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醫的破傷風就是中醫的痙病(胡希恕)

 johnney908 2014-06-08

破傷風是由一種叫破傷風梭菌經過傷口感染的急性、中毒性傳染病。該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是一種專性厭氧芽胞桿菌。俗稱「四六風」,因為在嬰兒出生後4至6天,少數早至2天或遲至14天以上發病。是威脅新生兒健康的一種疾病,也可能感染其他有開放性損傷的人或動物,甚至被木刺、鐵釘刺傷,都可能發生破傷風。普遍來說死亡率在20-40%。

臨床表現

 

破傷風桿菌產生的破傷風毒素能強烈刺激神經中樞系統,產生肌肉的強直或陣發性的強烈痙攣,如:四肢肌肉陣發性強直性痙攣,直肌痙攣強直如板狀,頸項強直呈角弓反張。嚴重時發生喉痙攣窒息

 


 

 

引用:http://www./cmed/cases/paper3.html

痙攣性急性熱病(朱木通)

葛根湯之適用於痙攣性熱病,其理由是依據上文引述之兩條經文。即葛根湯之正證。所謂太陽病,即今日之急性熱性傳染病初期之總稱。而金匱之痙病帥即今日痙攣性熱病─如破傷風、腦膜炎之類。所以葛根湯證包含Kernigsches氏症候群在內─如僧帽筋範圍之筋肉孿縮。.......

無熱性疾患之項背強

依據經文記載,葛根湯為大陽病藥,項背強之外必須具有發熱、惡寒之隨伴症狀。但這是就太陽時期而言,倘在太陽病以外之葛根湯證則不必執著於有熱無熱、惡寒不惡寒。總之,要視項背強之程度是否較其他症狀為顯著?或其他主訴反較項背強更為顯著而定。

發熱惡寒,同時項背強,與葛根湯證似是而非者有下列數方,不可不加以鑑別:

藥方主徵
桂枝加葛根湯脈浮弱、自汗出。
大柴胡湯心下急、脈沉實、腹滿便秘。
小柴胡湯胸協痞硬、口苦咽乾、目眩、脈弦。
大陷胸湯心下緊滿、脈沉緊。
小陷胸湯心下緊硬、脈浮滑。
桃仁承氣湯血證、上衝、便秘。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oMGQDtGRQU5.DyQAlgYiAPE-/article?mid=1298&prev=1302&next=1297&l=f&fid=18

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

葛根湯方

葛根 四兩 麻黃 三兩(去節) 桂枝 二兩(去皮) 生薑 三兩(切) 甘草 二兩(炙) 芍藥 二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 二升 ,去白沫,內諸藥,煮取 三升 ,去滓,溫服 一升 ,覆取微似汗,餘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諸湯皆仿此。 

這一段與前頭那一段對照著看就很清楚了,上一段說的是柔痙的治療,而這一段說的是剛痙的治療。

「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這個「無汗而小便反少」要注意,人體內的水分排除不外乎底下這幾種,第一個是由小便排出,第二個是由皮膚排出,再不然就是由肺臟經過呼吸而排出。一般人要是無汗,小便應該多,因為人體的這個水分的排泄是一時也不能停的,可是這一段卻講「小便反少」,原本是不應該小便少的而卻小便少,所以說「小便反少」。為什麼小便少呢?底下就有了解釋了,他說因為「氣上衝胸」,這個就是我們剛才講的,由於氣上衝,這個水也隨著氣往上衝,水分往上而不往下,這麼一來水分都跑到上體部去了,所以「小便反少」。

口噤不得語」,跟上面說的「口噤」一樣,就是說不出話、牙關緊啦。有這種情形他馬上就要背弓反張了,所以說「欲作剛痙」。那麼不管是發生剛痙了,還是「欲作剛痙」,這個期間都要用葛根湯,葛根湯一吃,這個痙就能好的。葛根湯的解肌與桂枝湯的解肌是不一樣的,葛根湯治的這種痙,它是因為濕熱使得肌肉不和而發生痙攣,所以葛根湯是具有這種祛除濕熱而達到解肌的作用。葛根湯這個方劑是以桂枝湯為主來作變化,因為桂枝湯主要是治氣上衝的,可是古人說它熱的不得了,是散風散寒的,其實桂枝湯主要的就是治氣上衝,所以我說藥物需要好好研究,就是這個道理,桂枝湯它不是古人說的那樣,它是發汗藥,但發汗的力量不大。葛根湯這個方劑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由於沒有汗,加麻黃;由於項背強,加葛根。那麼有汗呢?就不用麻黃,而用桂枝湯加葛根就行了,不過那只是項背強而已。要是全身性的項背強几几,桂枝湯加葛根的力量是不夠的。這個剛痙主要是表不解,氣上衝的厲害,造成水分都在積聚在上半身,所以用麻黃發汗去水。剛痙它一發汗,水撤了,表解了,也就不氣上衝了,驟然間肚子稍稍脹一些,這個痙就好了。所以葛根湯治療的這個痙與栝蔞桂枝湯治的痙是不同的二種

        那麼關於桂枝湯這個方劑,它主要是治什麼東西,如果你們有時間要好好的研究研究。一般認為現在西醫說的破傷風就是這個痙病,可是你不能再說這個病是風引起的了,因為事實已經證明不是這樣的,現在的醫院哪個不是對產婦開窗戶、開門的,痙病要真是風邪造成的問題,那都跑不了,可是並沒有因為這樣就得痙病啊,再說現在的小孩子不也都是抱到外頭見風,也沒因為這樣就得病啊,可是以前的人,包括一般的大夫都認為這是風引起的,所以叫抽風嘛。中醫在這個地方就是錯的,錯的就是錯的,咱們要知道。古人對於疾病發生的規律他掌握住了,所以通過實踐而能治病的這種客觀事實是對的,比如說剛痙、柔痙這是客觀事實,而治療是古人通過實踐而作了結論,像是柔痙用栝蔞桂枝湯、剛痙用葛根湯,就能治的,這種治療不但現在行,未來也行,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可是咱們有些大夫還說它是風引起的,現在經過證明就不是這樣,不是就不是嘛,你還講是幹什麼呢?這麼說中醫怎麼能進步呀!所以這是一個大問題,太教條了,也影響咱們進步。古人說的不一定都是對的,他說的不對就是不對,咱們不要去爭,古人他沒辦法,因為限於當時的社會條件、科學水準,當然不能對疾病認識得很清楚,所以常常把現象當成原因來論,這就是不對的,因此咱們現在不能再這麼來看。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oMGQDtGRQU5.DyQAlgYiAPE-/article?mid=1286&prev=1287&next=1282&l=f&fid=18 

 

痙濕暍病脈證第二(7)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

        這第七段到這裡是一段。這個患者「身熱惡寒,項背強急」,一看就知道是葛根湯證,就是太陽病的葛根湯證。「發熱惡寒,頸項強急」,這是太陽表證,這裡講的是剛痙,而且是以葛根湯證出現的。

這裡主要是表不解,氣上衝。氣上衝,那麼人身體中的津液,即體液、水份,也就跟著氣上衝而往上頭來,下面就虛,所以津液不到足下,足就寒。因為氣上衝,津液往上來,上部特別充實,所以頸項也強急。葛根湯的這個項背強,就是這個津液充斥於上體部,那麼既然是強急,也是發痙攣的一種,也是肌不和,所以咱們說葛根解肌嘛。

葛根湯證的肌不和跟柔痙的肌不和是兩種情形。柔痙那種肌不和是由於組織枯燥,而且有熱;而前者這個熱是有的,同時也由於水氣太多,就是濕熱這麼兩種東西,也能使得肌肉不和,而發生痙攣,剛痙是這麼一種情況。因為這個津液上衝,熱也往上衝,所以「頭熱,面赤,目赤」。「頸項強急」,脖子運轉就不自如了,只能腦袋動,所以「獨頭動搖」。

如果項背強急到一個相當程度,他就要發生背弓反張,就變成了痙病了。「卒口噤」,驟然間口噤,口噤就是不能說話,牙關緊急,張不開嘴來。「背反張」,後背反張,張是指的弓說,弓本來就是反張往後,兩端往後反張,在人來說就是往後抽,小孩抽就是這樣子的,大家都看過,這就是痙病,這裡就是說葛根湯證的剛痙的意思的一段話。再參考後頭剛痙的葛根湯證就更清楚了。

        這一段是說「太陽病,項背強急,無汗發熱,惡寒」是葛根湯證,一痙的時候,就要口噤、頭痛、背反張,這就是剛痙了。以前說的葛根湯證沒有發痙,只是項背強急,咱們說太陽病的「頭項強痛」,指的是頸部向後頭說的,如果「強」更進一步發展的話,達到相當程度,就會牽連到背,那個時候只剩腦袋能動,而項頸不能動,所以「獨頭動搖」;再達到一個更嚴重的程度,就要「口噤,背反張」了,痙就要發生了。這裡是說明由太陽病到發痙的一個過程,這一段說的是剛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