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不醉人人自醉

 红瓦屋图书馆 2014-06-04

酒不醉人人自醉

□王庆新
  《贵妃醉酒》是久负盛名的京剧经典剧目之一。这出戏剧情很简单:唐明皇李隆基约贵妃杨玉环在百花亭饮酒赏月,贵妃满怀喜悦来到百花亭,不料明皇失约转驾梅妃娘娘处,贵妃失意独饮,借酒浇愁,以致酒醉失态,怏怏回宫。
  一个醉酒之人,本该是呕吐狼藉、东倒西歪而不美的,但经梅兰芳大师数十年精心打磨的《贵妃醉酒》却美不胜收,流动的仪仗,精美的服饰,婉转的唱腔,缤纷的舞蹈,令观众目不暇接、耳不暇听。一出写醉人醉态的戏,自始至终充满美的线条和韵律,充分体现了京剧表演艺术的唯美性特色。
  大幕拉开,在[二黄小开门]乐曲声中,贵妃款步登场,且歌且舞。此时她尚未饮酒,心却早已“醉”了——皇帝即将来赴她的晚宴,她心情很好。眼看月上中天,清光流泻,她想起月里嫦娥,想着想着便觉得自己就是嫦娥,今晚下凡来了;登上玉石桥,观鸳鸯戏水,赏金鱼穿波,赏着赏着就觉得那些鸳鸯和金鱼都是为朝拜自己而来;抬头望长空,长空有雁阵掠过,她就想那大雁听到她的声音,一定会飞落花丛,舍不得离她而去。她就这样行走并陶醉着,不知不觉到了百花亭。委婉缠绵的[四平调]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表达的就是她此时的心境。乍听,觉得唱词好像有点凌乱,“奴似嫦娥离月宫。好一似嫦娥下九重,清清冷落在广寒宫”,这位“嫦娥”怎么离开“月宫”又落在了“广寒宫”?她不是高高兴兴去百花亭赴宴吗,怎么会有“清清冷落”的感觉呢?仔细体味,恰是这样含义不清的唱词,最能抒发她自我陶醉的情怀,还真有点朦胧诗的味道。
  正当贵妃沉浸在即将与皇上相聚的喜悦中时,太监向她禀报,“万岁爷驾转西宫啦!”这意外的消息对她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唐明皇怎么会失约呢?从她兴致勃勃前往百花亭赶路的情形看,不会是二人刚闹了什么别扭、皇帝故意要冷落她一下;从太监说皇帝是中途变卦去了梅妃娘娘处分析,也不会是皇帝一时疏忽,忘记了与她有百花亭之约。合理的推断只能是皇帝不再那么看重她了,与她争宠的梅妃娘娘也许重新获得了皇帝的宠幸,这恰恰是她最为担心的事情!因为她明白,她和她整个家族的荣华富贵甚至身家性命,都要靠皇帝对她的宠幸来维系,她害怕自己一旦失宠,将给自己和家族带来悲剧命运,所以她需要借酒浇愁,掩饰自己的尴尬和失意,缓解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她命太监和宫女轮番给自己敬酒,很快便有了醉意,仍然比划着要裴力士去取酒。裴力士表示怕让娘娘“喝大发了”“吃罪不起”,她就“呀呀啐”,打了他三个嘴巴。然后她又示意高力士去请皇上,高力士无奈,只得实话相告:“我请万岁爷上这儿来,梅娘娘定有气,那不是碰倒了醋坛子了吗?”此时的贵妃真有些把持不住了,她不仅舞动水袖打了高力士,还抢了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凤冠上,学皇上走路的样子。这些细致入微的表演,生动地刻画了贵妃从苦闷彷徨到沉醉失态的过程。特别值得玩味的是,她在醉酒之后,头脑反倒“清醒”了,明白过去自以为“六宫粉黛三千众,三千宠爱一身专”是在“梦里”,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现实是皇帝一旦无情,就会“明夸暗弃”,说不定什么时候,皇帝就会和她“两分离”,这怎不教她“酒入愁肠人更愁”呢!
  无人敢替她去请皇上,也无人肯再为她献酒,贵妃终于绝望了。高、裴二太监趁机“诓驾”,她只得起驾回宫。身子摇摇晃晃,步履踉踉跄跄,口中唱着[四平调]:“去也,去也,回宫去也。恼恨李三郎,竟自将我撇,撇得我捱长夜。只落得冷清清独自回宫去也!”一咏三叹,充分显示出她此时的孤独和凄凉,与她刚上场时自我欣赏、洋洋自得的情景形成极大的反差。其实,让一个封建帝王钟情于一个女人是绝无可能的事,贵妃抱这样的期望不过是幻想。此情此景让观众不由得感叹:原来贵妃娘娘也要面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啊!
  (本文作者著有《京剧优秀剧目欣赏》一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