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业传奇:卖萌营销学(实用:领袖必读)

 尚德蕴能 2014-06-07

  

在凉茶大战中,加多宝就利用小孩做了次卖萌营销。当加多宝被判立即停止使用“王老吉改名为加多宝 ” 等宣传用语后,加多宝便在官方微博发布对不起系列。“对不起!是我们太笨了,用了17年时间才把中国的凉茶做成唯一可以比肩可口可乐的品牌……”在加多宝这次叫屈中,微博的配图堪称经典。几个含泪的外国小孩充满了委屈,让人瞬间产生怜悯之心。加多宝这组小孩哭泣图,利用了成年消费者对小孩天然的同情心,成功减少了品牌损失。

卖萌,最直接的含义就是装可爱。卖萌营销,既是一种品牌亲民化沟通的方式,也是在互联网时代,品牌与消费者互动的一种方式。不同品牌也有不同的卖萌方式:有的通过小孩,有的通过动物,有的追逐流行文化,有的将产品赋予生命,有的则本身就拥有萌基因。

其实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中国企业利用小孩来卖萌营销。只不过这个企业将小孩的形象卡通化,只不过当时人们还不知道什么叫卖萌。上世纪90年代海尔公司投资拍摄了大型动画片《海尔兄弟》,故事的主角是两个穿着短裤的勇敢少年,历经种种艰难险阻畅游世界。这两兄弟或许也是中国最早最著名的植入广告,两人萌萌的形象也深入人心,为海尔早期品牌的树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除了小孩之外,另一大营销萌物就是动物。越是年轻的企业,年轻的品牌,越希望通过卖萌来抓住年轻消费者的心。互联网是离年轻人最近的行业,所以很多互联网企业直接就以动物命名。在互联网企业中,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更是将卖萌发挥到了极致。淘宝体传播开来后,“亲”这个词已经成了全民卖萌首选词汇。而淘宝商城在改名天猫时也引起了热议,这个马云坐在马桶上想出的名字,如何让人联想到卖东西的网站?但无论如何,在改名天猫之后,这个电子商务帝国更可以肆无忌惮的卖萌了。

除了杜杜外,碧浪姐也在社交平台上玩的风生水起。碧浪姐以姐自称,上至娱乐八卦,下至热点事件,以独特口吻辣点评,堪称“大姐大”。同样是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碧浪这个原本在消费者心中只是洗衣服的品牌,有了生命,也多了一个喜爱它的理由。

“I love NY”(其中love由一颗红心代替),这可能是世界被复制最多的平面作品之一,后面的NY总是被换成各种词汇,比如beijing,shanghai。该作品出自美国传奇平面设计师米尔顿格拉塞之手,其亮点就在那一颗红心。

很多品牌通过塑造卡通形象来卖萌,而有些卡通形象则被塑造成了品牌,哆啦A梦就是一例。从1969年出现以来,哆啦A梦打造出了属于它的商业帝国。通过漫画、电影、授权产品等方式,哆啦A梦每年创造的商业价值超过250亿日元。

卡通界的另一大萌物当属Hello Kitty。从卡通形象开始,Hello Kitty也通过卖萌打造了自己的商业帝国。Hello Kitty的触角伸到了各个领域,包括饰品、配件、香水、主题公园等等。

有些企业需要通过合作来卖萌,而有些企业则有众多萌物。拥有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等卡通形象的迪士尼就是“萌”界的幸运者。迪士尼利用旗下的卡通人物将自己打造成娱乐王国,迪士尼乐园也成了无数人心中的梦想圣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