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中的童年游戏——赢杏核儿

 随寓而安2010 2019-02-11

赢杏核儿

(记忆中的童年游戏5

男孩 子们的群体游戏有好几种,如撞拐、打尜儿、骑马打仗等,都得人多才行,因为要分成两拨人,所以至少得有八个以上的孩 子一起玩才热闹、才有趣。

不过,当人少时,孩 子们还有别的游戏可玩,比如:赢杏核儿、打三角(或元宝)、挑棍儿、画迷宫、弹玻璃球、玩毛片儿等等。这些游戏适合两个孩 子玩儿,而且安安静静的,也挺有乐趣。

其中的赢杏核儿,不需要任何成本,就是将杏子的核儿洗干净、再晾干透了便可以玩了。

当年,到了夏初时节,杏儿熟了,就有走街串巷的小贩用自行车驮着两筐杏儿叫賣。由于价钱很便宜,所以一般家庭都会给孩 子们買几斤吃。

除了自己家吃杏时留下的核儿,还可以在院子里、街道边捡杏核儿,洗、晾之后存起来。等到存得多了,就可以作为筹码与别的孩 子一决胜负了。

赢杏核儿有三种玩法:接、卡(抓)、卡飞。

“接”的玩法最平常,两个参与游戏的孩 子,先要出杏核儿。就是两人都用手攥着一把杏核儿,同时伸出握着的拳,然后再一起翻手、张開,亮出手里的杏核儿。两人互相数对方的杏核儿个数,以数量多寡决定玩的顺序,多者可以先玩。

不过,没有哪个孩 子会将自己带来的杏核儿一次全出来的,总得留着后手。

先玩的孩 子,将两人出的杏核儿合在一起,都放在手掌上,往起一掂;待杏核儿升起时,迅即一翻手,改成手背朝上,接住落下的杏核儿;然后,再掂一次,再翻一次手,将手心向上接住杏核儿。

到此时,凡是落在手掌里的杏核儿就都归他了。

另一个孩 子只好将人家两次翻手时没有接住、落在地上的杏核儿捡起,重复一遍对手刚才的动作,赢回余下的杏核儿。

“卡”(也叫抓)的玩法比接的玩法多了一点儿技巧,难度也高了一些。第一次掂杏核儿的动作两者没有区别,而是第二个动作不同:用手背掂起杏核儿后,不是手心朝上接,而是手心朝下猛地抓住正在落下杏核儿。

后面的一个动作就叫“卡”,其技巧在于手掌要倾斜向下,而不是平着向下,这样可以顺次抓住高低不同的全部杏核儿。

凡是抓在手里的杏核儿算赢的。这种玩法,每次掉的杏核儿比头一种玩法要多。

最难的玩法是“卡飞”,是在“卡”的基础上又提高了难度:卡飞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动作的合称:在卡的时候,需要将食指和中指留开一个缝隙,使手掌抓(卡)住的杏核儿能够从手指缝中飞出一个,然后用满是杏核儿的手再去接住那个飞出的杏核儿。

一般的孩 子玩接、卡还行,可是卡飞却不是谁都能完好的,必须是手掌大、手指长,且手灵活的少数孩 子才行。

俺自己也不例外地属于多数。私下里,我曾经试过好多次,卡飞有限的几个杏核儿还能勉强,多了根本卡飞不成。所以,我只跟别的孩 子玩接或卡,要是玩卡飞,非得输光所有的杏核儿。

在我的印象里,同单元住的三平玩这个游戏的水平很高。他的手掌宽、手指长,用手背接杏核儿时,能够稳稳将抛起的杏核儿接住,几乎一个不掉。而且,他的卡和卡飞的动作也很漂亮。

无论接、卡,还是卡飞,除了玩的技巧之外,在出杏核儿上还得动心眼,有时是碰运气。

因为,谁都既不想一次出完所有的杏核儿、又想这次能够赢对方几个杏核儿,所以当两人出的杏核儿数相差悬殊时,赢者却不一定是出的多者。

比如,一个孩 子出了一大把杏核,另一个孩 子仅仅出了一两个杏核儿。虽然出的多的孩 子先玩,但是他不一定能接住所有的杏核儿,掉在地上的就很可能被对手全赢去。这时,出的少的往往是赢家。

有经验的孩 子,出杏核儿时最多要以半把能攥得严为度,出多了反而不划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