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半点寒心 2014-06-06

国家教育总督学柳斌说过: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为了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让我们养成“好读书”的习惯,暑期,小语研修班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读书活动,其中张文质的《教育的十字路口》,和无非的《不跪着教书》是必读书籍。一拿到这两本书,“不跪着教书”这几个字首先吸引了我的眼球,翻开一看,里面的文章篇幅不长,一般是两三页一篇,适合放在床头,或带在身边,有空时就看几篇。不知不觉,已翻完一册。回头细细品味,《不跪着教书》这册书给我留下几点深刻的印象:

一、写作特色:例子典型,引起共鸣。

无非老师是一个博学的人,他的文章注重遣词造句,在表达某种观点时,他总能旁征博引,例子一举就“刹不住车”,而且所选的例子角度不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如《母亲教我的歌》一文中为了呼吁重视“家风建设”,把家教纳入社会文明建设的轨道,把家教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吴老师选用了参谋长、诗人、中学生、市委书记等不同身份的人回忆了父母教给他们最朴实的却刻骨铭心,终身不忘的美德。

再如,《告诉你几个故事》中,吴老师通过复述三位典型考生的文章梗概,引发读者思考:第一位是讲一位失去父亲的男孩,因村里旧习气很浓,谁家没了顶梁柱,就遭村人白眼。孩子为了给父亲拉坟碑,向村里人借三轮车,村里人不想借,十六七岁的孩子懂得自尊,咬着牙,佝偻着没发育好的身子,一步一步的挪动,把沉重的墓碑从石匠家背到了坟地……第二个例子是写一位农村的女孩,从小时候起,贫穷就像一块石头压在她身上……考上县中后,每天中饭总是最后一个去打点饭,用开水一冲,就着自家的咸菜……小时候的她就注意到石头压着的小草起先是嫩黄的,但是它们一样能延伸出绿意呀!……例三说的是一位女生,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母因感情不和离婚。早熟的她不敢在家里哭,因为她知道父母比她一定更痛苦……那天母亲搀着她的手离开家,一出门,她的眼泪就啪嗒啪嗒往下掉,但是她不敢回头……从小,每当看到别人家的女孩衣着漂亮走到哪,乐到哪,她就默默地对自己说:你和别人不一样……

表面上,吴老师只是重现了某些经典的作文片段,实质上吴老师要传递给读着的是透过故事背后的深思。读着这些故事,我有时热泪盈眶,有时沉默,有时会发出一声长叹,似乎自己的心被作者牵着走,阵阵痛楚,使我感受到社会的百态,生活的复杂,人生的无奈。

二、教育观点:教无巨细,以人为本。

老师是一个善于观察生活,注意细节的人,他总是能从教育教学中发现一些细节,然后用最人文的方法去教育学生。我想,不管哪位老师都曾遇到过学生在课堂打瞌睡的事情,但是处理的方法肯定不一样。吴老师在《小睡有何不可?》一文中回忆了多年前第一次默许学生课上睡觉的事。“课上到一半,发现后面有位学生睡了,小声喊他没醒,想到他也许实在是累了,怕他着凉,就请同座帮他盖件衣服。”吴老师说,在他已经疲倦的情况下,要求他集中记忆力去记住教师的讲话,很困难,这时候不如让他小睡一会儿,只要他不妨碍别人听课。这是人道的教育。”

老师还认为,教育孩子们富有爱心、同情心、宽容心、善良的心、感恩的心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善良的心是一盏灯》告诉我们有没有善良的心,有没有同情与悲悯的情感,是区别“人”与“非人”的标准。他提出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仁爱的禀赋,这就需要教师首先成为情感健全的人,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仁爱会感染学生,传递给学生。他还说:“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安慰,就是我们培养出来的人,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只要能经常发现这样的孩子,就会觉得既幸福又平常。”文章《感恩之心》让我们明白,培养一个有感恩之心的孩子与发现一个有感恩之心的孩子都是平常又幸福的事情。

三、思考问题:逆向思维,敢想敢言。

换个角度、逆向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是无非老师在《不跪着教书》这册书中体现出来的一大思维特点。如,生活中哪座城市街头如果出现乞丐,很多人会觉得这与现代文明的进步的社会很不和谐。可吴老师的观点是:“虽然乞丐的情况复杂(其中不乏懒惰者),但是一个城市街头有几个乞丐,并不见得是坏事,这对勉励人们珍惜饭碗,勤奋工作,未始不是一种激励;对吃皇粮的官吏,是一种压力;对观光者而言,乞丐能走上街头乞讨显示的是一种社会真实。

老师总是能透过一些现象,分析事情的本质。回顾现实中的很多校史陈列,确实像吴老师所说的格局大致相同,像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领导题词手迹,首长接见照片,奖状锦旗铜匾。再就是校友事略,桃李天下,精英遍地……没有哪一所学校不辉煌,没有哪一所学校不自称“善育英才”。吴老师也认为,校史最好是光荣史、功劳簿,但是现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所百年老校不可能没有出过不合格的学生,“祸害奸佞、笨蛋不是外国空投来的,也不全是绿林中学、野鸡大学毕业的”。吴老师在《校史要正视历史》一文中建议校史室中应当有“历史的教训”、“母校建设的憾事”、“警钟长鸣”这样的栏目,本人也觉得可以推崇。的确,校史既然是“史”就需要有正视的眼光。一所真正的名校不能只顾吹嘘祖宗的饭香,而是要“认真的检讨自己的工作,能认真地把教书育人当作第一要是,那才是意义的事。”

唐宋八大家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吴老师的《不跪着教书》就像与一个高尚的朋友在讲话,吴老师善良的种子、诚信的种子、爱的种子、智慧的种子,不断地充实着我们的心灵,伴随着我们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