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晓峰教学对话实录: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

 昆山同德堂邹羿 2014-06-01
巽 XX  女 26岁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     2014年5月 17日诊
感冒一周,曾到某医院治疗未愈(用药不详)来诊。时适二个学生在侧,故让他们先予收集四诊,并拟治疗方药。

以下为学生记录:
问:你现在有什么不适?
答:鼻塞,流涕,咽痛,闷热,胸闷,怕吹风,伴口疮二天,干咳无痰,心烦,右胁下痛。适值经期,月经量少,少量血块。
问:有没有汗?
答:有一点点。
问:口干吗?
答:干
问:想喝水吗?
答:想,喝了不少。
问:口苦不苦?
答:好像有一点点。
问:吃饭怎么样?
答:还行。
问:大小便呢?
答:没有异常。
查舌脉记录:舌干红,苔薄。脉弦而数。

学生思路:
患者自觉发热,汗出,稍恶风,鼻塞流清涕,脉弦而数。考虑为外感,太阳表证,口干稍苦,胁痛,考虑为少阳证。且患者又适值生理期,《伤寒论》之热入血室:“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所以,考虑为太阳少阳合病,柴胡桂枝汤证.

本人问诊:除上面情况外,怕冷吗?
答:刚才在酒店下面给你打电话,给风一吹,觉得很冷。
问:还有其他不舒服吗?
答,勃子不舒服,还有右手关节痛还有一点痛。(前患腕管综合征)
问,月经几天了?
答:第三天。
问:以前月经怎么样?
答:以前月经也少,有血块,有时还痛经。
问:汗多不多?
答:不多,有一点点。
查舌脉记录:舌红苔薄且干燥,脉浮而数。

四诊资料综合如下:(本人收集)
发热,汗出不畅,恶风恶寒,鼻塞流清涕,颈项不适,胁痛,腕痛,口疮,咽痛,干咳无痰,胸闷,口干欲饮,纳可,二便可。脉浮而数。
诊断:太阳阳明
处方:大青龙汤加桔梗甘草汤
方药:麻黄 18   桂枝 10    杏仁 12    甘草 10   
      石膏 45   生姜 10    大枣 4枚   桔梗 10  

3剂    水煎二次  早晚分服  服药后禁吹风二小时。


学生问:发热汗出,恶风恶寒,鼻塞流涕,为什么不诊断为中风病,桂枝汤证。

答:发热恶寒,虽见汗出,但汗出不畅,(注意,我用汗出不畅这个词,记住,桂枝汤之恶出,是病人汗出多,汗出明显。)且结合鼻塞流涕,胸闷,身痛,当诊为太阳伤寒。同时,病人口渴欲饮,口疮,阳明里有热明显。故诊太阳阳明,大青龙汤证。方中桂枝,原方用二两,在这里,我们给予三两,其用意有二,一,现在病人身见微汗,我们用了大量的麻黄,为防止汗出过多,我们加大桂枝,可起到鉴制麻黄过汗的作用。二,病人素见胁痛,腕关节疼痛,我们加大了桂枝的用量,也可加强期止痛的作用。由于患者咽痛明显,我们在大青龙汤基础上,重用甘草(炙甘草改为生甘草),并加上桔梗,就是合上桔梗甘草汤了,以治疗咽痛。注意,冯老根据半表半里热证,热气乘孔窍上行之特点,认为诸窃之热证,多属少阳,故将桔梗甘草汤归于少阳病方。故本案严格来讲,应诊为三阳合病。但个人为了临床容易区别且选方方便,当然,这里面还有个人习惯,故还是将认为太阳阳明,合上桔梗甘草汤清孔窍之热,在这里,将说给予说明。

学生问:病人现适值生理期感冒,且胁痛,口微苦,脉弦细数,为什么不考虑诊为少阳病,小柴胡汤证。根据热入血室该条文,当考虑用上小柴胡汤呀?

答:本案没有少阳病,小柴胡方证。
第一 本条文描写的就是,病人在行经期间,机体不慎感受外感邪气,热入血室,热与血结,故经水即断。这时,病人将表现为往来寒热,发作有时,如疟状。我们才要考虑用上小柴胡汤来治疗。胡老在大量的临床中,根据热与血结,经水不利病理情况,,故在小柴胡汤上,合上桂枝茯苓丸,疗效更著。有时甚至有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的机会。

第二  本案无柴胡四证“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这个是临床
用柴胡类方的指征。同时要注意,这里说的是“胸胁苦满”这与“胁下痛”不同,这个要认清楚,不可视为一谈,不要混淆。

第三  病人“月经量少,有血块。”这不是本次外感后行经才出现的,她素来月经就是这样,与本次外感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这个问题,先不予处理,待外感治愈后,再给予调治即可。

第四,本案的脉,根本就没有弦脉,你们再认真把把一下看看。


学生把脉后问:
怪了?刚才明明我们二人把的脉是弦脉,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浮脉了呢?

答:其实,脉就在这一下子,就十几分钟,不可能就由弦脉而变为浮脉。这里面有几个因素。其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与你们先入为主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关系。

第一  病人一开口说正值月经期,你们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热入血室”这个条文,心里早就认准了这就是小柴胡汤证了,在这基础上,你们所收集的四诊,就是沿着你们的思路,有意无意地去证明你们的推理是正确的,就是小柴胡方证,所做的一切,就围绕着小柴胡汤证收集四诊,甚至去联想和有意无意地引导病人提供四诊。就如你们问病人口苦不苦?病人说好像有一点点,你们就自然而然地认可了,其实,少阳病的口苦,是比较明显的,同时,口苦未必就是柴胡类方证,主要还是“柴胡四证为主”。
第二  你们刚才把脉的姿势不规范,就随便站在一旁,随便给予把把,没有认真去把脉。体位和方法都不规范,甚至,你们就是随意把了一下,还没有把到脉,就认为他应该就是弦脉了。


学生:是的,刚才她一开口说刚好现在就是生理期,我们就马上想到了“热入血室”这个条文,同时,我们就是围绕着小柴胡汤的症状去收集四诊的。

答:
  这个现象,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几乎可以说,每一个学习中医的,尤其是经方的学生,都可能会碰到,我也是如此,也曾犯过这样的错误。尤其对背诵条文的学生,没有好好地理解条文,更容易犯这个错误,所以,开始学习《伤寒论》,我认为理解条文,比背诵条文更重要。我个人认为,《伤寒杂病论》我们应该把它当做为张仲景的病案记录更好些,我们学习这本书,就是要认真归纳,分析,对比,归类每条条文和方药,从中去体会和学习掌握仲景先师的临床辩证经验和临证用药规律,我们要学习掌握的是仲景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见病知源,据证用方遣药。而不仅仅只是简单地去套用条文,那只能学习仲景之形,而不得仲师之神。当然,这仅仅只是个人观点,仅供你们参加。当然,如果能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做到背诵,那将更好。
    我们在临床上,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能有先入为主的思想,一定要真实,客观地去收集病人刻下四诊资料,然后再详细综合分析,先辩六经,然后再辩方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准确地针对病人的情况,制订高效的治疗方案。真正的做到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徐晓峰   於 2014年5月 30日  初晨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