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平凡书写人生——记经楼镇湾头小学教师卢菊如

 林如老师图书馆 2014-06-01
用平凡书写人生——记经楼镇湾头小学教师卢菊如
上传: 杨生仁     更新时间:2013-11-16 20:04:40

用平凡书写人生

——记经楼镇湾头小学教师卢菊如

经楼初中 杨生仁

        露珠虽小,但它能折射太阳的光辉。教师的的工作是平凡的,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能干成辉煌的业绩,但他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灿烂的花,凝合为一枚丰硕的果;他应当如星辰,远看像一盏灯,近看是团火。应该为自己庆幸,在教育中,我们享受着生命;在平淡中,我们找到了快乐;在奉献中,我们采撷了一路的幸福。

——编者感言

      湾头小学是经楼镇最偏远的一所农村小学,位于经楼与高安交界的醴河东岸,附近村落稀疏,学校规模较小,现有学生108人,六个班(包括学前班),教师7人。从经楼镇出发翻山越岭到湾头小学将近有二十里路。而就在这偏远的小学,我们常常能在从中林洋塘到中林小学和湾头小学的山间小路上看到一位衣着朴素,身材高瘦的身影,他就是在这条弯到了头的小路上奔波了四十二年的卢菊如老师。

用青春守护希望

       卢菊如老师是经楼中林洋塘村人,他16岁初中毕业就接替了一位自动离职女教师的岗位,自一九六六年在中林小学任民办教师至今共有四十二年教龄。在这四十多年中,他一直坚守在这块山区红地上辛勤耕耘。中林也是山区,那时山林间没有什么大道,由洋塘村通往中林小学的是一条山岭与水田之间的羊肠小道,晴天走来一身汗,雨天行来一身泥。由于当时学校校舍紧张又简陋,远处的学生每天要带中饭到学校去吃,老师每天也是走教,他有时还在山路上捡些干牛粪用蛇皮袋背到学校,为学生热饭烧。正值青春年华的他就这样走上了教育岗位。当时是按大队工值计报酬,每月不到二十元钱。地位低,生活艰苦,收入又微薄。这虽在当时是农村民办老师的普遍状况,但对于一位青年,终日生活在这山旮旯里,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没出息,而他又知道要改变家乡这贫穷落后的面貌,让山区孩子走出山门的希望在教育。于是,他沉下心来教学,在工作实践中,他深知自己已有的初中文化远远不够,他一边虚心请教,一边利用空余时间刻苦自学。后来学校几间土砖房改建成了红砖瓦平房,他非常高兴,主动要求住校教学,由于家境贫寒,他生活上很节俭,同事说他住校几年夏天没用过蚊帐,大家羡慕他是个“奇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新形势的变化对他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此时他已为人夫,为人父,可是,耕种技术他又不会,家人和妻子劝他放弃教书工作,回家种田或外出挣钱。家中由劝到吵,他顶住了压力,一边说服家人,一边抽空回家忙农事,几年来他不知家人埋怨过多少次,他都默默忍受,竟然逼得妻子学会了犁耙和播种技术。在埋怨、气骂面前,他常以豁达乐观的心态对待,他常说:“忍辱才能负重。”据悉他还有一个“忍辱”的故事:有一年,他狠心花了半月报酬买了一双胶筒靴,一天下雨,生怕迟到,穿着胶靴粘着厚厚的泥巴走不快,而山间碎石棱角尖锐,又担心划破新鞋,他干脆脱下胶靴提在手里,打着赤脚在泥泞的山路上疾走,可在半路上被碎石划破了脚,鲜血淋淋来到学校,偷偷在井边洗脚包扎后再穿上胶靴,最终还是被人发觉。一九八八年冬,卢菊如参加江西省老师选聘考试,终于以优良的成绩被录取转编,这二十多年来他立志要成为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是他人生中的一大喜讯,是自己用二十多年的青春守护着的一个希望,更是他在未来的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开始。

在平凡中闪光

         平常的,才是真实的;平凡的,也许是伟大的。在甜蜜的梦乡里,老师都是一样的,但当早晨太阳升起,他面对着学生的时候,教师与教师之间又是多么的不一样。一九八九年秋,正当那偏远的湾头小学一个个青年教师离开之时,卢菊如响应镇教委号召,毅然来到湾头小学任教。卢菊如一贯不会骑车,而从家里到学校每天往返山间小路有近十八里,沿途要跳过缺坑,往返共有一百六十二个,这是他最清楚的记忆。试想:从一九九八年到今十九年中(除假期外),他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走了一圈,共跳过12万多个缺坑。这表面看似平凡的一天天,但这平凡之中又是多么让人惊讶!我们每个人都能创造这个奇迹吗?十九年中,他每天起很早做好家务,安顿好残疾的老母,当太阳出现在山边时,他就急忙赶路上学,到傍晚太阳下山时才赶到家中。妻子风趣地说他是“赶魂的人”,师生们则称他是“追赶太阳的夸父”。

         多年来,几任领导最欣赏他对事业的执着,对生活的坦然。采访中,学校领导及老师们公认他十几年中年年出满勤。可有一次是双休日,他肚子绞痛,几餐未吃饭,虽看过医生,但还未好,周一一早,他带上药丸吃力赶来上课,快到湾头村时,终于支撑不住跌倒在田里,被去菜园的村民发现,村民急忙跑去学校叫来校长和老师。老师们一齐把他抬上公路,托一位湾头村货车司机把他送到经楼医院,他躺在病床上挂着点滴,口里还念着学生上课的事。还有一回,放学回家到菜园被蛇咬伤,第二天,他仍然拖着红肿的腿,拄着拐杖坚持到校上课。

         他的执着还表现在对自身发展上。2000年,年过五十岁的他,在樟树教师进修学校自费参加了广播电视大学业余函授教育专业学习,和他一起的学员说:他是该届学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又是函授学习上课出勤率最高的一位。一有通知他非常珍视,自费住在樟树,从不旷课,苦学了三年终于圆满毕业,受到了进修学校班主任老师和学员们的夸口称赞。为了这一追求,他共花费五千多元也毫无怨言,这对于他那样的家境来说,多么不容易。

他的执着不仅表现在对自身前途的追求上,而更体现在对工作的热忱和精益求精。一九八五年夏,中林小学部分教师被分配到皎湖小学监考,由于是山路坑洼不平,卢菊如搭坐在另一老师自行车上,因下坡不慎摔下,摔得鼻青脸肿,头部鲜血淋淋,山里没有医院,只好在老师们的搀扶下找到乡下赤脚医生进行了简单的缝合包扎。第二天一大早他又步行到经楼中心小学参加阅卷,他当时的模样惊吓了全场教师,大家都劝他到经楼卫生院再做检查,而他都婉言谢绝,还风趣地说自己是上甘岭回来的战士,直到完成阅卷任务才上医院。当时的中林小学属于中林片区的中心小学,经常要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而他制作的表格正规工整,不允许有一个涂改,为了能在检查评比中得第一,他废寝忘食,检查组的领导多次误认为经他出手的材料是打印机中印出的。有一次进行全乡小学黑板报评比,学校领导委任他担当主编,他带领板报组成员夜以继日精心设计,有些成员觉得得奖难度大,工作太烦,在图案设计和文字书写上有不如意之处,他发现后决不放过,要求重来或修改,其他人对他的这种执着很有意见,纷纷溜之大吉,直到晚上十多点钟,他一个人点着两根蜡烛全用工整的楷书体书写,整个版面不允许有一点败笔。第二天检查评比时最终获得第一名,并受到了教师们极高的评价。正是他的这种执着精神得到了大家的敬佩,更可贵的是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他的平凡还在于寂寞中淡泊名利。2001年,组织上考虑他在艰苦地方干了这么多年,要他写份申请调到离家较近的横岗小学,他却婉言谢绝了。一九八五年民师转编时,根据综合评分,他列为候补名次,可第二年却榜上都无名,他也不气馁,不计较。直到一九八八年通过江西省选聘考试才被录取转编。后来的小高职称聘任也是“几度风雨几度春秋”,直到2004年终于如愿以偿。谈到这几次迟到的喜讯,他还是诙谐地说:“我很平常,可能比不上别人,该有的自然会有。”在与领导、老师的交谈中得知,他四十多年中,获得的最高荣誉是镇劳模,担任的最高职位是班主任。可见他是多么的平凡,然而在平凡中这样淡泊名利又是多么的可贵!

在平凡中收获幸福

        在生活工作中,他常以自己的奉献得到领导、同事和学生家长认可感到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一九九九年,湾头小学是经楼各小学中最后兴建教学楼的,卢菊如作为一名异地教师没有集资义务,而他却带头捐资100元,这一百元是在他家境十分困窘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是他热爱学校、热爱教育的一片心意。2003年,班上有位姓黄的贫困女生,父亲重病常在家躺着,母亲是贵州女子,因不堪生活重压弃家出走,该同学常常只带空饭到校吃,因长期营养不良,脸黄肌瘦,卢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听说茶籽油营养价值高,他就把家里的茶油用饮料瓶装好带来学校炒菜和该生一同吃,有时干脆用茶油炒好菜带来学校分给她吃。2006年,神岭小学转来一名特顽皮的姓傅的男生,该生因父母打架,母亲死亡,父亲被判刑10年,这个学生靠七十多岁的祖父、祖母抚养,因小缺少父爱、母爱,更缺乏管教,性格孤僻且好斗,又常逃课,卢老师坚信“人之初,性本善”,以自己的言行去感化他,有时衣服脏了为他洗洗,卢老师说这是举手之劳;发现他逃课,就亲自步行几里山路到他家中把他请来,未完成作业卢老师就放学后进行辅导,为了这个学生的进步,有时回到家已是“披星戴月”,家人埋怨他,他说这是老师的职责。看到自己的学生转变进步了,他内心是一种欣慰,更是一种幸福。

         我们今天看到的湾头小学虽然已有一幢教学楼,近两年也修通了水泥公路,但条件还是较艰苦,走水泥路更远,还是要走那小路。学校请不起工友,老师们也只好各自带上米和菜自己做饭,远村的学生也是自带饭菜由老师帮助热,家庭条件好的就带方便面到校由老师烧开水泡,这些生活的琐屑事情卢老师主动包揽了,其他老师做个帮手。这些事他一做就是十九年,且乐此不疲,从不计任何报酬,而他总是乐呵呵地说:“能和大家在一起工作、生活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可见,一个人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一朝一夕的轰轰烈烈,而在于坚守平凡中的付出,更在于付出中领悟人生的幸福。

         苦难中见真情,平凡中见伟大。我们从卢菊如老师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难道不能从中诠释出伟大的另一层含义?一种四十多年的坚守、执着与追求,多么难能可贵!而对某些好高骛远、心浮气燥、功利熏心的人不是一面很好的镜子?现实生活中,这种伟大看似许多人都曾有过,但人生能有几个四十二年,又有多少人能在四十二年后仍然坚持在平凡与清贫中不断地领悟人生的快乐与幸福?多么令人肃然起敬!

          卢菊如确实是在用平凡书写自己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