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装美酒的酒具

 Seven_Five 2014-06-06
    中国有着悠久的酿造酒的历史,酒在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中担当着重要的作用。从楚汉相争的“鸿门宴”,到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的“煮酒论英雄”,无不述说着酒的故事。而玉制的酒器、酒具又在其中闪烁着别样的晕彩。
    历史上的玉酒器、酒具精美异常,无论是纹饰,还是款式,都值得我们很好地来研究和欣赏。
    ①玉卮
    卮是古代一种器皿,常用来盛酒。《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载:“今有千金之玉卮,而无当,可以盛水乎?”卮作为一种酒器,产生于战国末期,秦时杯卮并行使用,流行于汉代。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鸿门宴上,项羽赐樊哙酒,用的酒具便是卮。《汉书·高帝纪》说:“上奉玉卮为太上皇寿。”东汉应肋说、“卮,饮酒礼器也。”玉卮是玉质的一种酒器。
    从考古发掘出土和传世的汉代卮来看,主要有玉卮、漆卮等,卮由盖和卮体组成,卮体呈圆筒状,有三足,一圆扳手。徐州楚王陵出土了西汉初期的玉卮,和田玉质,异常精美,代表了那个时期玉卮的最高水平。
    汉代以后,酒卮就少见了,但仍可见其踪迹。唐人颜师古说:“卮,饮酒圆器也,今尚有之。”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诗云:“乾高寅缺筑牛宫,卮酒豚蹄酪土公。”看来,酒卮流行的时间很长,到唐宋时期仍有人使用。但是汉代以后的酒卮实物发现的很少,这很可能多是体现文学方面的意义。明代玉匠陆子冈的青玉酒卮酷似汉代的玉卮(樽),当是仿古之器。
    ②玉樽
    樽,是我国古代用于温酒的一种酒具,最早为青铜制造。1962年在山西右玉西汉墓中出土的两件青铜器,其器形便与玉樽相近,而铭文则有“温酒樽”字样,后来才出现了玉樽,直至三国时期才又出现了瓷樽。可见,玉樽的出现,实际上也是仿造青铜器式样的结果。玉樽主要制作于两汉时期,后世则以瓷樽为主,宋代的汝窑、定窑、龙泉窑均有烧造,宋代以后樽逐渐为酒注、酒壶所代替,退出了实用器物之列,因此传世的樽形器并不多见,玉樽就更是极为稀有了。
    1991年湖南省安乡县南禅湾出土的东汉时期神兽纹玉樽,樽器身呈筒形,深腹,下部有三个兽形足支撑,腹壁的装饰分为两层,均刻有浅浮雕的神人及神兽形纹饰,线条流畅自如,优美飘逸,具有强烈的动感。该器制作纯熟浑厚,毫无磨砺刻琢之痕,精致尊贵,是东汉玉雕工艺的代表之作。
    樽也是盛酒的器具。在古代,人们认为酒是通天之物,畅饮之后暂忘世事,荣辱皆忘,确也是仙人的境界。以樽壁上神仙羽人的导引,唤出美酒,与知己同饮千杯,同醉今朝,也算是一种解脱。樽作为“温酒”的器具,应该是比“卮”体型上大些。
    ③玉盏
    从体型上看,玉盏体圆,阔口,底内收,矮圈足。这样的饮酒具的形状,应该接近于我们所以熟悉的碗。1965年辽宁北票出土十六国北燕时期的玉盏,高3.3厘米,口径 8.6厘米,器型似碗,器体较薄,琢工精细。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玉盏多用在古诗词及小说中代指酒杯。《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卧芍药烟》中有一段文载“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卿卿嘟嘟说:‘泉香而酒冽,玉盏盛来唬泊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湘云慢启秋波,见了众人,低头看了一看自己,方知是醉了。”美人玉盏惟酒作缘。
    ④玉杯
    毫无疑问,饮酒最常用还是杯。所以关于玉杯的故事也最多。
    玉制杯始于西汉时期。比较有名的是西汉南越王的青玉角形杯,器口呈椭圆形,器壁较薄,器身腹部琢刻浮起的勾连云纹,器底是纤细婉转又巧妙自然的绳索式浮雕纹饰,缠绕于杯身下部。纹饰的制作采用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琢制手法。制作精美,光泽温润。
    南京博物院珍宝馆藏一玉杯,为西汉时期新疆和田玉质杯。器型有中亚地区风格。这是因为丝绸之路的沟通大大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它表面纹饰是中国传统图案勾连纹。是一件难得的“中西合璧”的工艺品。
    隋代的金口玉杯光素无纹,质地温润、色泽晶莹,制作精细。陕西唐墓出土白玉八瓣花形杯,用整块白玉制成,杯身面无纹饰,壁有凹下的八曲,使杯口呈荷花形状,选料较好,琢磨精致。
    明清时期,玉杯式样繁多,形态各异,杯分单耳、双耳,杯把多琢仿生之物。仿动物纹者有龙、蝎等,仿植物纹者有梅、竹、桃、荷花等;还有仿商周青铜器皿、仿农家量具的,应有尽有,不一而足,形成时代风气。仿动物的不论杯耳或单或双,蜻前爪与口均攀缘于杯口,躯千弯作杯把,构思巧妙,此种以明时最常见;仿植物的样式千变万化,不胜枚举,如白玉松树人物杯、五花形杯、爵杯、双童耳杯、环把杯和青玉花鸟纹海棠式高足杯等。
    在清代,有一只九龙玉杯广为流传。此杯制于康熙年间(1662一1722年),是康熙皇帝的至爱之物。据传九龙玉杯确是稀世珍宝,全由白玉做成,长6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属长方形,四角各有商龙戏珠,把手也是一条龙,共有九条龙,故称之为“九龙玉杯”。这件雕琢精细的九龙杯,如果内盛满玉酒,立即可见有九条翻腾之蛟龙,其实是因为白玉是半透明之状而显现,使九条龙活灵活现。此杯作为康熙皇帝陪葬景陵而得以保存。至1946年,由于战乱时期景陵被盗掘,从此不见九龙玉杯之踪影,也不知这旷世宝物今在何处,成为一个历史之谜。
作者:孙永

玉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