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原文三

 悟道修行慧能 2014-05-27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奔豚汤方
   甘草 芎穷 当归各二两 半夏四两 黄芩二两 生葛五两 芍药二两 生姜四两 甘李根白皮一升
   右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五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贲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 桂枝四两
   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勺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栝蒌薤白白酒汤方
   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半斤 白酒七升
   右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栝蒌薤白半夏汤方
   栝蒌实一枚 薤白三两 半夏半斤 白酒一斗
   右四昧,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汤亦主之。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
   枳实四枚 厚朴四两 薤白半斤 桂枝一两 栝蒌实一枚(捣)
   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人参汤方
   人参 甘草 干姜 白术 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
   茯苓三两 杏仁五十个 甘草一两
   右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服)。
      橘枳姜汤方
   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肘后》《千金》云治胸痹,胸中■■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唾燥沫)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薏苡附子散方
   薏苡仁十五两 大附子十枚(炮)
   右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
   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枳实五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乌头赤石脂丸方
   蜀椒一两(一法二分) 乌头一分(炮) 附子半两(炮)(一法一分)干姜一两(一法一分) 赤石脂一两(一法二分)
   右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九痛丸 治九种心痛
   附子三两(炮) 生狼牙一两(炙香) 巴豆一两(去皮心,熬,研如脂) 人参 干姜 吴茱萸各一两
   右六味,末之,炼蜜丸如桐子大,酒下,强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连年积冷,流主心胸痛,并冷肿上气,落马坠车血疾等,皆主之,忌口如常法。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以温药服之。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病者痿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
   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一云痛)。
   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也。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厚朴七物汤方
   厚朴半斤 甘草三两 大黄三两 大枣十枚 枳实五枚 桂枝二两 生姜五两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附子粳米汤方
   附子一枚(炮) 半夏半升 甘草一两 大枣十枚 粳米半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三日服。
   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厚朴三物汤方
   厚朴八两 大黄四两 枳实五枚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枳实四枚(炙) 大黄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五两
   右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扑半斤(去皮,炙)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内芒硝,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大建中汤方
   蜀椒二合(去汗) 干姜四两 人参二两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汤方
   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炮) 细辛二两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赤丸方
   茯苓四两 乌头二两(炮) 半夏四两(洗)(一方用桂) 细辛一两《千金》作人参
   右四味,末之,内真朱为色,炼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饮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
   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
   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弦者,大乌头煎主之。
      大乌头煎方
   乌头大者五枚(熬去皮,不口父 咀)
   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
   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一斤
   右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斤;痛多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乌头桂枝汤方
   乌头
   右一味,以蜜二斤,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得一升后,初服二合,不知,即取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剉,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
   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附方*
      《外台》乌头汤:治寒疝腹中绞痛,贼风入攻五藏,拘急,不得转侧,发作有时,使人阴缩,手足厥逆(方见上)。
      《外台》柴胡桂枝汤方:治心腹卒中痛者。
   柴胡四两 黄芩 人参 芍药 桂枝 生姜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 半夏二合半 大枣六枚
   右九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外台》走马汤:治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
   杏仁二枚 巴豆二枚(去皮心,熬)
   右二味,以绵缠,搥令碎,热汤二合,捻取白汁,饮之当下,老小量之,通治飞尸鬼击病。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
   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下利不饮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见前痉病中)
   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黄) 赤小豆一分(煮)
   右二味,杵为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钱匕,温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为度而止。(亡血及虚者不可与之)。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
   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一云寸口脉紧)。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肺中寒,吐浊涕。
   肺死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肝中风者,头目目闰,两胁痛,行带伛,令人嗜甘。
   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脉经、千金》云,时盗汗、咳,食已吐其汁)。
   肝死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臣亿等校诸本族复花汤方;皆同)
   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口敢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
   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藏伤所致也。
   心死藏,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目闰 目闰 而短气。
   脾死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臣亿等:详五藏各有中风中寒,今脾只载中风,肾中风、中寒俱不载者,以古文简乱极多,去古既远,无它可以补缀也)。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一斤 大黄一斤 厚朴一尺 杏仁一升
   右六味,末之,炼蜜和丸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渐加,以知为度。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一作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
   甘草二两 白术二两 干姜四两 茯苓四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肾死藏,浮之坚,按之乱加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
   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问曰:病有积、有聚、有馨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藏病也,终不移;聚者,府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馨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馨气。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