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时年节----北京人的文化(7)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5-29

第六章  盆水放针乞灵巧

 

七夕的传说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日,我国民间有乞巧 的习俗,称“乞巧节”、“七夕节”或“小女节”。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取智巧。这一习俗与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神奇故事有关。是在我国比较深远的传统节日,在北京影响甚为广泛。牛郎织女的名字最早记载于《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由此可见,早在春秋之前,牛郎织女故事的雏型就产生了,但尚无七夕渡河之说。这首诗中的牛郎、织女,还只是两个星宿的人格化,尚谈不上是传说。到了汉代,就有了新的创意。在牛郎、织女之间添加了悲剧爱情色彩。《诗品·汉古诗十九首》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此时,虽然它们仍为二个星宿,但拟人化的形象已跃然纸上。还出现了天河的情节。在汉代的《淮南子》一书中又出现了“鸟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的说法。

   到了南北朝时,牛郎、织女的传说渐渐成型。《岁时广记》引南朝梁殷芸《小说》道:“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纫。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至此,牛郎织女天河相会故事的梗概已基本完备。但这段记载中没有提到七夕。一直要到梁朝宗檩的《荆楚岁时记》才明确指出:“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并引傅玄《拟天问》云:“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当有关传说的时间、人物等因素确定后,牛郎、织女的故事经过代代口耳相传,以及民间创作者们的不断增饰、润色之后,使它更加丰富多彩、动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扣人心弦的纯朴而又坚贞的爱情故事,深受人们的喜爱。唐朝诗人杜甫《牵牛织女》诗云:“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所谓七夕牛郎与织女星相会,在科学上是不可能的,那是人们想像出来的一个神话故事。所谓七夕鸟鹊架桥等等,也是虚构的。七夕之夜,北京的姑娘们有“拜织女”的习俗,非常隆重有趣。有些出嫁未生育的少妇,盼望早生贵子,这天都回娘家参加“拜织女”的活动。“拜织女”,纯属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多是预先和自己的朋友、邻居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在月光之下,摆放一张神桌,桌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束插瓶内,花前置一个小香炉。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洒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给一个如意郎君;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一一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才离散。

 

牛郎与织女的传说

 

    牛郎与织女的传说是我国民间家喻户晓的四大美丽传说之一。传说在远古时候,有一个善良的年轻人,名叫牛郎。他父母早逝,跟兄嫂一起生活。苛刻的嫂子常常欺负他,最后还唆使兄弟二人分家,自己占据了土地和房屋,只把一条老牛分给牛郎。这条老牛却不是一般的牛,而是天上的金牛星变的,它因为触犯了玉皇大帝的天条,被玉帝贬到凡间为牛。它看见善良的牛郎受人欺负,就决定帮助他。有一天,它忽然开口告诉牛郎,东边的山下有一个湖,每天黄昏会有七个仙女下到这个湖里洗澡。只要牛郎偷走其中的一件衣裳,那个仙女就无法返回天宫,就会留下来作他的妻子。

    听了老牛的话,牛郎果然偷偷藏起其中一位仙女的衣裳。等到仙女们洗完澡要回天宫时,年纪最小的织女才发现自己的衣裳不见了,急得哭了起来。这时牛郎捧著她的衣裳出现,要求织女答应作他的妻子才把衣裳还给她。织女看牛郎忠厚老实,便含羞地答应了。

    两人成亲后生了一对子女,男耕女织,生活十分幸福美满。但那忠心耿耿的老牛却死了。死前它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剥下它的皮,遇到困难时,就会派上用场。

    织女嫁给牛郎的消息传回天庭后,玉皇大帝大为震怒,就派王母娘娘下凡把织女抓回来。牛郎回家后见不到织女,急得和两个孩子放声痛哭。忽然之间想起了老牛的叮嘱,就披上牛皮,用一担箩筐挑了两个孩子,飞快地追赶王母娘娘及织女。靠着牛皮的神奇魔力,牛郎飞也似地追上他们。这时,王母娘娘心中急,就拔下头上的金簪子,往地上一划,马上出现了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把牛郎和织女分隔两边。牛郎和一双儿女站在河边大哭,哭声惊动了玉皇大帝,他一看两个孩子很可怜,就叫他们全家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于是,每年到了七夕,就有无数的喜鹊飞上天去,搭成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一家人渡河相会。据说每年的七夕,人间的喜鹊就会变少,因为它们都飞上天去搭桥了。而且,一过了七夕,喜鹊头上的毛都会掉落,就是因为七夕去搭桥的缘故。又说七夕当天晚上一定会下雨,这是牛郎、织女重逢后喜极而泣的泪水。

 

斗巧与乞巧

 

    千百年来,牛郎、织女的故事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每年到了七夕的晚上,人们就会出门去看牵牛、织女星渡河相会。在汉代,乞巧活动即已流行。据《五王传》所修的《初学记》卷四)记载,传说西汉的窦太后自小秃头,家人嫌她丑陋,就不准她出门看星。当然,并不是每个女孩都像窦后小时候一样的不幸。事实上,七夕的重头戏就在这些女孩的身上呢!随着神话故事的深入人心,牛郎织女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同情与尊敬,加之织女本是天宫中有名的巧女,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工于衽织,在天上能织出云彩一般美丽的天衣无缝的云锦。因此,人间的年轻姑娘们为了使自己也能拥有织女一般的巧手,都要在这天晚上,趁织女离开天宫,与牛郎团圆相会、心情愉快的时候,向她摆上香案,献上瓜果、水仙花等,乞取得智巧,因此,到南北朝时,将七夕乞巧活动与牛郎织女故事相联系(见《荆楚岁时记》),从而形成七月七夕的乞巧习俗。

    穿针作为乞巧的手段,是七夕节较为普遍的习俗活动。《荆楚岁时记》中已有“工孔针”,“金银玉石为针”的记载。《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褛,俱以习俗也。”《荆楚岁时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瓜果是祭祀织女的供品。喜子亦作蟢子,即萧蛸,是蜘蛛的一种,俗谓见喜子,有喜事,是取其吉兆。从此以后,乞巧便为七夕在华清宫夜宴时,宫女各以小蜘蛛放在盒中,第二天看是否结网,或结网之蔬密、圆正,以卜是否有巧。如有网,且密结、圆正,就是得巧。其实,在后周时,是以蜘蛛是否在瓜果上结网作为乞巧的征候。到唐朝则发展为将蜘蛛关在盒中让其结网,以作征候。

    据陈元靓《岁时广记》所收集的资料记载,乞巧用的针分双眼、五孔、七孔、九孔之多。七夕晚上,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针,看谁先穿过就是“得巧”。另一种丢针卜巧的方法,是在七夕的中午,放一盆水在太阳下曝晒,过了一段时间后,空气中的尘土就会在水面上结成一层薄膜。这时把针丢在水里,有了薄膜的支撑,针会浮在水面上。再观看水中所呈现的针影,如果成为云彩、花朵、鸟兽之形,就是得巧。反之,若呈现细如线、粗如槌的影子,就是未能得巧。《元氏掖庭记》也说,七夕时,妇女们登上九引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穿完者为得巧。唐宋时,上至宫廷,下至民间,无不引以为乐。有的地方,少女们用七根线和七枚绣花针,于月下穿针,谁穿得快、穿得多,绣起花来就会得心应手。这种习俗,近代在广州也很风行。家家户户,陈列瓜果,供桌上还陈列着各色香花及化妆用品。少女们盛装打扮,仿佛仙女下凡,在月下拜七姐。这时妇人给每人一枚针、一根线,让姑娘们同时穿引,看谁穿得快,谁把线穿进针孔,就算是乞到了灵巧和智慧。谁穿得最快谁就最巧。也有把“穿针”转为“丢针”的习俗。七夕夜,盛一碗水,放在星光下,然后把绣花针丢入水里,让它漂浮在水面上。星光辉映下的针影,照在碗底,会生出浮动阴影,变化多端。依其形状,占卜投针姑娘针绣工作是拙是巧。

    在宋代,七月七夕是一个相当热闹的节日。《梦粱录·七夕》所载的乞巧习俗与唐代乞巧活动基本相同。但在当时北宋都城的开封,节日间兴趣最大的是少年女子,她们穿新衣,拜双星,并乞巧。《东京梦华录》载:“至初六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灸、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或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而南宋时的都城杭州,小儿女们七夕时靓妆笑语,竞往西湖里放蜡制的鸳鸯、雁凫一类水禽,浮于水上。若鸳鸯双双对对不分离,则抚掌笑好;如鸳鸯被风吹开,则努着小嘴不高兴。《武林旧事》记载:“并以蜡印凫禽之类。浮之水上。妇人女子,至夜对月穿针。豆丁杯盘,饮酒为乐。谓之乞巧。”至于盒内藏蜘蛛以其结网状况来看是否得巧的习俗,依然在民间流传。

    除此之外,七夕当天还得在月下设一香案,供上水果、鲜花向织女乞巧。据吴淑《秘阁闲话》(见引于《岁时广记》卷二十七)的记载,蔡州有位丁姓女子,十分擅长女红。有一年七夕她乞巧时,看到一枚流星掉在她的香案。第二天早上一看,原是只金梭。从此以后,她就“巧思益进”。

    乞巧的方式之多,甚至连祭织女的供品也可派上用场。供品中必不可少的是瓜果,如果夜里有蟢子(一种小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就表示该女子已得巧。讲究一点的,如《开元天宝遗事》卷下中所记载的唐朝宫女,就把蟢子放在小盒子中,第二天早晨打开来看。如果网结得稠密整齐,就是巧乞得多;如果结得稀疏又不整齐,就是巧乞得少。

    更神奇的是,在夜阑人静的七夕夜,悄悄跑到古井边或葡萄架下,屏息静听到牛郎织女的哭泣声,就是得了巧。据说必须是个童女,在夜阑人静之时,悄悄的走近古井之旁,或是葡萄架下,屏息静听,隐隐之中如果能听到牛郎、织女对谈或是哭泣的声音,此女必能得巧。

    还有一种“泡巧”习俗。在农历六月,人们就用井水浸豌豆或绿豆,隔凡天换一次水,使之不见天日。七夕,幼苗嫩绿,婷婷可爱,用红纸束苗,置于庭园,礼拜双星后,妇女各用手拗苗端,分抛水上。第二天日出前,如水底映出苗影细长如针,就是织女赐予智巧了;粗短,就是没得巧。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织染署七月七日祭杼,应可算是另一种型式的乞巧。

    七夕节老北京的姑娘们流行“斗巧”习俗。在这一天要聚集在一起,比赛穿针引线,通常是由同院或邻院里的年龄相似的数名,乃至十多名未婚的女子,在一位老太太的组织之下,于七夕之夜,每人分发7根针,7条线,针鼻儿口径大小和线的粗细,都必须是相等的,从同一个时间开始,在日光或烛光之下,穿针引线,以将7根针穿上7条线的先后次序排名得巧快慢。谁最先将7根针穿上7条线,谁就是最先得巧者。

    另一种乞巧方式是由数名少女向一个盛满水的大碗里,分别投入一根针或一根针状的草根儿(通常是新苕帚苗折为若干小段)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显有日影。有的散如花,动如云,有的细如线,有的粗如椎,因以卜女妇之巧拙,谓之乞巧,又称为丢针儿。这项活动是在阳光下举行的,针状的草根儿投向水面时,受日光折射的影响,显示的投影,虽有所不同,但都不会使人有乌烟胀气之观感。因此,不论是家有一女者,还是家有数女者,凡参加此项活动之少女,都可夺得未来的巧姑娘的荣誉称号。于是大家都高高兴兴地欢度这样一个传统的节日。

    另外,还有一种乞巧的方式,这就是有女之家,在七夕之夜,于自家的庭院之中,摆上供桌和供品,点燃香烛,祈祷月亮神,帮助这家的女孩子,长大之后,能够成为巧女。当然,这只能算是一种精神寄托,表达家长望女成凤的心愿而矣。天下没有神灵,靠神灵带来智慧,是靠不住的。古有词云:“七月都城争乞巧,荷花旖旎新棚,龙袖娇民女狡,偏相搅,穿针日下浓妆佼。”乞巧,作为北京的一种民俗,在明清年间是十分流行的。到了近年,此项活动渐衰。

 

七夕乞智

 

    民间妇女在七夕活动中,除乞巧外,还乞子、乞财、乞寿。俗信这几种只能求其一,不能得兼。在晋周处《风土记》上说,七夕当夜,拜牛郎、织女时,马上下拜,说出自己的愿望,不管是乞富、乞寿、乞子,莫不灵验。但是所乞求的愿望一次只能有一种,而且要连乞三年才会应验。女子乞巧,男子则乞文采。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主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拜魁星,所以一定要在七夕夜祭拜魁星,祈求它保佑自己乞得文采,考运亨通。已婚的、年老的、贫的、富的,也莫不各乞所愿。于是七夕俨然成了一个许愿的日子。

     魁星爷就是魁斗星,二十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叫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踱处乎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欹。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为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另有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鳌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地祭拜他。

    据说七夕的天河,还可预告当年的收成,天河明显,收成就好,粮价就低;天河晦暗,收成就不好,粮价就贵。有的地区在七夕作“青苗会”乞谷,也是一种许愿的活动。

 

磨喝乐

 

    祭祀牛郎、织女的供品中,有一种造形奇特的玩偶,称为“磨喝乐”或“摩诃罗”、“摩合罗”、“摩侯罗”、“磨喝罗”、“摩睺罗”等等,因为是梵文音译,所以不太一致。在古代,通常用土、木、玉等雕刻成小人形,加上衣饰,于七夕节摆设以供牛朗织女,后成为儿童玩具。磨喝乐原是佛教的天龙八部神之一,当年曾是一个国王。据佛教传说,有一位仙人犯了罪,被禁在安后园里。国王忘记了这回事,有六日未供奉饮食。因此被罚坠入黑绳地狱,过了六万年才脱身成胎,又过六年才出世。六岁出家成佛,得道后,入大乘,久住世间者乃其变化身。

    佛教传入中国后,汉人从佛经中吸收磨喝乐这个神名,用来为玩偶命名。两宋时期,每当七月七日“七夕节”,小孩们手执荷叶,仿效其状,人们称之为“磨喝乐”。这种被称为磨喝乐的玩具,在宋代的风俗著作中频繁出现,如《东京梦华录》、《岁时广记》、《西湖老人繁胜录》、《梦粱录》、《武林旧事》都有记载。其中金盈之的《醉翁谈录》说:“京师是日多博泥孩儿,端正细腻,京语谓之磨喝乐。”宋吴自牧《梦粱录》载,当时“市井儿童,手执新荷叶,效磨喝乐之状”。宋人评话《碾玉观音》提到了“摩侯罗”。元代杂剧中有一剧本名为《磨合罗》。在明代的瓷器中,表现为画一婴儿执荷业如大伞状,或高举莲花仰头相视。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七月七日,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而南宋时的都城杭州,小儿女们七夕时多仿效“摩睺罗”,穿半臂花衣,胸前装饰乞巧时的椒叶、瓜果等图形。其实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它愈作愈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不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涎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东京城里所卖的磨喝乐,以来自苏州的最为精巧,号称天下第一。用来进贡宫里的磨喝乐,其可爱精致自不在话下,奢侈一点的,甚至以金银铸造而成。于是有人作了这么一首嘲弄的小词:“天上佳期,九衢灯月交辉。摩喝孩儿,斗巧争奇。戴短檐珠子帽,披小镂金衣。嗔眉笑眼,百般的敛手相宜。转晴地工功不少,引得人爱后如痴。快输钱,需要扑,不问归迟。归来猛醒,争如我活底孩儿。”

    其实,磨喝乐应是妇女乞子时所供的吉祥之物。七夕供奉的磨喝乐,手中经常拿着著一枝荷叶,因此在七夕时,许多小孩子也都打扮得服饰鲜丽,手持荷叶,在大街小巷游行嬉戏。

    一般认为,磨喝乐作为“化生”的一种神名,后世将其衍化为一种风俗。唐宋时,据《岁时纪事》、《岁时广记》及《西湖老人繁胜录》等记载,“化生”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唐代元释圆至注引《岁时纪事》说:“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可见“化生”的观念虽出自佛教,但已与人们的现世愿望相融汇,并成为“妇人宜子之祥”。因此,自宋代一直到元明,从宫廷的雕刻到民间的各种工艺品中,都出现一个可爱的形象:一个天真的儿童打着一张伞状的荷叶作玩耍状,或者一个肥胖的小孩,手里拿一枝莲花或莲叶在玩耍。尤其是在陶瓷器,如定瓷、耀瓷和景德镇的瓷器上,包括明代的清花瓷中,都有表现。或画婴儿在莲花间嬉戏,或将婴儿穿于缠枝莲花中。明清的民间木版年画中,这一题材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求子求吉的含义更加显明。

    很显然,连生贵子与“莲”有密切的关系。那么,这种联系又是如何发生的呢?为什么人们如此注重“连生贵子”的传统信条呢?让我们回头来注目“莲”----这朵吉祥之花吧。

    莲花,也叫荷花,系睡莲科水生宿根植物,古人又称“芙蓉”、“芙蕖”、“菡萏”等等。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莲,产于淤泥,而不为泥染;居于水中,而不为水没。……薏藏生意,藕复萌生;展转生生,造化不息。”“莲”与“恋”、“怜”谐音,本身就是爱的象征。莲花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民众最熟悉的植物之一,因此我国自古就有爱莲、赏莲、采莲之风。在《诗经》中,有“灼灼芙蕖”之句,莲花已得到歌咏。《泽陂》一诗,描述了一位姑娘在莲花池塘边遇见一个高大英俊的男子,并爱上了他。汉乐府中的《江南可采莲》诗,描绘了男女青年一边采莲,一边歌唱的情境。在我国古代的青铜器皿中,出现了莲花的装饰图形,但一般认为不是用来求子求吉的。莲花那出污泥不染的品格,更是成为封建士大夫及文人骚客心目中纯洁高尚人格的象征。

    佛教传入我国后,助长了莲花及莲花图案在民间的普及。在佛教中,莲花被赋予神圣的意义。佛经被称为“莲经”,佛座被称为“莲台”,袈裟被称作“莲花衣”,甚至“弥陀(佛)之净土,以莲花为所居”,并喻为“莲花藏世界”。莲花图案成了佛教的一种标志。举凡有关佛教的偶像上、器物上、建筑上,都以莲花作为装饰。佛教有关“世界众生”出生的四种分类中,有一种称为“化生”。所谓的“化生”,即“无所依托,无而忽起”。据佛经记载,佛陀化作一头六牙白象“入胎”于净饭王的王后摩耶夫人,当时在王宫的池沼内突然盛开大如车盖的奇妙莲花。因此在佛教艺术中,将摩耶夫人的造象置于莲花之上,周围有代表“入胎”的六牙白象向她喷水。在佛教中,阿弥陀佛所居住的“极乐世界”中的人,是在莲花中“化生”而出的。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就有不少在半开的莲花中赤身打坐的童子,即是“化生儿”的形象化表现。在我国,最有名的化生故事是哪吒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哪吒的原型是佛教四大天王中北方毗沙门天王的三太子“哪吒”。《封神演义》的作者效颦佛教的化生法则,描述了哪吒折肉还母、折骨还父之后魂魄借莲花化身的复生过程,接着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驾起风火轮如飞云掣电,使各种顽敌为此丧胆,而且自身断而速合,伤而即愈,真是天生的无所畏惧。《封神演义》是明代的小说,可以看出莲花的神奇力量和象征意义,以及“化生”的观念,在当时社会中产生的深广影响。

    由“化生儿”磨喝乐与演化为“莲花童子”,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佛教重新整合的结果。因为在传统中国人的心目中,前二者终究是神秘的,不近人世的,只有当他们与人们世俗的观念融合,才能产生出为中国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可爱的胖娃娃与莲花的重新组合,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的创造力和民众的生活理想。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既有在半开的莲花中打坐的童子,也有莲池中嬉游的童子。在我国古代宗法社会里,正如闻一多先生在分析《诗经·芣苡》时所说的,“一个人的存在是为他的种族而存在的,一个女人是在为种族的传递并蕃衍生机的功能上而存在的。如果她不能证实这功能,就得被他的侪类贱视,被她的男人诅咒以驱逐,而尤其令人胆颤的是据说还得遭神---祖宗的谴责。”“这样看来,前有本能的引诱,后有环境的鞭策,在某种社会状态之下,凡是女性,生子的欲望没有不强烈的。”(《匡斋尺牍》由此而观照我国唐宋以来大量出现的有关童子与莲花或其它器物的图画,所谓的“宜子”、“宜男”,都寄托了生子的寓意。并且,祝福新婚夫妇生子也成为延续至今仍在沿用的习俗。

    同时,由于佛教的兴起,这种形式的图案中生子的观念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其形象也发生了变化。水中莲藕在我国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它不仅是人们久食的一道美味,也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它的形态更容易给人一种美好的联想。莲花的纹饰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并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莲花都是纯洁的象征。所谓“出淤泥而不为泥染……薏藏生意,藕复萌生;展转生生,造化不息”,都是古代人格与事理的象征表现。而当把莲花与儿童联系在一起时,则把意义转向另一方向,即推向男女爱情的深层含义。作为莲子的植物子房的莲蓬,在梵文中与“子宫”共用一个字。莲是多子植物,所以用莲表达子孙繁多的愿望,是一个绝妙的构想,切合了传统中国人多子多福的人生理念。宋代的瓷器上,经常出现盛开的莲花、欲放的花苞、翻卷的莲叶、硕大的莲实的图案和童子把玩莲花的图案。这种“莲花童子”演变的结果,出现了“连生贵子”的吉祥图画。明清以来,举凡婚嫁、生育、祝寿甚至丧葬等中,由于“莲”与“连”谐音,这种“吉祥图案”大量涌现。“连生贵子”的图案取莲花之形,借“连”的谐音,以其形象化的表述组成组合式图案,巧妙地传达了传统中国人的人生理念,得到老百姓的认同,因而在上至宫廷、下至民间的各个阶层广泛流传起来。

    从“化生儿”到“莲花童子”,以至“连生贵子”,不仅在内容上切合了中国老百姓的心理需求,在形式上也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因此,各种民间美术形式都把“连生贵子”作为一种重要的题材予以表现。在民间年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天真的儿童,身着肚兜,裸露臂膀,抱着一个“笙”在吹,旁边衬以硕大的莲花,“笙”是“生”的谐音。“连生贵子”的强烈求子愿望充溢画卷,流露出生生不息的旺盛的生命力。

    除了磨喝乐以外,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汴京城到了七夕前几天,市面上还会推出各式应节的特殊商品。例如以蜡铸成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作成凫鹰、鸳鸯、龟、鱼等动物之形,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上,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又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作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谷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数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七月也是荷花盛开之际,有人便动脑筋,折下未开的荷花,作成假的双头莲,造形可爱,颇受时人欢迎。

    这许多应节植物作成的各色花样,充分显现了一个盛夏节日的活泼朝气。而夏季特有的炎热阳光,又促成了另一项七夕的习俗----晒书、晒衣。《四民月令》说:“(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现代科学报告指出,日光中所含的紫外线,的确具有杀菌的效果,可见《四民月令》的这项记载颇符合科学精神。历史上关于文人晒书、晒衣的习俗有过几则有趣的小故事。据王隐《晋书》卷十记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司马懿便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亲信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刻收押。司马懿只好乖乖的遵命回朝。

    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心中的郁闷。他们蔑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世说世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绫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地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来看,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行了。

 

宫廷七夕习俗

 

    古代的宫廷又是如何渡过七夕的呢?贵为一国之君,皇室的排场自然非平民可比。南朝的齐武帝曾兴建一座城楼,每逢七夕,宫人都登楼穿针,称为“穿针楼”。历史上著名的风流天子唐玄宗也非常重视七夕。他在宫中建造了一座乞巧楼,楼高百尺,可容纳数十人。又在楼上陈设各色瓜果酒脯祭祀牛郎、织女。宫中的妃嫔们则各赐以九孔针、五色线,在月下穿针,先穿过者为得巧。同时还有音乐演奏,欢乐达旦,引得人家争相仿效。

    在许多七夕传说中,又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最为脍炙人口。古代的天子拥有三宫六院根本是极平常的事。每位后宫佳丽莫不使出浑身解数来争取君王的宠幸,她们所凭藉的最大本钱就是美貌。但俗语说:“色衰爱驰”,就连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亦不免有秋扇见捐的恐惧。某年七夕,在夜凉如水的长生殿,杨贵妃看着天上的牵牛、织女星,除了羡慕他们坚贞的爱情外,同时也兴起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忍不住吐露了自己的心事。唐玄宗听了以后,深受感动,便和她立下了“愿生生世世为夫妻”的誓约。这段凄美的爱情,经过后代文人的彩笔描绘,变得家喻户晓。白居易的《长恨歌》及洪升的《长生殿》都是文学史上不朽的名篇。《长恨歌》中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更是传颂千古的名句。

    另一位浪漫国君----南唐后主李煜,在未亡国前,宫中的生活极尽风雅之能事。每到七夕,就命宫女在宫中用红白罗百匹,拉开象征天河,隔天再收起。李后主降宋后,过着遭人软禁的生活。有一年七夕,他因思念故国,就填了一首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还召来以前的宫女演唱。宋太宗知道以后大怒,下令赐死。一代词人竟以七夕而丧命。

 

七夕节的节令食品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靥儿”、“果食花样”,式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巧果的作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历史上各朝代则另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朝流行在七月七日设汤饼。唐朝的节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进斫饼,并订七月七日为晒书节,三省六部以下,各赐金若干,以备筵席之用,称为“晒书会”。唐《金门岁节记》(见引于冯贽《云仙杂记》卷一)提及洛阳人家七夕造明星酒、同心饼,但后世不见流传。

    七夕也是适宜配药的日子。《岁时广记》卷二七中记载一种以松柏为药材的秘方。这种神奇的药丸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调配而成,据说服一丸可延长十年的寿命,服二丸可延寿二十年。此外,还有饵松实、服柏子、折荷叶等,均号称为长生不老的仙药。比较实用的药方有晒槐汁治痔,煎苦瓠治眼,摘瓜蒂治下痢等等,不一而足。其功效如何,就只有试过的人才知道了。

    在老北京,按宫中惯例,每年七夕,要吃银苗菜,水鸭菜和波罗蜜。在民间则吃鸡头米、莲藕、芋头、葡萄和枣儿。

    银苗菜是一种灰白色的植物。今称芥苗菜、水鸭菜,是将藕的嫩芽和鸭在头一天煮熟,第二天食用,吃时其菜是凝成羹状的,很似今日之栗子羹。波罗蜜,不是水果中波罗,而是一种小点心,用来供佛的,也是宫中早点,类似今日之蜜供。

    鸡头米,是一种水生植物,近似莲蓬,因其果实形似鸡头而得名。七夕时节,正是鸡头米上市的时候。早年北京水域较多,什刹海、后海、积水潭、太平湖、海淀六郎庄等处,都盛产鸡头米,水中采来应市,价钱十分便宜。《北平风俗类征》岁时篇,收录有“夜灯叫买鸡头炒”之句,就是指的鸡头米。而不是指的真的鸡头。届时,北京满街卖蟹,新肥而价廉。卖芋头的、卖葡萄的、卖枣儿的,叫卖声不绝。“约芋头来,约甜葡萄来,脆枣儿来。”叫卖声中的“约”,即今之“称”,过枰称重量,北京人称之为“约”(约音Yao 么)。

    在北京饮食及风味中,莲花茶、莲花酒、莲花羹,乃是待客的佳品。

    莲花茶是别有风味的。其方法是:以日未出时将半含白莲花拨开,放细茶一撮,纳满蕊中,用麻绳扎上,第二天清晨摘花破瓣,取出茶叶等,用纸包上焙干即成,其香醇之气不亚于茉莉花茶,为时令佳饮。

    莲花酒,是用莲花为辅料酿成的美酒。明人梁纲赞莲花酒云:“共君曾到美人家,池有凉亭荷有花。折取碧筒一以酌,争如天下醉流霞。”清人查嗣漂有竹枝词云:“一瓶东阁莲花酒,半尾西斋藿叶鱼。”词中所云的“东阁莲花酒”,就是曾被慈禧太后赏赐给亲信大臣的珍品。称为玉液琼浆。流传至今仍有生产,颇受到国内外人士喜爱。此酒以白莲为原料,多道工序精酿而成。

    莲花白也是以莲花为辅料酿成的美酒。清代宫廷常以此酒注入瓷瓶,上盖黄云缎带,赏给亲信大臣。其味清醇。也称玉液琼浆。

    莲花羹,是用新采来的莲花去掉蒂,用开水烫一下与豆腐同煮,立时红白交错似雪霁之霞,故又称“雪霞羹”。古人还将莲花瓣捣烂入米粉和白糖做成莲糕,香甜可口。

    据说饮花茶,喝莲花酒,食莲花羹花糕,可以滋补养颜,益于健康。兼食藕莲,则具有祛热解暑,升提清气之功效。不过,在旧时,此类食品,多为达官贵人享用,一般百姓之家,则很少能够享用的。

 

北京皇城里的牛郎桥与织女桥

 

    北京天安门金水桥下,金水河的上游和下游分别是玉带河和菖蒲河,在天安门东侧的菖蒲河上有织女桥。在《京师坊巷志稿》中,对于这两座桥都有明确的记载。牛郎桥的遗址,就在今南池子街南口内,皇史宬南端。建国后,菖蒲河改为暗河,在牛郎桥的花冈岩条石桥面上铺上了柏油路面,桥栏护板也被拆除了。织女桥的遗址在南长街南口内,中山公园西门南端,建国后,玉带河改为暗河,在织女桥的花冈岩条石桥面上铺上了柏油路面,桥栏护板也被拆除了。在桥东桥栏的南侧,有一棵直径一米以上树龄约有500年的古槐,今尚枝叶繁茂,长势甚佳。《京师坊巷志稿》云:“织女桥,内务府所属掌仪司署在桥南。明永乐二十二年十二月,作观天台于禁中。芜史:御用监又南向西,则银作局也。再南过桥,曰灵台,亦有观象台,铜铸浑天仪以测量度观云气。其占侯书曰观象玩台、流星撮要等皆抄录腾授,不敢传布于外。教法极严,比司礼监书堂较胜,每年历样造历,比灵台钦天监同管。农朝阳嘉隆两朝闻见录:嘉靖二年五月,雷震观星台。案:明灵台遗址,南织女桥南,今尚在,俗称观星台。”这项记载表明,在明代,玉带河织女桥两岸,曾建过皇家观星台,在织女桥畔的观星台、七夕节观测牛郎星、织女星,当是古人的一项神圣的劳作,其观测结果只许向皇帝报告,而不许“传布于外”。看来,在今天很普通的天文常识,在明代还很神密哩!

    天安门前金水河之水,源于西山玉泉,流经昆明湖(明称瓮山泊)、高梁河,过水关流入积水潭(西海、后海、什刹海),再流入西苑、北海、中海和南海。在今中南海东南偶,有一座明建流杯亭,清乾隆皇帝易名为“流水音”。这里是明清两代皇帝赏赐群臣,游宴赋诗之所,泉水沿着这流音向东流去,流向社稷坛(即今之中山公园),再流入天安门前的金水河。织女桥的位置,就在流水音向东流去,流向社稷坛之间的玉带河上。牛郎桥、织女桥遥遥相望,玉带河、金水河、菖蒲河,统称为御河。京剧有《御河桥》之剧目,此牛郎桥、织女桥,也是御河桥。当初无论是牛郎桥,还是织女桥,都属于禁地,都是黎民百姓所不能涉足的。如今人们在天安门广场观光之后,顺便到昔日牛郎桥、织女桥故地小息,此处幽静清洁的环境,依然不减当年水乡世界的风光。

 

颐和园里的牛郎织女景观

 

    当你在昆明湖上落舟时,你是否意识到在人间天境“银河”漫游!当你站在万寿山上举目眺望时,你是否想到“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

    在颐和园的东堤上,有一头栩栩如生的铜牛,卧在青白石的海浪纹座上,它两角耸立双耳竖起,目光炯炯,注视着昆明湖的千顷波澜。铜牛铸于公元1755年(乾隆二十年)。为什么在东堤上要放一只铜牛?据说大禹治水的时候,每治好一处,就铸一条铜牛沉在水底,说是可以镇服水患。到了唐朝,铜牛改放在岸上。在扩展昆明湖之后,乾隆沿用太禹治水的故事,铸了这条铜牛放在东堤上,并在牛背上用篆文铸了篇《金牛铭》记述这件事。《金牛铭》:“夏禹治河,铜牛传诵,义重安澜,后人景从,制寓成戊,象取原坤,蛟龙远避,讵数鼍鼋,溱此昆明,潴流万顷,金写铜牛,用镇悠永,巴邱准水,共贯同条,人称汉武,我慕唐尧,瑞应之符,逮于西海,敬兹降祥,乾隆乙亥。”这只铜牛造型极为生动,特别是它那若有所闻,回道惊顾的神态,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反映了我国铸造工匠们卓越的铸造艺术水平。

    在颐和园的西堤,还有织女亭,耕织图碑,机织房,络丝房等景观。寓意织女在焉。如果说东堤的铜牛寓为牛郎,那么同西堤的织女互相呼应。则巧成牛郎织女景观。“耕织图”三个遒劲大字及乾隆御笔方形钤章,清晰地刻在一通汉白玉昆仑石上。碑高1.5米,宽1米,厚70厘米。碑座高60厘米,浮雕波浪涛天,十分生动。碑的背面刻有乾隆御制诗,开头两句是:“玉带桥边耕织图,织女云耕雨东吴。”这“耕织图”碑和铜牛,恰是当年造园的构想。铜牛背上刻“金牛铭”,颂扬“金牛治水”,“织女图”碑文赞美耕与织,如果时间倒流到公元1750年,乾隆将明代的好山园改为清漪园时,湖外并没有高墙相隔,昆明湖与邻近的荷塘、稻田以及附近的村舍联系在一起。昆明湖畔的“铜牛”和“耕织图”,既是园内的人造景观,又是人世间生活的反映。男人驾牛耕田,牛是男性的代表;妇女织布,织者又是女性的代表,“铜牛”和“织女”既是天上星宿名称,又是人间生活的体现。它们之间这个深厚的寓情,正是表现出我国传统园林含而不露的特色。“铜牛”和“耕织图”标记的年号只差两年,说明它们是同时代的产物,出自一种有联系的构思,“牛郎”、“织女”被水面相隔,那昆明湖也就成了“天上的银河”了。如果我们能画出一张从天空投影到地上的示意图,就会惊奇地发现:“银河”与昆明湖的主河道,天牛星座与“铜牛”,织女星座与“耕织图”,在方向位置上竟是基本一致的。这样对照,也许正是当年建园构思者观天察地思路的复原,绝不会是无心的巧合吧!“铜牛”回首遥望“织女”,始终不得相见。从地理位置上说,它们隔着“天河”昆明湖,是碰不到一起的。这倒也耐人回味。以科学上说,牵牛星与织女星相隔十万万八千里,如果打个电话还需要十多亿个光年才能通话,真是永远不能相见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我国第一部诗集《诗经》里就有了记载,天上的悲剧,反映着人间的苦楚,人世间美好的心愿,随着这故事代代流传。

    今天,人间换了。天子没有了,颐和园属了人民。来这里谈情说爱的青年男女,相见钟情,相爱终身,永不离别。今天的“牛郎”、“织女”都交了好运了。

 

北京的七夕花

 

    在早年间,北京市民喜欢在自家的庭院里种植七夕花。七夕花又名凤仙花,指甲花,千日红,圆仔红。这种花七夕盛开,届时市面上有好扎的小把千日红应市。凤仙花品名很多,有大红、水红、深紫、淡紫、白绿、白中红点,有一株开五色花,此乃关系乎土质;又名小桃红、海纳、旱珍珠、菊婢、透骨草,将各色凤仙花混杂种在一处就有混色变出,有一花三种色,西洋凤仙花瓣密,不易结子,种子难得。古代没有指甲油,指甲水,女性摘凤仙花瓣捣汁搽指甲成红色,俗信七夕少女用凤仙花染红指甲以乞巧,才能得织女欢喜。故名为“七夕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