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夕:一个亘古苍穹的浪漫爱情故事 你可曾在乎过

 木柳书屋 2015-08-19

 图片



 

浪漫七夕_副本.jpg

七夕:一个亘古苍穹的浪漫

爱情故事 你可曾在乎过

 

(转自:凯风网陕西频道)

供稿:田晓宏 编辑:秦风 仲德

 

导语

爱情是人伦生活一个永恒的主题与话题,从《诗经》到《离骚》,从伯拉图到弗洛伊德,对情与爱都赋予了神圣的诠释,甚至运用夸张的手法赋予其浪漫和甜蜜,才使其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和吸引力而津津乐道,经久不衰。“七夕”一个原本关乎宇宙星辰的时间接点,却让智慧的先人们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成为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中国这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国度,灿烂的历史文化衍伸出浪漫的爱情神话,显得更加唯美动人,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一、“七夕”的文化溯源

早在三四千年前,人们出于对自然和时间的崇拜,出现了牵牛星和织女星的记载。把牵牛和织女,和天空的星星联系到一起,表现了先民们跨时空,超自然的想象力,牛郎织女故事的诞生,更突出人们对自然敬仰,对生命珍惜的情感。同时,“七夕”也源于古人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给人以时间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只有象征忠贞爱情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慢慢地沉淀下来,成为今天“中国的情人节”。

1、《诗经》——牛郎织女的最初雏形 

《诗经·小雅·大东》中关于织女的说法是:“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七襄”是“终一日历七辰”,一日移位七次,也就是逢七来复。郑玄说,“襄”是驾驭,后人浮想,也就将它理解为完成。“不成报章”,也就是“织不成花纹”。紧接着说到牵牛:“睆彼牵牛,不以服箱”,“睆”是明亮的意思,“服箱”的“服”是“驾”,古时驾车中间的马称“服”,“箱”是车厢。联系后面两句“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救天毕,载施之行”,是面对满天星象,牵牛织女星座距云汉无涯,叹在天网下一切徒劳。一开始强调的是天河距离,但遥遥相对之貌,又实在是后来衍伸演绎的基础,也就成为牛郎织女浪漫爱情的最初雏形。

 

2、牛郎织女爱情故事演变 

从《古诗十九首》直到南北朝时期,牛郎织女七夕渡鹊桥的传说基本形成。东汉应劭的《风俗通》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桥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史记》里也有记载:“四星在危面,匏瓜。牵牛为牺牲。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天官星占曰:匏瓜一名天鸡,在河鼓东。牵牛一名天鼓,不与织女值者,阴阳不和。”到曹植的《洛神赋》里,才确定了牛郎织女的夫妻关系。而作为夫妇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大致形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迁。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3、神仙美女爱上人间屌丝——牛郎织女的故事 

根据《荆楚岁时记》的故事雏形,最终演绎成一个神仙美女与人间屌丝的浪漫爱情。牛郎是典型的人间屌丝,自幼父母双亡,常受兄嫂虐待。兄嫂和牛郎分家,只给牛郎一头老牛。织女是天上一位聪明美丽、擅于织布的七仙女。有一次她与其他仙女一道到银河洗澡。牛郎在老牛示意下,来到银河边将织女的天衣偷走。织女不能重返天宫,遂于牛郎结成夫妻,生有一儿一女,自耕自织过着幸福美满生活。天帝知道后大为震怒,派了天兵天将到人间将织女抓回天宫。牛郎十分悲痛,抱着一双儿女哭作一团。老牛临死前,嘱咐牛郎在它死后穿上它的皮即可携儿女上天宫去寻找织女。牛郎照老牛的吩咐做了,挑着儿女来到天上,眼看就要追上织女时,王母娘娘忽然拔下金簪,在空中一划,二人之间顿时出现一条波浪滚滚的天河,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泣。织女和牛郎及他们儿女的哭声感动了天帝,天帝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相聚一次。每逢七月七日,便有无数的喜鹊在天河两岸搭起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此相会。

 

4、“七夕”突显出的文化现象 

自然崇拜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时间崇拜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的“星期”。“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数字崇拜 

“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生殖崇拜 

“七七”是生命周期。《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它说男子以8岁一个周期,女子以7岁一个周期。女子7岁肾气盛,换牙齿头发变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天癸是肾精,任督二脉,以中医说法,“为一身阴阳之海,五气贞元”,也就是说,二七就来月经,可以生子。三七肾气平均,最后的牙齿长齐,发育完全成熟。四七筋骨坚,头发长极,身体盛壮,到了顶点。五七阳明脉衰,面容开始焦黄,头发开始掉。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是一个生命周期结束。“七”这个数字又指西方,所以七七相遇,应该是结束中的诞生。《周易·复卦》:“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孔颖达疏:“天之阳气绝灭之后,不过七日阳气复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故曰天行。”“来复”是去而复来,也就是重生,轮回循环,所以七七四十九天魂魄散尽,又七七四十九天魂魄丰满。

  二、“七夕”的逸闻趣事知多少

 

1、汉武帝——令人艳羡的七夕情缘 

遍查历史,生于七夕的古代帝王还真没有几个,可是汉武帝刘彻却与七夕情缘匪浅,不但生于七夕,民间还流传着他与王母娘娘七夕相会的神话。据《汉书》称,汉武帝七月初七生于漪兰殿,基于古人对“七”的数字崇拜,认为诞于七日这一天必然有着种族繁荣、子民昌盛的吉兆。因而登基后,就将七夕从小范围的民俗节日上升到了皇家庆典的高度。每年这一日,朝廷上下都要斋戒沐浴,举办隆重的庆生活动。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述了汉代宫廷七夕节俗情形,汉宫“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做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绶。”又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巧针与开襟楼,俱以习之。”

由于他喜好求仙问道,民间还流传着他与西王母七夕相会的神话。《汉武故事》记载,一次七夕庆典上,一只大青鸟从天空西侧翩然而至,神采奕奕停于大殿前。汉武帝便问大臣东方朔是吉是凶。东方朔答曰,此乃吉兆,大鸟是使者,预示着西王母要前来祝寿。后来,“夜漏七刻”,西王母果真驾临。从此七夕又被视为人神相会的大吉日,得到前所未有的推崇。

 

2、生于七夕死于七夕的一代词帝李煜 

汉武大帝的七夕情缘让人艳羡,但一代词帝李煜的七夕情缘却充满了悲情。史料记载,他是惟一一位生于七夕、死于七夕的帝王。不论说法真实与否,人们都愿意相信,一生浪漫诗情的他,配得上这般美丽的巧合。他容貌俊朗、才情纵横,无奈亲手断送了河山,一代帝王沦为阶下囚。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的七夕,他再无兴致将宫室装扮成银河的样子,而是借着浓浓酒意,潜逃到风花雪月的记忆里,回味着最后一丝温存。岂料“抽刀断水水更流”,往昔回忆愈是美好,今朝现实更显悲怆。想起沦丧的故国、昔日的子民、代己受辱的小周后,胸中的悲愤便如一江春水,倾泻而出。于是,在生命中的最后一个七夕,这位词帝挥就了千古绝唱——《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据清沈雄《古今词话》记载: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那天,也正是后主李煜的42岁生日,后主在赐第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生日宴会上赐下牵机药酒将李煜毒死。生于七夕也逝于七夕,李煜的一生诠释了前世今生。袁枚写道:“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3、唐玄宗与杨贵妃对“七夕”之夜情有独钟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是白居易《长恨歌》中最为出彩的诗句。在“七夕”那个充满爱情诗意的夜晚,风流皇帝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长生殿约会,半夜时两人低声盟誓:在天比翼双飞,在地相携连理,天长地久,永不分离。

唐玄宗和杨贵妃对“七夕”之夜情有独钟。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与杨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备陈瓜花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闭于小合(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这种占卜方法是在七月七日乞巧节那天晚上,宫女们把捉到的蜘蛛关在小盒子里,早起打开看,以蜘蛛结网稀密预兆得巧的程度,如果蜘蛛结的网比较密实,那就是得巧多,如果蜘蛛结的网比较稀疏,那就是得巧少。得巧多的宫女肯定高兴,而得巧少的就比较郁闷。

唐玄宗李隆基虽无缘生在七夕,却对其传承功不可没。《怅恨歌传》有云:天宝十载秋,七夕之夜,玄宗与贵妃凭肩而立,因仰天感于牛郎织女重逢的悲欢场面,誓言要世世结为夫妻。其抱首呜咽的画面令人动容,于是有了白居易诗中所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佳话。唐玄宗还效仿民间,在皇宫搭建高台拜月祭双星(牛郎星和织女星),并组织宫女在月光下穿针乞巧,突出七夕节的“乞爱”和“乞巧”元素,使其更为深入人心。千百年来,七夕文化由于古代帝王的推崇获得了长足发展。

 

4、李商隐《辛未七夕》悼亡诗 

李商隐,他写过四首七夕诗,其中一首特意题了纪年《辛未七夕》:

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辛未七夕》并不是明确的悼亡诗,好像李商隐被击懵了,不能接受妻子已经死亡的现实,他呆呆地看着七夕的月亮,在牛郎织女美丽神话中,抚慰着受伤的心灵,想象着妻子的归来。

“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相会的日子是那样的漫长。“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秦观词“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可是李商隐却觉得残酷。“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归来迟啊!“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七夕的晚上,人间的喜鹊都到天上搭鹊桥了,姑娘们在月下引五色丝线穿针乞巧,或者用盒子装进蜘蛛,一夜过去,看它织出巧妙的网。李商隐说,对喜鹊岂能无意感谢啊!

  三、东西南北中,“七夕”习俗各不同

1、古人的乞巧习俗 

穿针乞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7月7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喜蛛应巧。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的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节“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投针验巧。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2、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称为“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3、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 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就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4、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其实在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5、拜织女、拜魁星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民间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6、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巧果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七夕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罪尤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

7、各地的“七夕”习俗 

 

广州旧时的七姐诞。广州旧时过七巧节是非常热闹的。宋人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人们在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各种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型等物。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七夕晚(广州人多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连指甲也涂上了红色,然后把早已准备好的各式物品,如古董珍玩、鲜花、时果以及脂粉等摆放在厅堂的八仙台上,还要有一盏油灯放置在“仙禾”或“仙菜”中间。此时,有钱人家的厅堂布置得锦屏绣椅、富丽堂皇,一般人家尽量把厅堂摆设井然。一切都安排停当以后,姑娘们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此时,除了邀请亲戚朋友前来作客以外,还要请邻里中相识与不相识的姑娘们一起拜神,观尝巧艺与玩具,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如巧艺与玩具受到越多人的称赞,主家姑娘就越高兴,越感到荣耀。广州的姑娘们说,像这样能在众人面前展示手艺,一生是投有多少回的。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古称金针度人),如一口气能穿过七枚针孔者被称为巧手(得巧)。

广州还有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据《广州市志》卷十七所载,初七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沉香浦的活动。游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装饰,称为花艇。她们信此日为“仙女淋浴日”。石门浦水质清洌,朝夕日出日落时返照两山,有时会像海市蜃楼一样在天空出现一些景幻。泛舟者坦希望能有运气看到奇最的出现,故姑娘们七夕游石门沉香浦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很是热闹,也成了一个节日的习俗。

 

西南习俗——染指甲。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湖南、江浙习俗——妇女洗发。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而散文名家琦君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陕西黄土高原习俗——结扎巧姑。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闽南和台湾习俗——拜“七娘妈”。闽南和台湾的七夕节又是“七娘妈”的诞辰日。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据闽南籍台湾学者林再复的《闽南人》一书考证,闽南人过去越峡跨洋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能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神的祈祷。

  四、灿若星河的“七夕”文化

 

1、《鹊桥仙》词牌与秦观的“纤云弄巧” 

《鹊桥仙》这个词牌原本是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之事的。“七夕”这天,织女渡银河,与牛郎相会,以鹊为桥。宋代词人秦观这首《鹊桥仙》可谓是千古绝唱。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织女是织锦的能手,纤细变幻的云彩很像是织女织出的锦缎,流星飞动,恨意难传,不知不觉中渡过遥远的银河相会。“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牛郎织女在秋天的白露时节仅只一度相逢,便胜过了人间平淡的长相厮守。“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温柔的情感像天河的水长流不息,短暂的相聚恍如一梦。怎么能忍心去看回程的鹊桥归路?

2、最早提及牵牛织女的诗 

《诗经·小雅·大东》关于牵牛织女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大东》。这是一首表现西周时代东方诸侯国臣民怨刺周王室的诗。原诗是这样的: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睕彼牵牛,不以服箱。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银河两岸的织女星、牵牛星,尽管有其名,却不会织布,不能拉车;当今的统治者也是如此,虽身居高位,却无恤民之行,不过徒有其名而已。这里,对织女、牵牛二星仅是作为自然星辰形象引出一种隐喻式的联想,并无任何故事情节,并没有象征爱情的寓意。

 

3、最早寓意爱情因素的七夕诗 

《迢迢牵牛星》

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情因素同牵牛、织女传说的结合日见明显。《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便首先透露了这一信息。这首诗吟道: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里的牵牛、织女二星已具人物形象——弄机织布,思念流泪;并且开始被编织为一幕恩爱夫妻受着隔绝之苦的爱情悲剧。诗中虽然没有直言牵牛、织女是夫妻,但织女终日思念牵牛,渴望相见,“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情节则是十分感人。

4、杜甫的七夕诗 

杜甫《牵牛织女》

每逢佳节,总是最惹诗人情思。七夕,这个中国独有的传统节日,又怎能不让诗人词客动情思。就连名气最大的诗人,被诗人奉为诗圣的杜甫也写过关于七夕的五言长律《牵牛织女》。前四句为: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5、白居易的《长恨歌》 

在众多的七夕诗词中,大多是借天上的织女牛郎故事,描写凡间寻常人家的爱情故事。但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诗句,却描写皇帝与妃子的爱情故事,此诗记述了唐玄宗与杨玉环,以牛郎织女为例,共誓白头之约。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6、杜牧的《秋夕》 

杜牧的《秋夕》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这首是这样的: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结语:

   “七夕”之夜,在凉风习习中“卧看牵牛织女星”,感慨着“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凄婉,回味着“金风玉露一相逢,更胜却人间无数”的脉脉温情,感受着灿烂文化衍伸出的浪漫爱情,心底油然生出无限的敬畏和自豪。在几千年的文化涤荡中,七夕节已经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化、与其他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之一。
 
 
 
 
 
 
 

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