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 宁丨千古七夕不了情

 读在现场 2020-11-17

山坡上的苹果羞红了圆圆的脸庞,田野中谷子谦虚地低下沉甸甸的头颅,玉米急不可待地突破层层外衣的束缚,露出排排黄灿灿的牙齿,张着口,似乎在呼唤着农人快来收割。白天依然酷热,但夜晚已有了凉意,阵阵微风送来了清爽和缕缕果香。这一切都在诉说着收获的季节已经到来。由此我联想到了收获爱情的节日—七夕节。

七夕节,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由于我国古代女子的命运只能嫁作人妇、相夫教子,再加上受教育程度低,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向七姐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少女是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再加上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七夕节的来历

七夕节的来历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它最早的渊源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如《诗经·大东》:“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还有明代罗颀《物源》曰:“楚怀王初置七夕。”不过那时候的七夕,是祭祀牵牛星、织女星,并无后面的故事。直到汉代,其细节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七夕节最早是在西汉的宫廷里执行的,后来流散到民间。并且正式成为属于妇女的节日。

为什么七夕节会和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联系起来呢呢?这是源于古代农业生产的需要,通过观察织女星与牛郎星(牵牛),可以让古人了解到“秋天到来”。在《夏小正》的古农事历中有记载:“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在当时的七月黄昏,织女星正好升上一年中的最高点,也在人们的头顶上清晰可见。而织女星旁两颗较暗的星星位置,正好形成一个朝东方开口的样子,朝东方望去,正好可见牛郎星。文人浪漫的情怀,再加上初秋七月的绵绵秋雨,衍生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也是顺理成章的。织女星名称的由来,可以从《诗经·豳风·七月》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来推敲得知,由于九月是气候较为凉爽的晚秋,也是穿着寒衣的时节。九月授衣,则必须八月裁制,七月当然就是织妇们织布的时间。牛郎星名为牵牛,则有着“牺牲”的意思。《史记·天官书》:“牵牛为牺牲”,此指在祭典上宰杀的牛、羊之牲畜。古代在六月夏秋交接之时,正好是草木丰茂,用以贡献牧草给牲畜的时节;到八月则依据牲畜体格,观察哪些适合用以祭祀;九月则宰杀牲畜用以祭拜神明。《礼记·月令》称八月为“循行牺牲”,而此时织女星正好往西滑落,而牛郎星则升上天顶,宛若在追逐织女星般。因此七夕时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背后应该有着配合时令与天文景象的缘由。

二、七夕节内涵与习俗

七夕节最早的内涵主要是乞巧,表彰女子巧慧,女人们在这一天展示刺绣、针线等手艺绝活。乞巧的方式花样繁多,因时代地域不同而不同。

穿针乞巧,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七孔针或九尾针,最先穿进者为之得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喜蛛应巧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情况应巧,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视蛛网之圆正。

投针验巧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七月七日中午,碗中盛水放在太阳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看水底针影情况,若散如花,动如云或成鸟兽、鞋及剪刀影者,谓乞得巧,若细如线,粗租如锥,则为拙。

“泡巧”,“化生”多在南方流行。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等它长出数寸长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七夕节除了乞巧外,还有为牛庆生、晒书晒衣、拜织女等习俗。所谓为牛庆生,就是儿童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又叫“贺牛生日。上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晒衣晒书的风俗始于汉代,胜于魏晋。在魏晋时,豪门富室在七夕这天,晾晒衣服书籍,大肆夸耀自己的财富,附庸风雅。当时一些文人,以放浪形骸来表达自己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拜织女“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少女们多是希望自己漂亮,心灵手巧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更多的是希望早生贵子等,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祭拜魁星,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称魁星或魁首。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主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三、七夕节文化

七夕节流传到民间以后,又被加入了诸如追求爱情、白头到老等愿望。历代文人,以浪漫主义的情怀,用牛郎织女的传说为素材,创作了大量以爱情为主题的诗词、戏曲等文艺作品,不胜枚举。

春秋战国时期《诗经·小雅》中有一首诗:“或以其酒,不认其浆;鞙鞙佩璲,不认其长。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救天毕,载施之行。”大意是说天上的织女星,坐在织布机旁,无心织绢,却一心一意地想着银河对岸的牵牛星,而为之眷念不已。可见在西周时代,就有了牛郎与织女爱情故事的想像与传说。

汉代《史记·天官书》和《汉书·天文志》中,也都有牵牛、织女双星的记载。

晋代宗怀的《荆楚岁时记》里,说织女是天帝的外孙女,七月七日夜晚与牵牛在银河相会,已经为这个恋爱的故事勾勒出一个鲜明的轮廓。

南北朝时吴均的《续齐谐记》里记载:“桂阳成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牛郎。’至今云:‘织女嫁牛郎也’。任眆在《述异记》中记载:“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纴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干宝的《搜神记》中把天上的牛郎与织女双星,说成是汉代孝子董永夫妇的故事。《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首诗比起《诗经》中的那首,更描绘得凄凄切切,道出了一对有情人,两地相思,愁绪满怀的悲凉况味。

唐代“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记述唐玄宗与杨玉环,以牛郎织女为例,共誓白头之约。

北宋秦观专门写过一首《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元朝以后,出现了不少关于牛郎织女的戏曲,现在家喻户晓的黄梅戏《天仙配》就是其中之一。

四、七夕节演义成中国爱情节

改革开放下的中国年轻人,受西方文化和“情人节”的影响,不像古人那样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爱情,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自己的爱情。他们热情奔放,喜欢有爱大胆喊出来,自由追求表达自己的爱情,热衷于过西方的“情人节”,有些商家为了商业利益进行炒作,把七夕节称之为“中国的情人节”或“东方的情人节”。

七夕节文化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忠贞承诺。在中国古代,尊崇儒家礼教,讲求贞节烈妇,绝对不允许妇女和丈夫之外的男子有暧昧之情。因而中国的七夕节与西方的情人节有很大的不同。由于“情人”一词可能产生的歧义,因此我赞成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七夕节不能叫中国的情人节,应称为“中国爱情节”。

现代,由于受到西方文化和洋节日的冲击,再加上商家对过洋节的有意热炒,致使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优秀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日渐式微,影响力大大减弱。这一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若任其发展蔓延下去,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节日在年轻人就得不到很好的传承,一旦我们丢掉了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这一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民族就岌岌可危了。因此必须大力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打造出鲜活生动、喜闻乐见、昂扬向上的文艺作品,就成为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文化人义不容辞的这会责任。

作 者 简 介

陈宁,笔名我心宁静,洛阳新安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中国诗词研究会成员。爱好文学,喜爱唐诗、宋词,工作之余,创作诗歌、散文百余篇。现已在中国(香港)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新媒体——《行参菩提》《行苇春秋》《行诗天下》及《现代诗词》《华文现代诗》《今日头条》《定风波诗社》等网络媒体上发表数十篇诗歌散文,并在《定风波·屈原杯》诗歌赛中获优秀奖。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