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附子及含有附子的汉方方剂中乌头碱的定量分析[日]|日本汉方

 johnney908 2014-06-05

附子及含有附子的汉方方剂中乌头碱的定量分析[日]

文 /能势充彦…//Natural Medicines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块根加工品,具有镇痛、促进新陈代谢、利尿、强心等作用,是组成八味地黄丸、济生肾气丸、桂枝加术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及真武汤等方剂的主要生药。附子的主要成分为乌头碱,因有很强的毒性,曾用多种减毒方法进行炮制。尽管在汉方医学中附子是重要的生药之一,但在日本药典生药总则的 468品目中,未包括附子,亦没有规定鉴定试验及质量评定的方法。本次为调查市场流通的生药附子以及含有附子的方剂间的相互差异,对制剂中所含的乌头碱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

材料与方法:取市售的中国炮制附子(片)、制附子末及八味地黄丸等方剂的各种制剂(丸、提取剂等)作为样品。改进过去原料用量大、前处理繁琐、时间长的旧方法,建立了以分析单酯型乌头碱为主的定量法。仅用100mg原料,用氨水碱化乙酸乙酯或2%盐酸为溶剂,超声波提取,短时间内可制各样品,用HPLC进行乌头碱定量。

结果与讨论:4种附子生药样品中,毒性强的双酯型乌头碱含量低,且相互间无显著差异。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等的总量均在0.01%左右,而炮制后生成的单酯型乌头碱的含量相差悬殊,中国产的炮附子含量低,湿热加工处理的附子则含量高。表明乌头碱含量不仅与炮制方法,而且与产地及采集时间有关。八味地黄丸的医用制剂及非处方制剂(共10种样品)中乌头碱的定量结果,双酯型乌头碱的含量均在检测限以下,而各样品的单酯型乌头碱总量为0.001%--0.02%,相差20倍。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加术附汤、济生肾气丸、真武汤等含附子的方剂经HPLC及3-D HPLC分析,单酯型乌头碱均能充分分离。

实验证明,经过炮制后毒性强的乌头碱、新乌头碱及次乌头碱等双酯型乌头碱水解为单酯型乌头碱,毒性减弱,不足双酯型乌头碱的1/100。因此,在各制剂中单酯型乌头碱含量虽相差较大,但在应用中没有问题。上述结果表明,以单酯型乌头碱为指标成分的HPLC定量法适用于附子的鉴定试验及质量管理。

(杜旭摘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