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谣里的老北京:《东直门挂着匾》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6-08
目录

(1)童谣里的老北京--肖永利

(2)老北京童谣《东直门挂着匾》


 


(1)童谣里的老北京

 

反映北京地名的民谣、童谣不少,其中有一首对我来说最感亲切:“东直门,挂着匾,隔壁就是俄罗斯馆;俄罗斯馆照电影,隔壁就是四眼井;四眼井,不打钟,隔壁就是雍和宫;雍和宫,有大殿,隔壁就是国子监;国子监,一关门,隔壁就是交道口;交道口,跳三跳,隔壁就是土地庙;土地庙,求灵签,隔壁就是大兴县……”从打记事直到结婚,童谣中的地名如影随形与我相伴。

解放初期,我家住在北小街内路西一条胡同里,走上七八分钟,便是东直门大街。那时我小,往东看,东直门城楼十分高大,大街两侧都是灰灰暗暗的铺面门脸,哪有如今被称之为“京城美食第一街——簋街”的亮丽与气派哟。

“东直门,挂着匾”——据胡同的老人讲,辛亥革命以后,北京的城门发生了新变化。九城各城门上的满文石额被剔下来,新换上汉字石额,书写者十分有名,乃当时名人邵伯炯。后来我看了一本叫《紫禁城内外》的书,证实了这种说法。“挂着匾”就是指城门城名石额。

“俄罗斯馆”指的是俄罗斯大使馆,住在东直门地区的人没有不熟悉的。这座大使馆处于扬威路,南北都是丁字路。这地方解放前称俄罗斯使馆,新中国成立后改叫苏联大使馆,苏联解体后,又改回俄罗斯使馆。我小时家住在使馆西边,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搬到使馆大门路东的第一条胡同。俄罗斯大使馆占地很大,据说是驻华使馆头一份。

“俄罗斯使馆照电影”,其实就是放电影之意。这里在解放前时常放电影,招待民国政府要员们。解放后,作为使馆周围的街坊,无缘进去看电影,但经常能在使馆西侧外墙看到贴有反映苏联建设成就及人民新生活的大幅照片的橱窗,还配着中文说明,定期更换,挺吸引人的。

地名谣中提到的四眼井,我最亲切,也最熟悉。

老北京人过去生活用水主要靠井,因此与井命名的街巷胡同很多,四眼井估计也是这样来的。四眼井位于北小街内,到此拐个小胳膊弯,小街通向北官厅(小街城根豁口),四眼井成了十分热闹的街口。国营副食店、粮店、煤厂、饭馆、酒铺、回民小吃店、理发馆、羊肉床子(早上代卖羊肉包子)、私人杂货铺、文具店等等,所谓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四眼井一应俱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道路拓宽取道,四眼井成了消逝的街巷。

童谣里说四眼井“隔壁就是雍和宫”,略有夸张,这中间还隔着炮局胡同、柏林寺胡同呢。

雍和宫红墙黄瓦、鳞次栉比的殿宇金碧辉煌,我的小学母校就在雍和宫的东边,挨着雍和宫的大墙。上世纪五十年代搞活动,我们没少进去参加宣传、义务服务。

“雍和宫,有大殿,隔壁就是国子监”,说得最准确,一街之隔,马路西边就是国子监街楼牌坊。作为文保区,国子监街是时下保护最好的。我上小学及中学时期,没少去首都儿童图书馆看书、借书,国子监街常走。四座恢宏、古朴的牌楼,其中东西两座牌楼的题额是“成贤街”,街中两座题额是“国子监”。一座“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石碑坐落在北侧路边,令人肃然。

且不说孔庙建筑之宏伟,就是成贤街两边的民居都一样的整齐规范。记得有一次我与同学相伴去借书,国子监街口大变样,国民党士兵、美式吉普车出现在马路上,著名演员浦克正在路边与人商谈着什么,围观的人十分多。一打听,正拍电影《地下尖兵》呢。

说到看电影,是我们那代人的最爱。从东直门到鼓楼大街,仅有交道口一家电影院,在国子监的南面大街上。地名叫交道口,取东西南北交会于此道口之意。交道口电影院当时属于二线电影院,新片放映稍晚,但票价便宜,更吸引人。尤其到周末、礼拜天,看电影的年轻男女非常踊跃,门口前等退票的,卖零食、瓜子的,卖明星照片的,仿佛集市一般。寒暑假里,电影院组织学生专场,五分钱票价,孩子们快乐得像小鸟。

“交道口,跳三跳,隔壁就是土地庙”,旧时北京各种庙十分多,仅土地庙,四九城皆有。交道口的土地庙,有啥灵光,我没这方面的了解。可交道口大街路北的黄瓦财神庙的传说,从小就听说过。在一片灰瓦灰墙的民房建筑中,有三间很显眼的黄琉璃瓦顶的房子,这就是有名的黄瓦财神庙。传说清雍亲王当皇帝前,住在雍和宫(时称雍亲王府),上朝时路过交道口一财神庙,求签许愿,后来他果然登上皇位,于是派人用只有皇家用的黄琉璃瓦重建了财神庙,一时香火极旺。前些年我路过此地,仍见到这座与众不同的黄瓦财神庙。

童谣中提到土地庙“隔壁就是大兴县”,住在此地的居民都知道,交道口南边有一条大兴胡同,原名叫大兴县胡同,是明、清两朝大兴县署所在地。无独有偶,北海后门西边有条胡同叫东官房,是宛平县衙所在地。大兴县、宛平县的县衙设在京城内,令今天的北京人不理解,但在当时的人们却习以为常。

读读旧时地名童谣,回忆居京居家往事,看着今天旧地新变化,人老了,心却年轻了。(肖永利)

 



(2)老北京童谣《东直门挂着匾》,

这是一首数说老北京内城东北方向地名的歌谣

(旧版)

东直门挂着匾,界边就是俄罗斯馆;

俄罗斯馆照电影,界边就是四眼井;

四眼井不打钟,界边就是雍和宫;

雍和宫有大殿,界边就是国子监;

国子监一关门,界边就是安定门;

安定门一甩手,界边就是交道口;

交道口跳三跳,界边就是土地庙;

土地庙求灵签,界边就是大兴县;

大兴县不问事,界边就是隆福寺;

隆福寺卖葫芦,界边就是四牌楼;

四牌楼南四牌楼北,四牌楼底下喝凉水;

喝凉水怕人瞧,界边就是康熙桥;

康熙桥不白来,界边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没有人,界边就是齐化门;

齐化门修铁道,南行北走不绕道。

 

(新版——音频我已设为背景音乐,请大家欣赏)

东直门挂着匾,隔壁就是俄罗斯馆;

俄罗斯馆照电影,隔壁就是四眼井;

四眼井不打钟,隔壁就是雍和宫;

雍和宫有大殿,隔壁就是国子监;

国子监一关门,隔壁就是安定门;

安定门一甩手,隔壁就是交道口;

交道口卖白面,隔壁就是大兴县;

大兴县写大字,隔壁就是隆福寺;

隆福寺卖古书,隔壁就是四牌楼;

四牌楼南四牌楼北,四牌楼底下喝凉水;

喝凉水把头抬,隔壁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没有人,隔壁就是齐化门;

齐化门修铁道,南行北走不绕道。

 

 

歌谣地名典

 

东直门:元代称为崇仁门,明朝改建,并改名称为东直门,是北京所有城楼中唯一一座楠木建筑,故历史价值极其珍贵,但建国后于1956年被不幸拆除。

 

老北京童谣:《东直门挂着匾》 

二十年代东直门城楼西侧

 

俄罗斯馆:清代的“俄罗斯馆”,就其最初的含义来说并非指俄国东正教驻北京布道团,而是指因故留滞北京的俄罗斯人居住区。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它分为“北馆”和“南馆”。“北馆”于1685年设置,位于东直门内大街胡家圈胡同,用以安置此前数十年于黑龙江流域被俘的俄罗斯人。清政府将其编入镶黄旗满洲第四参领第十七佐领,给与旗人待遇,并允许俄罗斯人自由信仰自己的东正教,为此,特谕将邻接羊倌胡同的一所元代遗刹元宁寺划归俄罗斯人使用。至于“南馆”,前身叫“会同馆”,建于明代,位于崇文门西玉河桥畔。

 

四眼井:今位于北京东城区北新桥的九道湾胡同,清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记载:“九条弯在内城东城,小胡同,曰西厂门、曰四眼井。”

 

土地庙:位于交道口以南路西,始建于明代,民国期间被警备侦缉队占用,现已无从查考。

 

大兴县:在今北京东城区交道口以南路东的大兴胡同。明永乐元年(1403)改北平为北京,北平府升为顺天府,下设大兴、宛平两个县,以鼓楼为界,东为大兴,西为宛平。县署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在今大兴胡同西口北侧。民国十七年(1928),首都南迁,北京又改为北平,二十四年(1935),大兴县政府由北平迁驻大红门。县署改为他用,今被东城公安分局占用。

 

隆福寺:隆福寺庙始建于明景泰一年(公元1452年),清雍正元年重修,建国后拆除并在原址改为人民商场,现仅存藻井,收藏于北京先农坛内的古代建筑博物馆。

 老北京童谣:《东直门挂着匾》

 

 隆福寺藻井

 

四牌楼:东四牌楼,位于今东城区东四路口,建国后被拆除。

 

老北京童谣:《东直门挂着匾》

 

 东四牌楼

 

康熙桥:位于东四路口东,朝阳门内大街路北,孚王府西三官庙东,原东单头条里南北的一段胡同。据老人讲,这是搭在排水沟上的小便桥,大概是清康熙年间所建,故传称为康熙桥。《燕都丛考》记载:“朝阳门内大街,西头路北有延福宫,其西日驴蹄胡同,其东日康熙桥。又东曰北小街,有孚王府。”

 

钓鱼台:位于朝阳门内大街北侧,今后石道胡同,清乾隆时称东烧酒胡同,其西的胡同称西烧酒胡同,中隔恒亲王府(俗称五爷府)。宣统时改称后石道胡同。后石道支巷,旧称钓鱼台。

 

齐化门:即今天的朝阳门,元朝时称齐化门,该名称一直延续至民国。

 

老北京童谣:《东直门挂着匾》

 

1956年的朝阳门箭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