来学习的方法是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应该用更有效的体验式和互动式教学模式。可是这需要教师有很高的思维和教学能力,中国的老师特别是小学老师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因此,很多小学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往往用机械的,重复的体力劳动来代替对大脑的智力训练。如让孩子无休止地重复抄写课文n遍,抄写生字n遍,连数学题也要做n遍。教师的本意是通过重复的练习让孩子掌握知识点,这的确有一定的效果,但完全忘了这样的教育方式,只是让孩子的身体在做苦工,而大脑不仅未得到锻炼,反而由于不断重复非常简单的学习内容而变得迟钝和麻木!

 从心灵上说,孩子非常讨厌这样单调的“学习方式”,从而认为学习是无奈的,令人厌烦的。在这样的“教育”下,小学生们没有几年就会从鲜活灵动的孩子,变成沉闷的,不擅长动脑思考的孩子。而且由于吸收的知识量很小,大脑是“空”的,缺乏思考的材料。

 为什么一些四年级以前一些很“乖”,成绩很好的“好学生”,到高年级和升入中学后成绩会大幅下降,而一些调皮捣蛋,成绩平平的学生,却后来居上,在高中和大学阶段脱颖而出呢?原因就是小学阶段越“听话”的好学生,智力受到的影响越大,越不适应后来的学习和生活。反而是一些调皮的学生,由于不太服从老师的“管教”,智力没有受到严重的伤害,反而脑子比较灵活,后期的学习和工作就比较好!

 

二:严格限制儿童的身体活动,同时也限制了儿童的大脑发展!

 儿童的大脑发育是和身体的运动协调能力共同发展的。刚开始阶段,儿童很难控制自己的身体活动,也就是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好动等!随着思维能力的发展,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力也得到加强。实际上,经过良好思维训练的孩子,能够获得对自己身体活动的超常控制能力,达到所谓的“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状态,这就是最理想的状态。因此真正的体育是儿童时期最重要的教育课程。

 可是,如果在孩子的思维能力没有提高的情况下,勉强使用外部的力量来强行控制身体行为,表面上可以达到让孩子安静的目的,但实际上却严重破坏了孩子的内在智力和思维能力。使得孩子的思维速度变慢,身体运动不协调,最终会影响学习的成效!

 可是我们的小学,特别是一至三年级,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坐功”,把那些天性活泼好动,无拘无束的孩子,变得一个个如同泥塑木雕似的,能够安安静静地坐在课堂上听讲,这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实际上,如果家长有机会去看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上课,就会发现:老师大部分的时间,并不是在教学,而是在维持纪律和课堂次序,在教训“调皮”的孩子。真正在学校学的东西(教学内容)很少,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努力控制自己的身体,以免老师批评!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不少心理敏感型的孩子会变得内向和压抑,另外一些孩子会变得麻木不仁,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小学六年下来,入校时个性很不相同的孩子,毕业时都变得差不多一个样。

 更糟糕的是:在很多情况下,老师不是不知道这样做不好,而是有意这样做,目的是“磨学生的性子,练学生的坐功”。我们可以理解老师们在面对几十个学生时,不可能个别辅导和调整学生行为,为了维持基本的教学次序,只能以最简单的方式来强行约束。但作为家长,却必须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是以牺牲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发展为代价的!

 

三:教育内容简单重复,不利于儿童的大脑开发!

人类的大脑,也如同身体一样,得到的锻炼越多,其机能也就越强。儿童的大脑发育期到14岁左右才成熟,在此期间加强对大脑的思维训练,可以明显地提高儿童的智力水平和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可惜我们的教材编排,却让人感到失望:每一学年所学的内容太少,太简单。以语文为例,其选择的文章水平明显低于儿童的思维理解能力,而且高年级和低年级的课本内容和难度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异。从量上来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远远低于美国同龄儿童。小学的语文课本,基本上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基本的两三千个汉字,对于儿童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根本就不重视。我七岁多的儿子,最多不超过一个星期就可以把任何一册课本学完。我相信任何一个小学阶段的孩子,都可能用同样的时间把下学期的课本学完!问题是:孩子们在学校里剩下的时间是在作什么?

缺乏足够的精神食粮,却期待孩子有良好的智力发展,这有可能吗?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品质”低劣,严重影响孩子的思维发展

 

不仅从教学内容的“量”上来说,我们的孩子是严重的营养不良。从教学的“质”上来说,我们更是毫无指望:语言教育的实质和核心是思维教育,可是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很少见到老师采用思维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来进行语文教育。连退而求其次的文化教育行为教育也不可期待,只剩下文字教育。中国的语文,就是只会教“识文断字”的,中国的英语教育,只会让学生背单词,学语法。这样的语言教育完全违背思维培养的规律。(关于文科教育问题的文章,参见我的[千万不要读文科]系列文章)

 这样,我们在小学阶段的语言教育,就基本上失去了开发儿童智力和思维能力的作用。在数学教育上,问题也很多,主要是重视“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而忽视“数理思维”的过程,这同样忽视了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启蒙教育阶段(8岁-12岁以前),教育的重点并非是具体知识的掌握,而是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学习的兴趣!此时的孩子大脑非常活跃,对世界充满好奇,对学习充满热忱。但是,这个阶段的孩子,最讨厌机械刻板的教育方式,也讨厌枯燥的概念,更不喜欢缓慢的节奏。特别是中国小学里面缓慢的学习节奏,会在几年后被孩子“适应”:也就是说会自然地让思维速度配合上缓慢的学习节奏。这样当学习任务突然又变重的时候(如中学),孩子的思维习惯又跟不上了,造成掉队的情况!

 可惜在小学3年级以前,两三个月就可学完的课程内容非要缓慢地学一年,孩子早已掌握的内容,一定要跟着老师慢条斯理地晃荡;学习中信息输入量极少,妨碍了孩子的思维发展。另外就是把生动活泼的东西搞得枯燥乏味,把机械刻板的抄写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把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强行地压制,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愿都大大地降低,还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特别是早期教育越好的家庭,这种反差就越大,孩子就越难以适应!

 很多家长会发现,随着孩子的成长,原来小时候表现出来的天赋能力好像越来越差,家长对孩子的期待越来越低。往往误以为孩子天资不好,其实都是教育的错!天赋是需要培养和强化的,如果不培养,反而压制,就会变差和消失,所以美国的学校特别重视“天赋教育”。

 如果当家长的四年级才发现孩子学习跟不上的时候,原因是在1-3年级的教育就出了问题。当孩子中学时出现学习障碍,根子在小学的时候就种下了!

 反之,如果在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学习和思维基础,可谓一生都不用操心了。可惜很少有家长注意到这一点;等到高考前才来着急已经太晚,更多只是自我安慰。因此,每一个希望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底子的家长,都不能依赖这样的应试教育体系。

 我的孩子从七岁半开始,每个星期新学习的语文内容都超过壹万字以上,而且是普通成人阅读程度的难度。但是孩子并不觉得辛苦,反而学得津津有味。因为学习的方式和老师的良好引导,使得他感到学起来毫无困难!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孩子的语言逻辑能力和思维理解能力明显超过同龄人,自我控制能力也很好!特别是自学能力的提高,我相信几年后老师根本就不用太多操心他的学习问题了。我的目标是15岁,

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我只能在家中自办学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